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34.org,《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他抬起头,向站在身边忙着沉思造句的徐阶投去了感激的一瞥。

    但他并不知道,当他埋头写作之时,徐阶也曾反复审视着他,眼光中充满了得意。

    太好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这是徐阶政治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一招,也是他政治智慧最为辉煌的闪光。

    在这个夜里,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将积蓄了二十多年的怒火全部发泄,彻底否定了几十年胡搞乱搞的嘉靖,痛斥他的乱政怠政,当然,从程序上看,这些话都是嘉靖同志自己说的,怪不得别人。

    这就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嘉靖遗诏》。据说全文刊出后,举国欢腾,许多文人纷纷写诗讴歌此文,个别不地道的,竟敢在大丧期间放鞭炮庆祝。皇帝干到这个份儿上,失败,太失败了。

    凭借着这封遗诏(作者大家心里有数),徐阶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权势也如日中天,高拱的气焰被打压了下去。但此招最为高明之处却并不在此。

    天真的张居正并不知道,当他提起笔、写下第一个字的那一刻,他与高拱已经彻底决裂。

    正是因为遗诏极为重要,所以根据惯例,其拟定必须由内阁大臣共同商议决定,但在那天夜晚,到达现场的人,却只有一个徐阶,高拱、郭朴、李春芳都不知道,统统被放了鸽子,这是大忌中的大忌。

    李春芳是个老实人,也就算了,高拱和郭朴却不是好打发的。竟敢背着我们吃独食?饶不了你!

    不久高拱得知,与徐阶一同草拟文件的还有一个人,而此人竟然就是张居正。张居正是什么级别?凭什么拟遗诏!

    参考消息

    郭朴

    嘉靖三十三年,郭朴担任吏部右侍郎时,被命与几个同僚一起服侍皇帝在西内廷写些玄文。嘉靖的这道命令一下,几位当朝大臣立即开始研究玄术,以图个临时抱佛脚。唯独驸马都尉邬景和说自己不懂玄理,直接把这事推了,闹得最后被罢官。郭朴则因为学习进步很快,不但按时交了作业,还得到了嘉靖的厚奖。但嘉靖死后,徐阶草拟遗诏,高拱和郭朴没有参与商议,两人由此跟徐阶有了隔阂,郭朴多次上疏请求致仕回乡,而后在家乡闲居二十多年后去世,当时许多人都为他惋惜。

    他大吃一惊,又怒不可遏,一颗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从此以后,张居正不再是他的朋友和伙伴。而对于张居正而言,在老师和朋友之间,他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姜还是老的辣,狐狸还是老的精。

    一天之后,京城监狱的看守得知了嘉靖的死讯,他们商议了一下,便开始分配工作,买菜的买菜,买肉的买肉,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然后请牢里的一位犯人吃饭。

    这个犯人名字叫做海瑞。

    自从骂完皇帝,海瑞先生的名气是一天大过一天了,无数官员把他当做榜样,有些老百姓甚至把他的像挂在家里,早请示晚汇报,成了不折不扣的偶像级人物。

    现在皇帝死了,以海瑞的名头,自然是无罪开释,加官晋爵。看守们也想求个进步,便打算投个机,请海大人吃一顿,将来也好有个照应。

    饭菜送到牢房里,海瑞一看,有鱼有肉,再一算,太上老君的生日还差得远,自己的生日更不靠谱,明白了,这是断头饭。

    所谓断头饭,就是杀头前吃的饭,一般说来都还不错,咱中国人仁义,坚决不给阎王增加负担,保证不让一个饿死鬼去报到。当然了,这顿饭一般人都吃不下去——心理压力太大。

    可要搁到海瑞身上,那就是两说了。海猛人二话不说,提起筷子就刨,狼吞虎咽,吃完了还要舔,等到盘子能够照出人影,他终于吃完了。

    然后他坐了下来,看着看守,那意思是我吃完了,你们怎么还不动手。

    看守被他那种找死的眼神看得发毛,便小心翼翼地对他说:

    “海先生,您还不知道吧,皇上已经驾崩了,您很快就能出去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被写进了大大小小的史书,堪称史上之奇观。

