笔趣阁 www.bqg34.org,《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喜欢的人,就是李选侍,因为这个女人经常欺负后宫的一位王才人,而这位王才人,恰好就是皇长子朱由校的母亲。
此刻还不下烂药,更待何时?
刘一璟大怒,大吼一声:
“谁敢藏匿天子!”
可是吼完了,就没辙了,因为这毕竟是宫里,人躲在里面,你总不能破门而入去抢人吧。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李选侍心甘情愿地交人,然后送到门口,挥手致意。
这似乎绝不可能,但是王安说,这是可能的。
随后,他进入了暖阁。
面对李选侍,王安体现出了一个卓越太监的素质,他虽没有抢人的体力,却有骗人的智力。
他对李选侍说,现在情况特殊,必须让皇长子出面,安排先皇的丧事,安抚大家的情绪,事情一完,人就能回来。
其实这谎扯得不圆,可是糊弄李选侍是够了。
她立即叫出了朱由校。
然而,就在她把人交给王安的那一瞬间,却突然醒悟了过来!她随即拉住了朱由校的衣服,死死拉住,不肯松手。
王安知道,动粗的时候到了,他决定欺负眼前这个耍赖的女人。因为太监虽说不男不女,可论力气,比李小姐还是要大一些。
王安一把拉过朱由校,冲出了暖阁。当门外的顾命大臣们看见皇长子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胜利了。
于是,在先皇的尸体(估计还热着)旁,新任皇帝接受了顾命大臣们的齐声问候:万岁!
万岁喊完了,就该跑了。
在人家的地盘上,抢了人家的人,再不跑就真是傻子了。
具体逃跑方法是,王安开路,刘一璟拉住朱由校的左手,英国公张维贤拉住朱由校的右手,包括方从哲在内的几个老头走中间,杨涟断后。就这样,朱由校被这群活像绑匪(实际上也是)的朝廷大臣带了出去。
事情正如所料,当他们刚刚走出乾清宫的时候,背后便传来了李选侍尖利的叫喊声:
“哥儿(指朱由校),回来!”
李大姐这嗓子太突然了,虽然没要人命,却把顾命大臣们吓了一跳。他们本来在乾清宫外准备了轿子,正在等轿夫来把皇子抬走,听到声音后,脚一跺,不能再等了!
不等,就只能自己抬,情急之下,几位高干一拥而上,去抬轿子。
这四位高级轿夫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事中杨涟,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贤。
前面几位大家都熟,而最后这位张维贤,是最高世袭公爵,他的祖先,就是跟随明成祖朱棣靖难中阵亡的第一名将张玉。
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除杨涟外,职务最低的是部长。我又查了一下年龄,最年轻的杨涟,当时也已经四十八岁了,看来人急眼了,还真敢拼命。
就这样,朱由校在这帮老干部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宫。他们的目标,是文华殿,只要到达那里,完成大礼,朱由校就将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而那时,李选侍的野心将彻底破灭。
当然,按照电视剧逻辑,坏人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真实的历史也是如此。
毕竟老胳膊老腿走不快。很快,大臣们就发现,他们被人追上了。
追赶他们的,是李选侍的太监。一个带头的二话不说,恶狠狠地拦住大臣,高声训斥:
“你们打算把皇长子带到哪里去?”
一边说,还一边动手去拉朱由校,很有点动手的意思。
对于这帮大臣而言,搞阴谋、骂骂人是长项,打架是弱项。于是,杨涟先生再次出场了。
史无前例的轿夫组合
他大骂了这个太监,并且鼓动朱由校:
“天下人都是你的臣子,何须害怕!”
