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个白天,睡在寝宫里的每一个夜晚,有一件事情,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如噩梦般挥之不,去斩之不绝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在执政的前十几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获得了许多成就,正是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誉。
他做了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但他并未感到丝毫疲惫,因为在朱棣的心目中,权力就是他工作的动力,手握权力的他就如同服用了兴奋剂一样,权力对他而言已经变成了一种毒品,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任何人也无法夺走。
像他这样的人似乎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朋友的。
但朱棣还是有朋友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一个。
告别
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北京庆寿寺。
朱棣带着急促的脚步走进了寺里,他不是来拜佛的,他到这里的目的,是要向一个人告别,向一个朋友告别。
八十四岁的姚广孝已经无力起身迎接他的朋友,长年的军旅生涯和极其繁重的参谋工作耗干了他的所有精力,当年那个年过花甲却仍满怀抱负的阴谋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躺在床上的无力老者。
此时的姚广孝感慨良多,洪武十八年的那次相遇不但改变了朱棣的一生,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自此之后,他为这位野心家效力,奇计百出,立下汗马功劳,同吃同住同劳动(造反应该也算是一种劳动)的生活培养了他和朱棣深厚的感情,朱棣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他的朋友。
这并不奇怪,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是阴谋家。
在朱棣取得皇位后,姚广孝也一下子从穷和尚变成了富方丈,他可以向朱棣要房子、车子(马车)、美女、金银财宝,而朱棣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作为打下这座江山的第一功臣,他完全有这个资格。
可他什么也不要。
金银赏赐退了回去,宫女退了回去,房屋宅第退了回去,他没有留头发,还是光着脑袋去上朝,回家后换上僧人服装,住在寺庙里,接着做他的和尚。
他造反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抱负实现了,也就心满意足了。此外,他还十分清楚自己的那位“朋友”朱棣根本不是什么善类,他是绝对不会容忍一个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还聪明的人一直守在身边的。
所以他隐藏了自己,只求平静地生活下去。
综观他的一生,实在没有多少喜剧色彩,中青年时代不得志,到了六十岁才开始自己的事业,干的还是造反这个整日担惊受怕,没有劳动保险的特种行业。等到造反成功也不能太过招摇,只能继续在寺庙里吃素,而且他也没有类似抽烟、喝酒、逛窑子的业余爱好,可以说,他的生活实在很无趣。
他谋划推翻了一个政权,又参与重建了一个政权,却并没有得到什么,而在某些人看来,他除了挣下一个助纣为虐的阴谋家名声外,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他的悲剧还不仅于此,他之前的行为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也算不上是个坏人,他还曾经劝阻过朱棣不要大开杀戒,虽然并没有成功,却也能看出此人并非残忍好杀之辈。
但这并不能减轻他的恶名,因为他毕竟是煽动造反的不义之徒,旁人怎么看倒也无所谓,最让他痛苦的是,连他唯一的亲人和身边的密友也对他嗤之以鼻。
永乐二年八月,姚广孝回到了家乡长洲,此时他已经是朝廷的重臣,并被封为太子少师,与之前落魄之时大不相同,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父母已经去世,他最亲的亲人就是他的姐姐,他兴冲冲地赶去姐姐家,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分享自己的荣耀,但他的姐姐却对他避而不见(姊不纳),无奈之下,他只好去见青年时候的好友王宾,可是王宾也不愿意见他(宾亦不见),只是让人带了两句话给他,这两句话言简意赅,深刻表达了王宾对他的情感:
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姚广孝终于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原先虽然穷困,但毕竟还有亲人和朋友,现在大权在握,官袍加身,身边的人却纷纷离他而去。
耳闻目睹,都带给姚广孝极大的刺激,从此他除了白天上朝干活外,其余的时间都躲在寺庙里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似乎是要反省自己以前的行为。
这种生活磨炼着他的身体,却也给他带来了长寿,这位只比朱元璋小七岁的和尚居然一口气活到了八十四岁,他要是再争口气,估计连朱棣都活不过他,有望打破张定边的纪录。
但这一切只是假设,现在已经奄奄一息的他正躺在床上看着自己这位叫朱棣的朋友。
心情复杂的朱棣也注视着姚广孝,像他这样靠造反起家的人最为惧怕的就是造反。所以他抓紧了手中的权力,怀疑任何一个靠近他的人,而眼前的这个人是唯一例外的。这个神秘的和尚帮助他夺取了皇位,却又分毫不取,为人低调,他了解自己的脾气、性格和所有的一举一动,权谋水平甚至超过了自己,却从不显露,很有分寸。这真是个聪明人啊!
