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bqg34.org,天宋武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卷暗潜风云
第五十四章点检之谶、病重归京
(皓月在书评内建了一个龙套楼,大家可以往里面一看。)
显德六年(959年),四月二十三日之后,褫夺军情的将士快马加鞭,前线胜利的消息传回了开封。
四月二十七日,开封之中,留守京城的诸位大臣,收到了皇帝前方之捷报,都在庆祝大周国打了胜战。
这几年是捷报一个接着一个,大周国内一片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即使是汉辽南下那段日子也是艰难地挺了过来,如今形势不同了,大周又打了胜战,终于像个中原王朝了。
捷报传至东京开封,百姓也为之高兴。而那日赵德昭在宫中,也听闻了此事,如今已经四月二十七日了,再过两个月开封的形势就又不同了,到时候的局势恐怕任谁都是无法想象的。
是日傍晚,赵德昭辞了郭宗训,离了宫门,坐车回府了。
今日开封街头甚是热闹,都在庆祝。大周在郭威、郭荣两代帝王的治理之下,欣欣向荣,国力蒸蒸日上。东京开封城如今已经是一个大城了,而此■◆,刻的东京城已经比过去更加繁华了。
而谁能想象郭家两代帝王,皆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可是短短十年之内都崩卒,而五代十国、武将干政之风已经成为常态,最忌讳的就是主少臣疑,一朝天子一朝臣,帝王的后代难保能守护住家业,所以往往是手下的大将篡夺了天子的权力,而郭家的太祖皇帝当年也是走了这条道路,奈何只是子孙太小,威慑力不够,未能守护住这片家业。
之前赵德昭就问无庸子,无庸子已经给自己找出了答案,仁义道德,恪守的是大道,不是小道。
这些日子以来他都在思考无庸子的这番话,想了一个多月,想通了不少,如今他的心情好了不少,郭家的遗孤自然要保护,只要对江山社稷不产生危害,就都可以。
且如今赵德昭只要顺水推舟,静候时机,皇图霸业、天下大道就皆可为。
待入了府,赵德昭闲庭于步,随即在摇椅之上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
今夜子时,在北方,郭荣大帐之内。
众位将士以及辅臣都在商量一件事情,那就是劝告当今陛下提防辽国,注意辽国的动静,而幽州城内驻扎着的是辽国的铁骑,这些年幽州城都在辽人之手,而现任辽主乃是一代昏君,国内政治一片乌烟瘴气,贵族上层之间争权夺势,在内耗着。
而郭荣正是因此看到了辽国国内的这般形势,才趁着之前辽国发兵南下联合汉国从侧面辅之的动作,打得两国落花流水,丢土弃甲。
郭荣自有郭荣的道理,将士们有将士们的担忧,他们的担忧当然不是凭空捏造的,虽然辽国国内形势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谁能保证不在幽州城下吃一败仗。
郭荣认为现如今大周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三州,打算再起雄心,准备以禁军主力去强攻辽国南线防御重镇幽州,将契丹人赶回大漠去。
文武大臣对此执反对意见,他们道:“陛下,万事需要谨慎啊,如今您已经离京四十二日有余了,现三州、十七县皆在我大周手中,您又何必急进,此番兵不血刃、马匹未折,汉辽皆败,四海之内,孰敢不服?”
郭荣意气风发道:“你们当朕沾沾自喜么?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南边的唐国暂时不会北上,蜀国不过是弹丸之地,汉国无忧,只有辽国才是朕此番征战之地,所以诸位稍安勿躁,何况我大周兵精粮足,此时不发,更待何时?”
几位被北伐的将领此刻皆在军帐之中,而郭荣的声音传遍帐内各个角落之中,此刻有臣子道:“陛下三思啊!幽州乃北边重镇,又在辽国手中,城墙高大、辽国军马强盛,陛下万万不要轻敌啊。辽国精锐恐怕早已坐镇幽州城中,等待我千里奔袭的疲军进入幽州城,辽国届时以逸待劳,我军恐将大败啊——请陛下三思后行。“
周围的将领也都义正言辞道:“请陛下三思后行。”
郭荣闻此言,不悦道:“诸位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今朕已经登极天下五载,而大周兵锋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逃。唐国立于江东五十载,乃江南之大国,尚且被朕横扫千军,诚惶诚恐,北向拜我。二十载前,石敬瑭割让汉地给北虏,北虏欺我汉人软弱,杀我百姓,抢我牛羊,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番朕定要破北虏,收复失地。”
他望着军帐之中各位大臣,他们的神色慌张,毕竟国家大事不是轻言之,可是如今大军已经收复了北地的三州十七县,而辽国国内政治腐败,汉国实力弱小,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他决定一意孤行、坚持用兵北上。
而帐外此刻已经刮起了风,风中夹杂着沙粒。
郭荣立马又言之:“辽国虽强,但朕不怕!朕今日必要挫其威风!诸卿随朕数年,难道不知道朕的脾气?若卿等惧怕辽人,自留于此,朕率一支兵马北上强攻幽州城。”
群臣皆知郭荣的脾气,一代天子郭荣手腕极其强悍,只要是他认准之事,谁都未曾能够改变他。
此刻郭荣一声令下,传檄三军将士,即可做好准备,打算于明日鸡叫十分,埋锅造饭,起兵北上,幽燕之地。
……