一顿连骂带捧,把太监们都镇住了,领头的人见势不妙,就撤了。
这个被杨涟骂走的领头太监,名叫李进忠,是个不出名的人。但不久之后,他将更名改姓,改为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魏忠贤。
在杨涟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在这里,他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
这就算即位了,但问题在于,毕竟也是大明王朝,不是杂货铺,程序还要走,登基还得登。
有人建议,咱就今天办了得了,可是杨涟同志不同意。这位仁兄认定,既然要登基,就得找个良辰吉日,一查,那就九月初六吧。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
今天是九月初一,只要皇长子没登基,乾清宫依然是李选侍的天下。而且,她依然是受命照顾皇长子的人,对于她而言,要翻盘,六天足够了。然而杨涟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就在他即将步入深渊的时候,一个人拉住了他,并且把一口唾沫吐在了他的脸上。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左光斗。
左光斗,字遗直,安徽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现任都察院巡城御史,杨涟最忠实的战友,东林党最勇猛的战士。
虽然他的职位很低,但他的见识很高。刚一出门,他就揪住了杨涟,对着他的脸,吐了口唾沫:
“到初六登基,今天才初一,如果有何变故,怎么收拾,怎么对得起先皇?!”
杨涟醒了,他终于明白,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皇长子还在宫内,一旦李选侍掌握他,号令群臣,到时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但事已至此,只能明天再说,毕竟天色已晚,皇宫不是招待所,杨大人不能留宿。无论如何,必须等到明天。
杨涟走了,李选侍的机会来了。
当天傍晚,朱由校再次来到乾清宫。他不能不来,因为他父亲的尸体还在这里。
可是他刚踏入乾清宫,就被李选侍扣住了。尸体没带走,还搭进去一个活人。
眼看顾命大臣们就要完蛋,王安又出马了。
这位太监可谓是智慧与狡诈的化身,当即挺身而出,去和李选侍交涉。说被人抢过一次,总该长点记性吧,可是王安先生几番忽悠下来,李选侍竟然又交出了朱由校。
这是个很难理解的事,要么是李小姐太弱智,要么是王太监太聪明,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李选侍失去了一个机会,最后的机会。
因为第二天,杨涟将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
九月初二。
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御史左光斗同时上疏,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
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战略。因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只要李选侍搬出去,她将无法制约皇帝,失去所有政治能量。
但要赶走李选侍,自己动手是不行的,毕竟这人还是后妃,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经过商议,杨涟等人统一意见:让她自己走。
左光斗主动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彻底赶走这个女人,他连夜写出了一封奏疏,一封堪称恶毒无比的奏疏。
文章大意是说,李小姐你不是皇后,也没人选你当皇后,所以你不能住乾清宫,而且这里也不需要你。
然后他进一步指出,朱由校才满十六岁,属于青春期少年,容易冲动,和你住在一起是不太合适的。
话说到这里,已经比较露骨了。
更露骨的还在后面。
在文章的最后,左光斗写出了一句画龙点睛的话:
“武氏之祸,再现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所谓武氏,就是武则天。也就是说,左光斗先生担心,如此下去,武则天夺位的情形就会重演。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句非常过分的话,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是非常非常过分,因为左光斗是读书人,有时候,读书人比流氓还流氓。
希望你还记得,武则天原先是唐太宗的妃子,高宗是太宗的儿子。
后来,她又成了唐高宗的妃子。
现在,李选侍是明光宗的妃子,熹宗是光宗的儿子,后来……
所以左光斗先生的意思是,李选侍之所以住在乾清宫,是想趁机勾引她的儿子(名义上的)。
李选侍急了,这很正常,你看你也急,问题在于,你能咋办?
李选侍想出的主意,是叫左光斗来谈话。事实证明,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因为左光斗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是御史,天子召见我才会去,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若辈何为者)?”
九月初三。
左光斗的奏疏终于送到了皇帝的手中,可是皇帝的反应并不大,原因简单:他看不懂。
拜他父亲所赐,几十年来躲躲藏藏,提心吊胆,儿子的教育是一点没管,所以朱由校小朋友不怎么读书,却很喜欢做木匠,常年钻研木工技巧。
幸好,他的身边还有王安。
王太监不负众望,添油加醋解说一番,略去儿童不宜的部分,最后得出结论:李选侍必须滚蛋。朱由校决定,让她滚。
很快,李选侍得知了这个决定,她决定反击。
九月初四。
李选侍反击的具体形式,是谈判。
她派出了一个使者,去找杨涟,希望这位钢铁战士会突然精神失常,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相信她是一个善良、无私的女人,并且慷慨大度地表示,你可以继续住在乾清宫,继续干涉朝政。
人不能愚蠢到这个程度。
但她可以。
而她派出的那位使者,就是现在的李进忠,将来的魏忠贤。
移宫案始末
这是两位不共戴天的死敌第一次正面交锋。
当然,当时的杨涟并没有把这位太监放在眼里,见面二话不说:
“她(指李选侍)何时移宫?”