参考消息
姚广孝挨打
有次姚广孝前往云台山办差,途中路过姑苏的寒山寺,兴致一来便舍了众人,独自穿着僧衣上山。在山上遇到一位当地的小官员曹三尹。曹三尹和很多人一样,也不喜欢姚广孝,趁着没有随从跟在身边,故意打了姚广孝二十皮鞭(挞之二十)。不久,姚广孝的随员到齐,准备惩处曹三尹,姚广孝却不以为意地摇摇头,做了首诗来调侃自己:“出使南来坐画船,袈裟犹带御炉烟。无端撞着曹公相,二十皮鞭了宿缘。”
只有这样的聪明人才能做朱棣的朋友。
在双方的这最后一次会面中,他们谈了很多,让人奇怪的是,他们谈的都是一些国家大事,姚广孝丝毫未提及自己的私事,这似乎也很正常,大家相处几十年,彼此之间十分了解,也就没有什么私事可说了吧。
朱棣很清楚,姚广孝已经不行了,这是一个做事目的性很强的人,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找自己聊国家大事,他一定会提出某个要求。
朱棣和姚广孝如同老朋友一般地继续着交谈,但在他们的心底,都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话终于说完了,两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姚广孝终于开口了,他提出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要求:
“请陛下释放溥洽吧。”
朱棣默然。
不出所料,他果然提出了这个要求。
堪称当世第一谋士的姚广孝临死前提出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个要求,这个溥洽到底是什么人呢,能够让姚广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如此挂念他的安危?
其实溥洽的个人安危并不是那么重要,只是因为这个人的身上隐藏着一个秘密,隐藏着朱棣追寻十余年而不得的一个答案。
这个秘密就是建文帝的下落。
十六年前,一场大火焚毁了皇宫,同时也隐灭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等到朱棣带领大群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的时候,留给他的只是一堆废墟和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尴尬局面。
从此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他的心头大患,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朱棣想尽各种办法四处找人,只要有任何蛛丝马迹,他就会抓住不放。
也就在此时,有人向他告密,还有一个人知道建文帝的下落,这个人就是溥洽。
溥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据说当时正是他安排朱允炆出逃的,虽是传闻,但此人与朱允炆关系密切,他确实很有可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听说后大喜,便将溥洽关进了监狱,至于他是否拷打过溥洽,溥洽如何回应,史无记载,我们自然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并没有从溥洽的口中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直到二十年后他临死前方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但溥洽却从此开始难见天日,他不但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犯,还是一个绝对不会被释放的政治犯,原因很简单,他不说出朱允炆的下落,自然不会放他,而如果他说了出来,朱棣也绝不会把这个知情人释放出狱,依着朱棣的性格,还很有可能杀人灭口,一了百了。
如无意外,溥洽这一辈子就要在牢房里度过了。
但是现在,意外发生了。
朱棣知道姚广孝这个要求的分量,溥洽是不能放的,但这毕竟是自己老朋友这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愿望,实在难以抉择。
姚广孝目不转睛地看着沉默中的朱棣,他知道眼前的这位皇帝正在思考,准备做出决定。
“好吧,我答应你。”
姚广孝释然了,他曾亲眼看见在自己的阴谋策划之下,无数人死于非命,从方孝孺到黄子澄,凌迟、灭族,这些无比残忍的罪行就发生在自己面前,他曾劝阻过,却无能为力。虽然这些人并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上,但他确实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虽然他不是善男信女,但他也不是泯灭人性的恶魔。残酷的政治斗争和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很多人因为他而死去,他却背负着罪恶活了下来。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提出了这个要求。
不是为了救赎溥洽,而是为了救赎他自己的灵魂。
精神上得到解脱的姚广孝最终也得到了肉体的解脱,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年八十四。
这位永乐年间最伟大的阴谋家终于含笑离开了人世,他付出了很多,却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他的前半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抱负,后半生却背负着罪恶感孤独地生活着。