西锤之地
>
第三卷暗潜风云
第五十四章点检之谶、病重归京
(皓月在书评内建了一个龙套楼,大家可以往里面一看。)
显德六年(959年),四月二十三日之后,褫夺军情的将士快马加鞭,前线胜利的消息传回了开封。
四月二十七日,开封之中,留守京城的诸位大臣,收到了皇帝前方之捷报,都在庆祝大周国打了胜战。
这几年是捷报一个接着一个,大周国内一片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即使是汉辽南下那段日子也是艰难地挺了过来,如今形势不同了,大周又打了胜战,终于像个中原王朝了。
捷报传至东京开封,百姓也为之高兴。而那日赵德昭在宫中,也听闻了此事,如今已经四月二十七日了,再过两个月开封的形势就又不同了,到时候的局势恐怕任谁都是无法想象的。
是日傍晚,赵德昭辞了郭宗训,离了宫门,坐车回府了。
今日开封街头甚是热闹,都在庆祝。大周在郭威、郭荣两代帝王的治理之下,欣欣向荣,国力蒸蒸日上。东京开封城如今已经是一个大城了,而此■◆,刻的东京城已经比过去更加繁华了。
而谁能想象郭家两代帝王,皆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可是短短十年之内都崩卒,而五代十国、武将干政之风已经成为常态,最忌讳的就是主少臣疑,一朝天子一朝臣,帝王的后代难保能守护住家业,所以往往是手下的大将篡夺了天子的权力,而郭家的太祖皇帝当年也是走了这条道路,奈何只是子孙太小,威慑力不够,未能守护住这片家业。
之前赵德昭就问无庸子,无庸子已经给自己找出了答案,仁义道德,恪守的是大道,不是小道。
这些日子以来他都在思考无庸子的这番话,想了一个多月,想通了不少,如今他的心情好了不少,郭家的遗孤自然要保护,只要对江山社稷不产生危害,就都可以。
且如今赵德昭只要顺水推舟,静候时机,皇图霸业、天下大道就皆可为。
待入了府,赵德昭闲庭于步,随即在摇椅之上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
今夜子时,在北方,郭荣大帐之内。
众位将士以及辅臣都在商量一件事情,那就是劝告当今陛下提防辽国,注意辽国的动静,而幽州城内驻扎着的是辽国的铁骑,这些年幽州城都在辽人之手,而现任辽主乃是一代昏君,国内政治一片乌烟瘴气,贵族上层之间争权夺势,在内耗着。
而郭荣正是因此看到了辽国国内的这般形势,才趁着之前辽国发兵南下联合汉国从侧面辅之的动作,打得两国落花流水,丢土弃甲。
郭荣自有郭荣的道理,将士们有将士们的担忧,他们的担忧当然不是凭空捏造的,虽然辽国国内形势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可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谁能保证不在幽州城下吃一败仗。
郭荣认为现如今大周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三州,打算再起雄心,准备以禁军主力去强攻辽国南线防御重镇幽州,将契丹人赶回大漠去。
文武大臣对此执反对意见,他们道:“陛下,万事需要谨慎啊,如今您已经离京四十二日有余了,现三州、十七县皆在我大周手中,您又何必急进,此番兵不血刃、马匹未折,汉辽皆败,四海之内,孰敢不服?”
郭荣意气风发道:“你们当朕沾沾自喜么?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南边的唐国暂时不会北上,蜀国不过是弹丸之地,汉国无忧,只有辽国才是朕此番征战之地,所以诸位稍安勿躁,何况我大周兵精粮足,此时不发,更待何时?”
几位被北伐的将领此刻皆在军帐之中,而郭荣的声音传遍帐内各个角落之中,此刻有臣子道:“陛下三思啊!幽州乃北边重镇,又在辽国手中,城墙高大、辽国军马强盛,陛下万万不要轻敌啊。辽国精锐恐怕早已坐镇幽州城中,等待我千里奔袭的疲军进入幽州城,辽国届时以逸待劳,我军恐将大败啊——请陛下三思后行。“
周围的将领也都义正言辞道:“请陛下三思后行。”
郭荣闻此言,不悦道:“诸位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今朕已经登极天下五载,而大周兵锋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逃。唐国立于江东五十载,乃江南之大国,尚且被朕横扫千军,诚惶诚恐,北向拜我。二十载前,石敬瑭割让汉地给北虏,北虏欺我汉人软弱,杀我百姓,抢我牛羊,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番朕定要破北虏,收复失地。”
他望着军帐之中各位大臣,他们的神色慌张,毕竟国家大事不是轻言之,可是如今大军已经收复了北地的三州十七县,而辽国国内政治腐败,汉国实力弱小,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他决定一意孤行、坚持用兵北上。
而帐外此刻已经刮起了风,风中夹杂着沙粒。
郭荣立马又言之:“辽国虽强,但朕不怕!朕今日必要挫其威风!诸卿随朕数年,难道不知道朕的脾气?若卿等惧怕辽人,自留于此,朕率一支兵马北上强攻幽州城。”
群臣皆知郭荣的脾气,一代天子郭荣手腕极其强悍,只要是他认准之事,谁都未曾能够改变他。
此刻郭荣一声令下,传檄三军将士,即可做好准备,打算于明日鸡叫十分,埋锅造饭,起兵北上,幽燕之地。
……
西锤之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