李进忠十分客气:
“李选侍是先皇指定的养母,住在乾清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杨涟很不客气:
“你给我记好了,回去告诉李选侍,现在皇帝已经即位,让她立刻搬出来,如果乖乖听话,她的封号还能给她,如果冥顽不灵,就等皇帝发落吧!”
最后还捎带一句:
“你也如此!”
李进忠沉默地走了,他很清楚,现在自己还不是对手,在机会到来之前,必须等待。
李选侍绝望了,但她并不甘心。在最后失败之前,她决心最后一搏,于是她去找了另一个人。
九月初五,登基前最后一日。
按照程序规定,明天是皇帝正式登基的日期,但是李选侍却死不肯搬,摆明了要耍赖。于是,杨涟去找了首辅方从哲,希望他能号召群臣,逼李选侍走人。
然而,方从哲的态度让他大吃一惊,这位之前表现积极的老头突然改了口风:
“让她迟点搬,也没事吧(迟亦无害)。”
杨涟愤怒了:
“明天是皇上登基的日子,难道要让他躲在东宫,把皇宫让给那个女人吗?!”
方从哲保持沉默。
李选侍终于聪明了一次,不能争取杨涟,就争取别人,比如说方从哲。
因为孤独的杨涟,是无能为力的。
但她错了,孤独的杨涟依然是强大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都留存着一个信念:
参考消息
大明女将秦良玉
这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也在喊打喊杀,只不过地点在很远的边界——辽宁。秦良玉,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将之一,因为屡立战功而授三品。作为在男性社会中活跃的女人,她不止骁勇善骑射,更是治军有方、纪律严明。秦家数代效力军中,秦良玉的兄弟都跟她同一部队,不过打架没她猛,布阵没她行,治军没她严明,故而只好甘拜下风。几人每次出征时,都是秦良玉为正,她哥秦民屏为副,而她弟弟秦邦屏(天启元年战死)只能当个小跑腿的。
当我只是个小人物的时候,光宗体谅我的激奋,接受我的意见,相信我的才能,将身后之事托付于我。
所以,我会竭尽全力,战斗至最后一息,绝不放弃。
因为光宗的信任和尊重。
在这最后的一天里,杨涟不停地到内阁以及各部游说,告诉大家形势危急,必须立刻挺身而出。整整一天,即使遭遇冷眼,被人讥讽,他依然不断地说着,不断地说着。
最终,许多人被他打动,并在他的率领下,来到了宫门前。
面对着阴森的皇宫,杨涟喊出了执著而响亮的宣言:
“今日,除非你杀掉我,若不移宫,宁死不离(死不去)!”
由始至终,李选侍都是一个极为贪婪的女人,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虐待朱由校的母亲,逼迫皇帝,责骂皇长子,只为她的野心和欲望。
但现在,她退缩了,她决定放弃。因为她已然发现,这个叫杨涟的人,是很勇敢的,敢于玉石俱焚,敢于同归于尽。
无奈地叹息之后,她退出了乾清宫。从此,她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或许依然专横、撒泼,她已无关紧要。
随同她退出的,还有她的贴身太监们,时移势易,混口饭吃也不容易。
然而一位太监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的命运还未终结,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一个新的目标——另一个女人。从这个女人的身上,他将得到新的前途,以及新的名字。
参考消息
李选侍
李选侍搬出乾清宫,成为明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其中离奇曲折、荒诞怪异之处堪称经典。而李选侍终于在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闹出了最后一个穿越了历史的笑话:她的贴身太监在迈出乾清门的时候,可能被两旁的侍卫搞得太紧张,身上啪唧的掉出来一样东西:金宝。地球人都知道金宝是干嘛的,怀里藏金宝,您什么意思?于是连一贯怕李选侍怕的要死的朱由校也怒了,行了您哪,皇贵妃您也别要了,老实猫着吧!天启二年,李选侍封宸妃,称西李。
朱翊钧大事记
朱常洛大事记
不喜欢的人,就是李选侍,因为这个女人经常欺负后宫的一位王才人,而这位王才人,恰好就是皇长子朱由校的母亲。
此刻还不下烂药,更待何时?