无论如何,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已结束。
朱棣遵守了他的诺言,放出了溥洽,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出于对老朋友的承诺。
皇位夺下来了,首都迁过去了,大典修完了,南洋逛遍了,安南平定了,瓦剌、鞑靼没戏唱了。
现在唯一的老朋友也走了。
这场戏演到现在,也差不多了,当年三十一岁的青年朱棣起兵造反,最终夺得姚广孝的一生天下,之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统治,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
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几十年中,该做的事情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他也做了。但综合来看,他确实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上面列出的那些政绩里的任何一条都很难做到、做好,但他却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
做皇帝做到他这个份儿上,实在不容易啊。
按说有如此功绩,朱棣也应该心满意足了,但其实不然,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个白天,睡在寝宫里的每一个夜晚,有一件事情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如噩梦般挥之不去,斩之不绝。
是的,雄才大略的朱棣在他执政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挂念着这件事,恐惧着这件事。
朱允炆,你到底是死是活,现在何方?
朱棣,不用再等多久了,你很快就会知道答案。
永乐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鲁台又开始闹事,他率军大举进攻明朝边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闹,想干一票抢劫而已,估计明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这一套理论用在别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从不妥协的朱棣。
朱棣听说这个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说,虽已年届花甲(当时五十五岁),好勇斗狠的个性却从未减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亲征,大军浩浩荡荡向鞑靼进发,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到了七月,大军抵达沙珲原(地名),接近了阿鲁台的老巢。
阿鲁台实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么后着呢?
答案是没有。
阿鲁台不抵抗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能力抵抗。
这位当年曾立志于恢复蒙古帝国的人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小毛贼,只能抢抢劫,闹闹事,他没有退敌的办法,唯一的应对就是带着老婆孩子跑路。
荡平了阿鲁台的老巢后,朱棣准备班师回朝,由于当时兀良哈三卫与阿鲁台已经互相勾结,所以朱棣决定回去的路上顺便教训一下这个当年的下属。
他命令部队向西开进,并说道:“兀良哈知道我军前来,必然向西撤退,在那里等着他们就是了。”
部下们面面相觑,人家往哪边撤退,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是皇帝说话,自然要听,大军随即向西边转移,八月到达齐拉尔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军队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惊慌,朱棣却十分兴奋,按照现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虽然按照级别划定,他应该是厅级以上干部,估计还能干很长时间,但中国历史上,皇帝到了他这个年纪,还亲自拿刀砍人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敌之时,他横刀立马,以五十五岁之高龄再次带领骑兵亲自冲入敌阵,大破兀良哈(斩首数百级,余皆走散)。
此后他又率军追击,一举扫平了兀良哈的巢穴,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从朱棣的种种行为经历来看,他是一个热爱战争、陶醉于战争的人,是一个天生的战士。
上天并没有亏待这位喜欢打仗、热爱战争的皇帝,仅仅一年之后,他又一次亲征鞑靼,不过这次出征的缘由却十分奇特,很明显是没事找事。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边关将领报告阿鲁台有可能(注意此处)会进攻边界,本来这不过是一份普通的边关报告,朱棣却二话不说,马上准备亲征。
人家都说了,只是可能而已,而且边关既然能够收到情报,必然有准备,何需皇帝陛下亲自出马?
就算阿鲁台真的想要袭击边界,估计他也会说:“我还没动手呢,就算打也是小打,你干吗搞这么大阵势?”
其实朱棣的动机十分简单:
实话说了吧,就是想打你,你能怎么样?