    在听到这句话后,海瑞呆了一会儿,然后突然大哭起来,哭得撕心裂肺,哭到喘不过气,然后就开始吐,先吐这顿的,再吐上顿的,最后是黄胆水。

    看守呆住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吓得魂不附体,紧紧贴着墙壁,一动也不敢动。

    海瑞是真哭,嘉靖死了,他很悲伤。说来真有点儿讽刺意味,嘉靖信任严嵩、信任徐阶,给了他们高官厚禄,结果一个把他当工具,一个把他当傀儡,唯一为他的死而感到悲哀的人,竟然是那个痛骂过他、又被他关进监狱的海瑞。

    嘉靖,原来你竟如此的孤独。

    而对于海瑞的这一表现,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评价,捧他的人刻意回避,压根儿不提,骂他的人说这是他愚昧与盲从的集中体现。

    记得在我小时候,曾经看过一套连环画《说岳全传》,算是我的历史启蒙教材,在每本连环画的前言部分,会介绍本集故事梗概,但无论是哪一集,下面总会有这样一句话:请读者注意,岳飞的行为是封建忠君思想的体现,应该予以批判。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句相当无耻的话。

    封建社会嘛,又没有民主推荐、差额选举,除非你自立门户,不然除了忠君还能忠谁,难不成去信上帝?

    在封建时代,就做封建时代的事,说封建时代的话,别指望人家有多高的觉悟,这就叫历史唯物主义。

    海瑞没有看过孟德斯鸠和卢梭的书,嘉靖活着的时候,海瑞骂他,是尽本分;嘉靖死的时候,海瑞哭他,也是尽本分。

    本分,本分而已。

    但哭是哭不死的,哭完了还得活,不出看守们所料,海瑞很快就被释放了,几年之后,他将再次出山,并闹出更大的事情。

    十天之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皇帝的死讯,这其中也包括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的一个平民。对于这个消息,他表现得十分平静,因为十几年前,当他见到尚在壮年的嘉靖时,就已经料定,这位嗑药的皇帝是撑不了多久的。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回到简陋的小屋里,继续写他的那本书。

    三十多年前,作为一个想要考取功名的秀才,他曾三次参加乡试,不过运气不太好,总是考不上,于是一气之下,便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

    虽说名落孙山是一件悲痛的事,但这个人的落榜实在值得全人类放鞭炮庆祝,因为他的名字叫李时珍。

    事实上,李时珍原本不想做医生,因为他的父亲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也有点儿钱,但在那年头,四书五经才是正道,医学算是杂学,那么医生就是杂人了。

    杂人自然是不受待见的,有钱又如何,就是瞧不起你!所以李时珍的老爹千叮咛万嘱咐,将来千万不能从医。

    李时珍是听话的,但就是考不上,你有什么办法?更为麻烦的是,二十岁的时候,他还染上了一种极为难治的肺病,百般折腾,死去活来,才算保住了一条命。

    于是不久之后,久病初愈的他找到了父亲,只说了一句话:

    “我不考了,请将医术传给我。”

    父亲想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我所经历的痛苦与折磨,不想再让别人承受。

    在我看来,这大致就是李时珍的行医动机。

    虽说读书不在行,但摆弄药材,李时珍还是很有点儿天赋的,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见过的怪病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医术也越来越高。

    这么看来,现在医院里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坐镇门诊,二三十岁的医生只能坐在一旁打苍蝇,也实在不是没有来由的。医术如何暂且不说,人家毕竟多活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李时珍明显不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的医生,一点儿潮流意识都没有,他给穷人看病,竟敢不收上百万的医疗费,竟敢热情问诊、嘘寒问暖,竟敢免除所有的检验费、治疗费,实在是“罪大恶极”!