刘一璟大怒,大吼一声:
“谁敢藏匿天子!”
可是吼完了,就没辙了,因为这毕竟是宫里,人躲在里面,你总不能破门而入去抢人吧。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李选侍心甘情愿地交人,然后送到门口,挥手致意。
这似乎绝不可能,但是王安说,这是可能的。
随后,他进入了暖阁。
面对李选侍,王安体现出了一个卓越太监的素质,他虽没有抢人的体力,却有骗人的智力。
他对李选侍说,现在情况特殊,必须让皇长子出面,安排先皇的丧事,安抚大家的情绪,事情一完,人就能回来。
其实这谎扯得不圆,可是糊弄李选侍是够了。
她立即叫出了朱由校。
然而,就在她把人交给王安的那一瞬间,却突然醒悟了过来!她随即拉住了朱由校的衣服,死死拉住,不肯松手。
王安知道,动粗的时候到了,他决定欺负眼前这个耍赖的女人。因为太监虽说不男不女,可论力气,比李小姐还是要大一些。
王安一把拉过朱由校,冲出了暖阁。当门外的顾命大臣们看见皇长子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胜利了。
于是,在先皇的尸体(估计还热着)旁,新任皇帝接受了顾命大臣们的齐声问候:万岁!
万岁喊完了,就该跑了。
在人家的地盘上,抢了人家的人,再不跑就真是傻子了。
具体逃跑方法是,王安开路,刘一璟拉住朱由校的左手,英国公张维贤拉住朱由校的右手,包括方从哲在内的几个老头走中间,杨涟断后。就这样,朱由校被这群活像绑匪(实际上也是)的朝廷大臣带了出去。
事情正如所料,当他们刚刚走出乾清宫的时候,背后便传来了李选侍尖利的叫喊声:
“哥儿(指朱由校),回来!”
李大姐这嗓子太突然了,虽然没要人命,却把顾命大臣们吓了一跳。他们本来在乾清宫外准备了轿子,正在等轿夫来把皇子抬走,听到声音后,脚一跺,不能再等了!
不等,就只能自己抬,情急之下,几位高干一拥而上,去抬轿子。
这四位高级轿夫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事中杨涟,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贤。
前面几位大家都熟,而最后这位张维贤,是最高世袭公爵,他的祖先,就是跟随明成祖朱棣靖难中阵亡的第一名将张玉。
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除杨涟外,职务最低的是部长。我又查了一下年龄,最年轻的杨涟,当时也已经四十八岁了,看来人急眼了,还真敢拼命。
就这样,朱由校在这帮老干部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宫。他们的目标,是文华殿,只要到达那里,完成大礼,朱由校就将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而那时,李选侍的野心将彻底破灭。
当然,按照电视剧逻辑,坏人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真实的历史也是如此。
毕竟老胳膊老腿走不快。很快,大臣们就发现,他们被人追上了。
追赶他们的,是李选侍的太监。一个带头的二话不说,恶狠狠地拦住大臣,高声训斥:
“你们打算把皇长子带到哪里去?”
一边说,还一边动手去拉朱由校,很有点动手的意思。
对于这帮大臣而言,搞阴谋、骂骂人是长项,打架是弱项。于是,杨涟先生再次出场了。
史无前例的轿夫组合
他大骂了这个太监,并且鼓动朱由校:
“天下人都是你的臣子,何须害怕!”
一顿连骂带捧,把太监们都镇住了,领头的人见势不妙,就撤了。
这个被杨涟骂走的领头太监,名叫李进忠,是个不出名的人。但不久之后,他将更名改姓,改为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魏忠贤。
在杨涟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在这里,他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
这就算即位了,但问题在于,毕竟也是大明王朝,不是杂货铺,程序还要走,登基还得登。
有人建议,咱就今天办了得了,可是杨涟同志不同意。这位仁兄认定,既然要登基,就得找个良辰吉日,一查,那就九月初六吧。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
今天是九月初一,只要皇长子没登基,乾清宫依然是李选侍的天下。而且,她依然是受命照顾皇长子的人,对于她而言,要翻盘,六天足够了。然而杨涟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就在他即将步入深渊的时候,一个人拉住了他,并且把一口唾沫吐在了他的脸上。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左光斗。
左光斗,字遗直,安徽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现任都察院巡城御史,杨涟最忠实的战友,东林党最勇猛的战士。
虽然他的职位很低,但他的见识很高。刚一出门,他就揪住了杨涟,对着他的脸,吐了口唾沫:
“到初六登基,今天才初一,如果有何变故,怎么收拾,怎么对得起先皇?!”