看来先发制人的政策绝非今日某大国首先发明的,这是历史上所有的强者通用的法则。
同年八月,朱棣第四次亲征,千里之外的阿鲁台得到消息后,马上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溜号。他已经习惯了扮演逃亡者,并掌握了这一角色的行动规律和行为准则——你来我就跑,安全第一。
这是一次不成功的远征,由于阿鲁台逃得十分彻底,朱棣什么也没有打着,只好班师回朝。
虽然此次远征并无收获,朱棣却在远征途中获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一件对他而言价值连城的礼物。
这件礼物就是他已苦苦寻觅二十年的答案。
参考消息
庆功会
第三次亲征回朝后,朱棣搞了一次很有个性的庆功会。他把出征的人分为了四等:第一等是有功无过者,坐前列,吃高等餐;第二等是功过相抵者,坐次列,吃中等餐;第三等是无功无过者,坐下列,吃下等餐;第四等是无功有过者,就不坐了,命令他们站在一边,看着别人吃……
最后的答案
胡濙终于回来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独自出行两湖江浙,探访大小寺庙,只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行踪,十年之间费尽心力,却毫无收获。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这个任务起,自己的命运就只剩下了两种结局,要么找到朱允炆,要么继续寻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个人来接替他。
没有同伴,没有朋友,不能倾诉也无法倾诉,胡濙就这样苦苦寻找了十几年,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连母亲去世他也无法回家探望,因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没有回家的权利。
朱棣也并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这项工作的辛苦,永乐十四年,他终于召胡濙回来,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从小小的给事中一下子提拔为礼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对胡濙从事的秘密工作的报答。
历时十年,胡濙没有能够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这个人真的还存在吗?或许这一辈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后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永乐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带,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实际上是另一次寻找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朱棣是获得了准确的情报,朱允炆就在这一带!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这一去又是几年毫无音信,这下子连朱棣也几乎丧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过去了,两个青年人的约定变成了老年人的约定,朱棣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约定还在继续,也必须继续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将被划入永远失踪人口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 -->>
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个白天,睡在寝宫里的每一个夜晚,有一件事情,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如噩梦般挥之不,去斩之不绝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在执政的前十几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获得了许多成就,正是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誉。
他做了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但他并未感到丝毫疲惫,因为在朱棣的心目中,权力就是他工作的动力,手握权力的他就如同服用了兴奋剂一样,权力对他而言已经变成了一种毒品,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任何人也无法夺走。
像他这样的人似乎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朋友的。
但朱棣还是有朋友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一个。
告别
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北京庆寿寺。
朱棣带着急促的脚步走进了寺里,他不是来拜佛的,他到这里的目的,是要向一个人告别,向一个朋友告别。
八十四岁的姚广孝已经无力起身迎接他的朋友,长年的军旅生涯和极其繁重的参谋工作耗干了他的所有精力,当年那个年过花甲却仍满怀抱负的阴谋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躺在床上的无力老者。