    行医十几年,不计成本,只求救人,李时珍就这么坚持了下来。他的积蓄越来越少,名声却越来越大。

    于是到了嘉靖三十年(1551),他迎来了人生的一场大变,在这一年,几个人找到他,十分客气地把他请到了楚王府,希望他担任楚王的私人医生。

    能吃饱饭,还有无数的医书和药材资源,李时珍不是傻瓜,他答应了。

    在楚王府,李时珍干得很不错,治好了很多人,被称为神医,名震天下。

    好东西人人都想要,尤其是嘉靖这样的人,所以在听说李时珍的大名后,他便告诉楚王,你另外找一个医生,把这个给我送过来。

    就这样,李时珍进入了太医院,并见到了大明帝国最高级的病人——嘉靖。

    其实能进入太医院,李时珍是很高兴的,能做到太医,也算是医生中的成功人士了,不得意一下,实在也说不过去。

    但没过多久,他就想走了。

    具体原因并不像许多书上所说的那样,什么疾恶如仇、厌恶庸医等,李时珍不是海瑞,走南闯北混了那么多年,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过得去的。他之所以要走,实在是因为力不从心。

    李时珍是神医,在那个年头,只要不是天花、肺结核之类的绝症,他基本上都能搞定,可问题在于,他那位唯一的病人是没病找病。

    嘉靖其实身体很好,只要能够坚持锻炼,每天早上跑跑步、打打太极拳,活个七八十岁应该不成问题。可他的目标过于远大,七八十?至少也要活个七八百才够本。

    于是他开始没事找抽,日复一日地吃重金属和水银,还美其名曰金丹。李时珍倒是劝过他,也想帮他,却毫无用处。

    这实在怪不得李时珍,因为要从科学门类来分,嘉靖同志弄的这一套应该算是有机化学,隔行如隔山,李医生当年也没搞过化学,只能爱莫能助了。

    太医院别的没有,医书和药材是不缺的,于是嘉靖接着嗑他的药,李时珍接着搞他的研究。直到有一天,他认为自己已经学不到更多东西了,便打起背包,收拾资料,离开了这个他曾无限向往的地方。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时珍回到了民间,这一年他三十五岁,见过最穷的贫民,也看过最富的天子,到过寒酸的茅舍,也走过金銮大殿,人世间的富贵、疾苦,他已了然于胸。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爹就是被一堆奇形怪状的药材给治死的。在表示哀悼的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李时珍的那个年代,患了感冒开给你几剂砒霜应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没办法,咱中国地大物博,药材植物也多,到底哪种东西治什么病,谁都搞不清楚,被乱治胡吃搞死的人,也只有阎王才能数得清。

    忆往昔,他此起彼伏,于是他决定写一本书,写一本囊括所有植物药材以及正确用法的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本草纲目》。

    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起,李时珍开始写这本书,要知道,医书不是小说,你不但要写出药用植物的形状、外貌,还要详细描述它的特点、疗效。坐在家里胡编乱造,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

    所以从决定写书的那一天起,李时珍便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奇特而艰苦的生活。

    作为曾经在太医院干过的医生,此时的李时珍已经成了传奇人物,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医术且不说,想想当初这人给皇帝都号过脉,那就是御医,说起来咱这辈子还看过御医,也够吹个三五十年的。

    名声大了,收入自然也高了,李时珍就算闭着眼睛号脉,混个百万富翁也绝不成问题。然而,他默默地收拾行囊,开始远行,足迹踏遍了全国十三省,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悬崖峭壁,凡是有药材的地方,就有他的踪影。为了弄清药物的疗效,他曾亲自品尝过许多药材植物,好几次差点儿植物中毒,一命呜呼。

    为了写这本书,李时珍从一个名医变成了流浪汉。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放弃了宽敞的诊所,也放弃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

    但他依然执著地写了下去——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开始,历经二十六年,李时珍走遍了全国各地,尝遍了无数植物药材,查遍了世上的所有医书,最终完成了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医学著作。

    《本草纲目》共计十六部、五十余卷,全书记载药物一千九百余种,还详细记载了这些药物的采集、制作、特性、治疗病症,并全部附有手绘插图(佩服),此外,书中还收入经检验有效的方剂一万一千多则。

    李时珍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去世,他没有能够看到此书的出版。

    三年后,《本草纲目》正式印刷发行,很快脱销,并迅速传入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一带,几十年后又传入欧洲、北美,并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权威书籍。而李时珍也得以超越嘉靖、徐阶、张居正,成为被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

    而对于《本草纲目》的意义,其实不需要用它的传播范围以及受到的夸赞加以肯定,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出现已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直到现在仍然继续,这就够了。