杨涟醒了,他终于明白,自己犯下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皇长子还在宫内,一旦李选侍掌握他,号令群臣,到时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但事已至此,只能明天再说,毕竟天色已晚,皇宫不是招待所,杨大人不能留宿。无论如何,必须等到明天。
杨涟走了,李选侍的机会来了。
当天傍晚,朱由校再次来到乾清宫。他不能不来,因为他父亲的尸体还在这里。
可是他刚踏入乾清宫,就被李选侍扣住了。尸体没带走,还搭进去一个活人。
眼看顾命大臣们就要完蛋,王安又出马了。
这位太监可谓是智慧与狡诈的化身,当即挺身而出,去和李选侍交涉。说被人抢过一次,总该长点记性吧,可是王安先生几番忽悠下来,李选侍竟然又交出了朱由校。
这是个很难理解的事,要么是李小姐太弱智,要么是王太监太聪明,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李选侍失去了一个机会,最后的机会。
因为第二天,杨涟将发起最为猛烈的进攻。
九月初二。
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御史左光斗同时上疏,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
这是一个十分聪明的战略。因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只要李选侍搬出去,她将无法制约皇帝,失去所有政治能量。
但要赶走李选侍,自己动手是不行的,毕竟这人还是后妃,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经过商议,杨涟等人统一意见:让她自己走。
左光斗主动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彻底赶走这个女人,他连夜写出了一封奏疏,一封堪称恶毒无比的奏疏。
文章大意是说,李小姐你不是皇后,也没人选你当皇后,所以你不能住乾清宫,而且这里也不需要你。
然后他进一步指出,朱由校才满十六岁,属于青春期少年,容易冲动,和你住在一起是不太合适的。
话说到这里,已经比较露骨了。
更露骨的还在后面。
在文章的最后,左光斗写出了一句画龙点睛的话:
“武氏之祸,再现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所谓武氏,就是武则天。也就是说,左光斗先生担心,如此下去,武则天夺位的情形就会重演。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句非常过分的话,那你就错了。事实上,是非常非常过分,因为左光斗是读书人,有时候,读书人比流氓还流氓。
希望你还记得,武则天原先是唐太宗的妃子,高宗是太宗的儿子。
后来,她又成了唐高宗的妃子。
现在,李选侍是明光宗的妃子,熹宗是光宗的儿子,后来……
所以左光斗先生的意思是,李选侍之所以住在乾清宫,是想趁机勾引她的儿子(名义上的)。
李选侍急了,这很正常,你看你也急,问题在于,你能咋办?
李选侍想出的主意,是叫左光斗来谈话。事实证明,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因为左光斗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是御史,天子召见我才会去,你算是个什么东西(若辈何为者)?”
九月初三。
左光斗的奏疏终于送到了皇帝的手中,可是皇帝的反应并不大,原因简单:他看不懂。
拜他父亲所赐,几十年来躲躲藏藏,提心吊胆,儿子的教育是一点没管,所以朱由校小朋友不怎么读书,却很喜欢做木匠,常年钻研木工技巧。
幸好,他的身边还有王安。
王太监不负众望,添油加醋解说一番,略去儿童不宜的部分,最后得出结论:李选侍必须滚蛋。朱由校决定,让她滚。
很快,李选侍得知了这个决定,她决定反击。
九月初四。
李选侍反击的具体形式,是谈判。
她派出了一个使者,去找杨涟,希望这位钢铁战士会突然精神失常,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相信她是一个善良、无私的女人,并且慷慨大度地表示,你可以继续住在乾清宫,继续干涉朝政。
人不能愚蠢到这个程度。
但她可以。
而她派出的那位使者,就是现在的李进忠,将来的魏忠贤。
移宫案始末
这是两位不共戴天的死敌第一次正面交锋。
当然,当时的杨涟并没有把这位太监放在眼里,见面二话不说:
“她(指李选侍)何时移宫?”