此时的姚广孝感慨良多,洪武十八年的那次相遇不但改变了朱棣的一生,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自此之后,他为这位野心家效力,奇计百出,立下汗马功劳,同吃同住同劳动(造反应该也算是一种劳动)的生活培养了他和朱棣深厚的感情,朱棣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他的朋友。
这并不奇怪,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是阴谋家。
在朱棣取得皇位后,姚广孝也一下子从穷和尚变成了富方丈,他可以向朱棣要房子、车子(马车)、美女、金银财宝,而朱棣一定会满足他的要求。因为作为打下这座江山的第一功臣,他完全有这个资格。
可他什么也不要。
金银赏赐退了回去,宫女退了回去,房屋宅第退了回去,他没有留头发,还是光着脑袋去上朝,回家后换上僧人服装,住在寺庙里,接着做他的和尚。
他造反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抱负实现了,也就心满意足了。此外,他还十分清楚自己的那位“朋友”朱棣根本不是什么善类,他是绝对不会容忍一个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还聪明的人一直守在身边的。
所以他隐藏了自己,只求平静地生活下去。
综观他的一生,实在没有多少喜剧色彩,中青年时代不得志,到了六十岁才开始自己的事业,干的还是造反这个整日担惊受怕,没有劳动保险的特种行业。等到造反成功也不能太过招摇,只能继续在寺庙里吃素,而且他也没有类似抽烟、喝酒、逛窑子的业余爱好,可以说,他的生活实在很无趣。
他谋划推翻了一个政权,又参与重建了一个政权,却并没有得到什么,而在某些人看来,他除了挣下一个助纣为虐的阴谋家名声外,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他的悲剧还不仅于此,他之前的行为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也算不上是个坏人,他还曾经劝阻过朱棣不要大开杀戒,虽然并没有成功,却也能看出此人并非残忍好杀之辈。
但这并不能减轻他的恶名,因为他毕竟是煽动造反的不义之徒,旁人怎么看倒也无所谓,最让他痛苦的是,连他唯一的亲人和身边的密友也对他嗤之以鼻。
永乐二年八月,姚广孝回到了家乡长洲,此时他已经是朝廷的重臣,并被封为太子少师,与之前落魄之时大不相同,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父母已经去世,他最亲的亲人就是他的姐姐,他兴冲冲地赶去姐姐家,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分享自己的荣耀,但他的姐姐却对他避而不见(姊不纳),无奈之下,他只好去见青年时候的好友王宾,可是王宾也不愿意见他(宾亦不见),只是让人带了两句话给他,这两句话言简意赅,深刻表达了王宾对他的情感:
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姚广孝终于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原先虽然穷困,但毕竟还有亲人和朋友,现在大权在握,官袍加身,身边的人却纷纷离他而去。
耳闻目睹,都带给姚广孝极大的刺激,从此他除了白天上朝干活外,其余的时间都躲在寺庙里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似乎是要反省自己以前的行为。
这种生活磨炼着他的身体,却也给他带来了长寿,这位只比朱元璋小七岁的和尚居然一口气活到了八十四岁,他要是再争口气,估计连朱棣都活不过他,有望打破张定边的纪录。
但这一切只是假设,现在已经奄奄一息的他正躺在床上看着自己这位叫朱棣的朋友。
心情复杂的朱棣也注视着姚广孝,像他这样靠造反起家的人最为惧怕的就是造反。所以他抓紧了手中的权力,怀疑任何一个靠近他的人,而眼前的这个人是唯一例外的。这个神秘的和尚帮助他夺取了皇位,却又分毫不取,为人低调,他了解自己的脾气、性格和所有的一举一动,权谋水平甚至超过了自己,却从不显露,很有分寸。这真是个聪明人啊!
参考消息
姚广孝挨打
有次姚广孝前往云台山办差,途中路过姑苏的寒山寺,兴致一来便舍了众人,独自穿着僧衣上山。在山上遇到一位当地的小官员曹三尹。曹三尹和很多人一样,也不喜欢姚广孝,趁着没有随从跟在身边,故意打了姚广孝二十皮鞭(挞之二十)。不久,姚广孝的随员到齐,准备惩处曹三尹,姚广孝却不以为意地摇摇头,做了首诗来调侃自己:“出使南来坐画船,袈裟犹带御炉烟。无端撞着曹公相,二十皮鞭了宿缘。”
只有这样的聪明人才能做朱棣的朋友。
在双方的这最后一次会面中,他们谈了很多,让人奇怪的是,他们谈的都是一些国家大事,姚广孝丝毫未提及自己的私事,这似乎也很正常,大家相处几十年,彼此之间十分了解,也就没有什么私事可说了吧。
朱棣很清楚,姚广孝已经不行了,这是一个做事目的性很强的人,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找自己聊国家大事,他一定会提出某个要求。
朱棣和姚广孝如同老朋友一般地继续着交谈,但在他们的心底,都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话终于说完了,两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姚广孝终于开口了,他提出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要求:
“请陛下释放溥洽吧。”
朱棣默然。
不出所料,他果然提出了这个要求。
堪称当世第一谋士的姚广孝临死前提出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个要求,这个溥洽到底是什么人呢,能够让姚广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如此挂念他的安危?