    鲁迅先生除了痛斥庸医外,自己也当过医生,当然,之后他又不干了,原因大家都在课本里学过,他觉得医人无用,“启发民智”才是正道。

    对于这个判断,自然不能说错,但凑巧的是,我看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具体多久我也不知道),有一个医生,这位医生的医术很高明,很多人来找他看病。

    当时恰逢战乱,打得你死我活,敌对双方的受伤士兵都来找他治疗,他来者不拒,悉心照料,使他们很快康复。

    很快,他就惊奇地发现,原先治好的人竟然又负伤了,还是来找他,没办法,战争年代刀剑无眼,其实我们也不想光荣负伤,您受累了。

    看起来这场仗时间很长,不断有新伤员来找他,但让人高兴的是,老伤员似乎越来越少——战死了就不用治伤了。

    如此周而复始,他终于崩溃了。我治好了他们,他们又去打,然后又负伤,我再去医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于是他丢掉了药箱,远离了诊所,跑到山区隐居起来。

    但没过多久,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又回到了诊所,照旧开始医治那些负伤的士兵。

    于是有人问他:

    “为什么你会回来医治这些人?”

    他笑着回答:

    《本草纲目》的成就

    “因为我本就是个医生啊!”

    这就是最终的答案。

    无论徐阶是否斗倒了严嵩,无论张居正是不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都不关李时珍的事,他只是一个医生。他知道,生命很珍贵,也很柔弱,作为一个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生命的存在。

    这就是明代医生李时珍的觉悟,以及他抛弃荣华富贵,历经困苦三十年著书救人的唯一动机与目的。

    在我被吸收为医学事业中的一员时,我严肃地保证将我的一生奉献于为人类服务。

    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我将尊重病人所交给我的秘密。我将极尽所能来保持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可贵的传统。我的同道均是我的兄弟。

    我不允许宗教、国籍、政治派别或地位来干扰我的职责和我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我对人的生命,从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即使在威胁下,我决不将我的医学知识用于违反人道主义规范的事情。

    我出自内心和以我的荣誉,庄严地作此保证。

    ——1948年世界医学会《日内瓦宣言》

    我知道,李时珍没有读过这一段宣言,但他做到了。

    他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人是没有派系的,最伟大的爱是没有分别的。

    所以,在我国漫长的你死我活斗争史中,我写下了这一节,并以“不朽”命名,以纪念这个医生,这个超越信仰与差别、以一己之力挽救无数人生命的伟大人物。

    伟大的李时珍医生永垂不朽。

    禁书

    与上一节不同,这一节我考虑了很久才落笔。按说嘉靖都死了,追悼会也办完了,事情就完了,该他儿子出场了。

    如果还要接着搞总结,相信会有人说我啰唆,天地良心,我从来不管小事,问题不闹得天翻地覆,鬼哭神嚎,是断然不会被写下来的。而这嘉靖年间的最终问题,如果不写,实在是对不起那几位光辉人物,于是我毅然决定,把这个最后的问题写完。

    嘉靖年间是个多事的时代,嘉靖本人复杂,连带着他的大臣、子民跟着一起复杂,什么事都有,什么人都出,忠臣、奸臣、骂臣、海盗、汉奸、英雄,还有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等多国友人进来掺和,不热闹是不可能了。

    对了,还漏了一个,文人。

    嘉靖这四十五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时期,有人说是嘉靖中兴,也有人说是亡于嘉靖,但有一点是大家都不否认的——灿烂的文化。

    除了杨慎、王世贞、徐渭等人的诗词书画外,更值得人们骄傲的是,在这个时期前后,伟大的明代四大名著已经全部诞生,并得以发扬光大。它们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金瓶梅》。

    由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老熟人,所以成书年代也差不多(明初),而到嘉靖年间,由于市民文化普及,这两本书已经家喻户晓,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至于《西游记》,我们目前得知的是,其作者为吴承恩,江苏淮安人,其他情况不是不详,就是存在争议。吴先生就如同孙猴子一样,神出鬼没,难以捉摸。

    而《金瓶梅》,应该是争议最多的一本书了,连成书时间都存在争议,不过大抵也就是嘉靖后期到万历之前的这一段,跑不了多远。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金瓶梅》是一本具有伟大意义的杰出著作,它应该被堂而皇之地与其他三本书摆在一起,被后人顶礼膜拜。