李进忠十分客气:
“李选侍是先皇指定的养母,住在乾清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杨涟很不客气:
“你给我记好了,回去告诉李选侍,现在皇帝已经即位,让她立刻搬出来,如果乖乖听话,她的封号还能给她,如果冥顽不灵,就等皇帝发落吧!”
最后还捎带一句:
“你也如此!”
李进忠沉默地走了,他很清楚,现在自己还不是对手,在机会到来之前,必须等待。
李选侍绝望了,但她并不甘心。在最后失败之前,她决心最后一搏,于是她去找了另一个人。
九月初五,登基前最后一日。
按照程序规定,明天是皇帝正式登基的日期,但是李选侍却死不肯搬,摆明了要耍赖。于是,杨涟去找了首辅方从哲,希望他能号召群臣,逼李选侍走人。
然而,方从哲的态度让他大吃一惊,这位之前表现积极的老头突然改了口风:
“让她迟点搬,也没事吧(迟亦无害)。”
杨涟愤怒了:
“明天是皇上登基的日子,难道要让他躲在东宫,把皇宫让给那个女人吗?!”
方从哲保持沉默。
李选侍终于聪明了一次,不能争取杨涟,就争取别人,比如说方从哲。
因为孤独的杨涟,是无能为力的。
但她错了,孤独的杨涟依然是强大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都留存着一个信念:
参考消息
大明女将秦良玉
这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也在喊打喊杀,只不过地点在很远的边界——辽宁。秦良玉,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将之一,因为屡立战功而授三品。作为在男性社会中活跃的女人,她不止骁勇善骑射,更是治军有方、纪律严明。秦家数代效力军中,秦良玉的兄弟都跟她同一部队,不过打架没她猛,布阵没她行,治军没她严明,故而只好甘拜下风。几人每次出征时,都是秦良玉为正,她哥秦民屏为副,而她弟弟秦邦屏(天启元年战死)只能当个小跑腿的。
当我只是个小人物的时候,光宗体谅我的激奋,接受我的意见,相信我的才能,将身后之事托付于我。
所以,我会竭尽全力,战斗至最后一息,绝不放弃。
因为光宗的信任和尊重。
在这最后的一天里,杨涟不停地到内阁以及各部游说,告诉大家形势危急,必须立刻挺身而出。整整一天,即使遭遇冷眼,被人讥讽,他依然不断地说着,不断地说着。
最终,许多人被他打动,并在他的率领下,来到了宫门前。
面对着阴森的皇宫,杨涟喊出了执著而响亮的宣言:
“今日,除非你杀掉我,若不移宫,宁死不离(死不去)!”
由始至终,李选侍都是一个极为贪婪的女人,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虐待朱由校的母亲,逼迫皇帝,责骂皇长子,只为她的野心和欲望。
但现在,她退缩了,她决定放弃。因为她已然发现,这个叫杨涟的人,是很勇敢的,敢于玉石俱焚,敢于同归于尽。
无奈地叹息之后,她退出了乾清宫。从此,她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或许依然专横、撒泼,她已无关紧要。
随同她退出的,还有她的贴身太监们,时移势易,混口饭吃也不容易。
然而一位太监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的命运还未终结,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一个新的目标——另一个女人。从这个女人的身上,他将得到新的前途,以及新的名字。
参考消息
李选侍
李选侍搬出乾清宫,成为明宫三大案中的“移宫案”,其中离奇曲折、荒诞怪异之处堪称经典。而李选侍终于在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闹出了最后一个穿越了历史的笑话:她的贴身太监在迈出乾清门的时候,可能被两旁的侍卫搞得太紧张,身上啪唧的掉出来一样东西:金宝。地球人都知道金宝是干嘛的,怀里藏金宝,您什么意思?于是连一贯怕李选侍怕的要死的朱由校也怒了,行了您哪,皇贵妃您也别要了,老实猫着吧!天启二年,李选侍封宸妃,称西李。
朱翊钧大事记
朱常洛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