其实溥洽的个人安危并不是那么重要,只是因为这个人的身上隐藏着一个秘密,隐藏着朱棣追寻十余年而不得的一个答案。
这个秘密就是建文帝的下落。
十六年前,一场大火焚毁了皇宫,同时也隐灭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等到朱棣带领大群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的时候,留给他的只是一堆废墟和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尴尬局面。
从此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他的心头大患,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朱棣想尽各种办法四处找人,只要有任何蛛丝马迹,他就会抓住不放。
也就在此时,有人向他告密,还有一个人知道建文帝的下落,这个人就是溥洽。
溥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据说当时正是他安排朱允炆出逃的,虽是传闻,但此人与朱允炆关系密切,他确实很有可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听说后大喜,便将溥洽关进了监狱,至于他是否拷打过溥洽,溥洽如何回应,史无记载,我们自然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并没有从溥洽的口中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直到二十年后他临死前方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但溥洽却从此开始难见天日,他不但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犯,还是一个绝对不会被释放的政治犯,原因很简单,他不说出朱允炆的下落,自然不会放他,而如果他说了出来,朱棣也绝不会把这个知情人释放出狱,依着朱棣的性格,还很有可能杀人灭口,一了百了。
如无意外,溥洽这一辈子就要在牢房里度过了。
但是现在,意外发生了。
朱棣知道姚广孝这个要求的分量,溥洽是不能放的,但这毕竟是自己老朋友这一生中的最后一个愿望,实在难以抉择。
姚广孝目不转睛地看着沉默中的朱棣,他知道眼前的这位皇帝正在思考,准备做出决定。
“好吧,我答应你。”
姚广孝释然了,他曾亲眼看见在自己的阴谋策划之下,无数人死于非命,从方孝孺到黄子澄,凌迟、灭族,这些无比残忍的罪行就发生在自己面前,他曾劝阻过,却无能为力。虽然这些人并非直接死在自己手上,但他确实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虽然他不是善男信女,但他也不是泯灭人性的恶魔。残酷的政治斗争和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很多人因为他而死去,他却背负着罪恶活了下来。
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提出了这个要求。
不是为了救赎溥洽,而是为了救赎他自己的灵魂。
精神上得到解脱的姚广孝最终也得到了肉体的解脱,三月十八日,姚广孝病死于北京庆寿寺,年八十四。
这位永乐年间最伟大的阴谋家终于含笑离开了人世,他付出了很多,却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他的前半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抱负,后半生却背负着罪恶感孤独地生活着。
无论如何,对于他而言,一切都已结束。
朱棣遵守了他的诺言,放出了溥洽,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出于对老朋友的承诺。
皇位夺下来了,首都迁过去了,大典修完了,南洋逛遍了,安南平定了,瓦剌、鞑靼没戏唱了。
现在唯一的老朋友也走了。
这场戏演到现在,也差不多了,当年三十一岁的青年朱棣起兵造反,最终夺得姚广孝的一生天下,之后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统治,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
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几十年中,该做的事情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他也做了。但综合来看,他确实是一位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皇帝。上面列出的那些政绩里的任何一条都很难做到、做好,但他却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
做皇帝做到他这个份儿上,实在不容易啊。
按说有如此功绩,朱棣也应该心满意足了,但其实不然,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个白天,睡在寝宫里的每一个夜晚,有一件事情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如噩梦般挥之不去,斩之不绝。
是的,雄才大略的朱棣在他执政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挂念着这件事,恐惧着这件事。
朱允炆,你到底是死是活,现在何方?
朱棣,不用再等多久了,你很快就会知道答案。
永乐二十年(1422),欠收拾的阿鲁台又开始闹事,他率军大举进攻明朝边境,其本意只是小打小闹,想干一票抢劫而已,估计明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这一套理论用在别人身上有可能行得通,但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从不妥协的朱棣。
朱棣听说这个十二年前被打服的小弟又不服了,也不多说,虽已年届花甲(当时五十五岁),好勇斗狠的个性却从未减退。
不服就打到你服为止!
同年三月,朱棣又一次亲征,大军浩浩荡荡向鞑靼进发,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到了七月,大军抵达沙珲原(地名),接近了阿鲁台的老巢。
阿鲁台实行不抵抗政策,是否有什么后着呢?