    《金瓶梅》的作者以其精湛的笔法、深刻的思想,勾勒出了西门庆、潘金莲等知名人物(拜“水浒”所赐)的形象,并以这些鲜活的人物描述了明代中期的市民生活、被冲击得千疮百孔的封建礼教,以及不可遏制的思想解放与性解放潮流(拜王守仁心学所赐)。

    即使从文学体裁上讲,它也是杰出的,连一些红学家也认为,《红楼梦》关于人物日常生活的写作,是承继自《金瓶梅》的。

    参考消息

    李时珍和吴承恩

    李时珍离开京城太医院之后,返回故乡蕲州开始编撰《本草纲目》。因为一次到蕲王府为蕲王诊断,从而结识了在蕲王府做幕僚的吴承恩。两人都有过走南闯北、东游西荡的经历,谈话十分投机。由于祖制而被迫足不出户的蕲王,也经常加入到二人的茶话会中,讨论一下各处的风情、草药和神怪之事。三人虽然名为主从,实则亦兄亦友。这种云游、聊天的美好生活,一直持续到万历十年一代文坛怪才吴承恩去世才结束。

    疑问最多的,大概就是此文的作者了,那个所谓的“兰陵笑笑生”如果要列出嫌疑名单,是可以另写一本书的。其实作者不留名倒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书里还有些不堪入目的东西(专用名词“糟粕”),咱们到底是礼仪之邦,有些事情上不得台面,写了这么个玩意儿,总还是有点儿不良影响,要顾及脸面。

    而王世贞之所以被确定为重点作者嫌疑人,说起来还和严世蕃先生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很多人认为,金瓶梅中的这位西门庆是有原型的,而原型就是严世蕃。

    其实就生活腐化而论,西门庆和严世蕃压根儿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西门庆的老婆说起来也就潘金莲那么几位,严世蕃那就多了去了,基本都是两位数起算;要谈贪污的钱财数目,更不知从何说起,西门大官人才什么级别,严侍郎可不是吃素的。

    当然,说他们两人有关系,那也不是凭空讲白话,人家还是有证据的,比如严世蕃同志又叫东楼,东楼和西门似乎还对得上;再比如严世蕃同志有个小名,叫做庆儿,这种类似猜谜类的玩意儿数不胜数,就不多说了。

    而王世贞之所以被扣上这个帽子,实在是因为他和严嵩有仇,且名声太大,文章写得太好,大家觉得如此精彩的一本小说,不是寻常村夫或是文学青年能写出来的,思来想去,就是他了。

    当然,现在也有许多人说王世贞不是作者,并列举了很多证据,我不搞考证,也就不写了。

    不管有多少争议,但至少我们知道,明代曾有过怎样辉煌的文化。伟大的四大名著自诞生之日起,便已成为了经典,此后的五百年中,除了一部《红楼梦》,无书可望其项背,不知道后面那帮人都干吗去了。

    但还有一点必须说明,那就是在当时,四大名著之中,有一本是禁书,如果藏有此书,是要惹麻烦的。

    我大致知道许多人的答案,但我要告诉你们,不是那一本。

    被禁的那一本,是《西游记》。如果你还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唐僧师徒四人曾经到过一个叫车迟国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皇帝推崇道教,迷信成仙,还搞出了几个虎力大师之类的邪门道士,最后被孙猴子一顿收拾,见阎王去了。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它会被禁了,这种骂人不吐脏字的把戏历来就不少见。还有那句著名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除了孙猴子外,估计也没人敢说。

    总而言之,那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时代,至少我认为如此。

    参考消息

    另一本禁书

    嘉靖年间,广东有一位书生陈建,编了一部名为《皇明资治通纪》的史书,记载从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到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历史,什么犯禁的事儿都敢收进去。原本小范围流传的时候没出什么乱子,到了隆庆年间,这本《皇明资治通纪》已经成了畅销书,于是工科给事中李贵和请求朝廷封禁此书。不过也仅在隆庆、万历两朝略略做了做样子,到了明末又重新刊行了起来,并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补充和整理。这部书不仅是明代首部编年史,还因为它诞生在危机四伏的嘉靖朝,直言敢书、有救世之意,而备受时人推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