答案是没有。
阿鲁台不抵抗的原因很简单,他没有能力抵抗。
这位当年曾立志于恢复蒙古帝国的人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小毛贼,只能抢抢劫,闹闹事,他没有退敌的办法,唯一的应对就是带着老婆孩子跑路。
荡平了阿鲁台的老巢后,朱棣准备班师回朝,由于当时兀良哈三卫与阿鲁台已经互相勾结,所以朱棣决定回去的路上顺便教训一下这个当年的下属。
他命令部队向西开进,并说道:“兀良哈知道我军前来,必然向西撤退,在那里等着他们就是了。”
部下们面面相觑,人家往哪边撤退,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是皇帝说话,自然要听,大军随即向西边转移,八月到达齐拉尔河,正好遇到了兀良哈的军队及部落。
兀良哈十分惊慌,朱棣却十分兴奋,按照现在的退休制度,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虽然按照级别划定,他应该是厅级以上干部,估计还能干很长时间,但中国历史上,皇帝到了他这个年纪,还亲自拿刀砍人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值此遇敌之时,他横刀立马,以五十五岁之高龄再次带领骑兵亲自冲入敌阵,大破兀良哈(斩首数百级,余皆走散)。
此后他又率军追击,一举扫平了兀良哈的巢穴,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从朱棣的种种行为经历来看,他是一个热爱战争、陶醉于战争的人,是一个天生的战士。
上天并没有亏待这位喜欢打仗、热爱战争的皇帝,仅仅一年之后,他又一次亲征鞑靼,不过这次出征的缘由却十分奇特,很明显是没事找事。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边关将领报告阿鲁台有可能(注意此处)会进攻边界,本来这不过是一份普通的边关报告,朱棣却二话不说,马上准备亲征。
人家都说了,只是可能而已,而且边关既然能够收到情报,必然有准备,何需皇帝陛下亲自出马?
就算阿鲁台真的想要袭击边界,估计他也会说:“我还没动手呢,就算打也是小打,你干吗搞这么大阵势?”
其实朱棣的动机十分简单:
实话说了吧,就是想打你,你能怎么样?
看来先发制人的政策绝非今日某大国首先发明的,这是历史上所有的强者通用的法则。
同年八月,朱棣第四次亲征,千里之外的阿鲁台得到消息后,马上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溜号。他已经习惯了扮演逃亡者,并掌握了这一角色的行动规律和行为准则——你来我就跑,安全第一。
这是一次不成功的远征,由于阿鲁台逃得十分彻底,朱棣什么也没有打着,只好班师回朝。
虽然此次远征并无收获,朱棣却在远征途中获得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一件对他而言价值连城的礼物。
这件礼物就是他已苦苦寻觅二十年的答案。
参考消息
庆功会
第三次亲征回朝后,朱棣搞了一次很有个性的庆功会。他把出征的人分为了四等:第一等是有功无过者,坐前列,吃高等餐;第二等是功过相抵者,坐次列,吃中等餐;第三等是无功无过者,坐下列,吃下等餐;第四等是无功有过者,就不坐了,命令他们站在一边,看着别人吃……
最后的答案
胡濙终于回来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独自出行两湖江浙,探访大小寺庙,只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行踪,十年之间费尽心力,却毫无收获。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这个任务起,自己的命运就只剩下了两种结局,要么找到朱允炆,要么继续寻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个人来接替他。
没有同伴,没有朋友,不能倾诉也无法倾诉,胡濙就这样苦苦寻找了十几年,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连母亲去世他也无法回家探望,因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没有回家的权利。
朱棣也并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这项工作的辛苦,永乐十四年,他终于召胡濙回来,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从小小的给事中一下子提拔为礼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对胡濙从事的秘密工作的报答。
历时十年,胡濙没有能够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这个人真的还存在吗?或许这一辈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后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永乐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带,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实际上是另一次寻找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朱棣是获得了准确的情报,朱允炆就在这一带!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这一去又是几年毫无音信,这下子连朱棣也几乎丧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过去了,两个青年人的约定变成了老年人的约定,朱棣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约定还在继续,也必须继续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将被划入永远失踪人口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