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文娱救世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几天之后,顾诚终于抽出一整段不需要“杨过”出场的空档,连夜让司机飚车赶回钱塘,交代一下游戏方面的生意。
见到微微被晒黑了些的顾诚,潘洁颖第一反应就挺心疼的。好多准备要讨论的议题,都憋了回去,让他歇一夜再说。
第二天,顾诚和表姐一早到公司,把注册新网游公司过程中、需要他亲自签章的手续都签了。
因为他开发的语音聊天工具YY就快要上线了,所以新公司就直接叫YY娱乐,将来也可以尽可能借势。YY娱乐的招牌,顾诚也会很珍惜,绝对不会允许它像另一个时空的腾云娱乐那样被大锅炖的大杂烩糟蹋掉。
亲眼看着顾诚签完所有字,潘洁颖依然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忍不住叹息:
“人家运营一个品牌,唯恐年限不够久、品牌不够硬,好不容易名声做响了,两年市名牌五年省名牌,8年一过线就做全国驰名商标。也就你这种奇葩,居然说另起炉灶就另起炉灶了。”
潘洁颖前阵子还托了个商标和品牌代理事务所,在运作今年把市级名牌和著名商标过了、明年能不能提前做省著。顾诚一变卦,这些绸缪全泡汤了。
普通人可能觉得顾诚的公司已经赚了那么多钱了,这些品牌积淀的荣誉还不是随便给某些协会塞点儿钱就搞定了?事实上还真没那么容易。
尤其是到了国家级,做驰名商标,如果不走点儿司法的歪门邪道,光靠正常评审,年限是很重要的。
历史上“腾云”这个商标一直到了2008年才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而腾云方面可是年年想办法申请的。“阿狸巴巴”这个商标更是到了2014年才评为全国驰名,更是与阿狸的发展速度远远不相符。
有些东西,年份没到,再有钱也是拿不到的。
潘洁颖的MBA不是白念的,她知道里面的难度,所以才对顾诚的决定更加不解。
“你说的这个问题,到时候我自有别的办法解决,但咱也不能因噎废食。弄两家游戏公司的品牌,我是另有深意的。”
签完字的顾诚,把玩着手头的签字笔,酝酿着脑中的说辞。
有些东西,他作为一个穿越客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没法直来直去解释给身边的人听。酝酿了很久,他才尝试着说服:
“姐,我觉得你的思维,应该跟上时代,互联网时代,是个人一辈子有可能要创业好多次的时代——我不是说那些创业失败了的人,才要去再次创业。哪怕是创业成功了的人,也可以卖掉自己的生意,然后再次创业。
这种情况,在传统工业时代是很难想像的。一家搞加工搞电子的公司,哪怕是家族式管理的企业,也能传几代人。但互联网就不行,这里的技术进步太快了,到处都潜伏着泡沫,哪怕在没有泡沫的点,某些东西眼下看起来估值实打实非常高,或许下一代技术出现之后它就变得一钱不值。
在硅谷,就已经有那么一群人,以5~7年为一个周期,走上了第二轮创业的大潮——那伙人普遍是94年互联网诞生之后最初的弄潮儿,然后在2000年313股灾大跌之前明哲保身功成身退了。这两年看看形势,找处在谷底期的产业,吸收些优势资源,然后重新进场创业二轮。现在我们或许觉得奇怪,但是以后就不会奇怪了,因为互联网创业的周期律会一遍遍上演。”
唯一的区别,只是这些人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一穷二白,只能拿一个技术方案和一个团队去找风投投钱、然后最终退场时有可能八成以上的利益都被各轮投资者分润了,创始人团队只分享了一两成金钱。
但是,到他们第二轮进场之后,因为手头有点小钱,又有慢慢考察和试错的资本,他们就可以绕过一开始出让利益最多的天使轮乃至A轮融资,直接撑到B轮再让风投进场——其实在华夏国内,雷俊和周红衣,甚至另一个时空的章龙,都是这类人的代表。
然后5到7年之后再这么来一波。
这样的例子,几十年后稍微了解一点儿硅谷的人都会觉得很正常。能够在一项技术和一个平台贬值之前把自己的生意出手掉,是很幸福的事情。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亲眼目睹了这种创业周期律上演了好多轮了。
但是,在2002年,这种见解是很少见的。因为全球范围内,哪怕在硅谷,这种事情都还是第一轮上演,而且并不普遍,只有极个别的远见卓识者... -->>
几天之后,顾诚终于抽出一整段不需要“杨过”出场的空档,连夜让司机飚车赶回钱塘,交代一下游戏方面的生意。
见到微微被晒黑了些的顾诚,潘洁颖第一反应就挺心疼的。好多准备要讨论的议题,都憋了回去,让他歇一夜再说。
第二天,顾诚和表姐一早到公司,把注册新网游公司过程中、需要他亲自签章的手续都签了。
因为他开发的语音聊天工具YY就快要上线了,所以新公司就直接叫YY娱乐,将来也可以尽可能借势。YY娱乐的招牌,顾诚也会很珍惜,绝对不会允许它像另一个时空的腾云娱乐那样被大锅炖的大杂烩糟蹋掉。
亲眼看着顾诚签完所有字,潘洁颖依然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忍不住叹息:
“人家运营一个品牌,唯恐年限不够久、品牌不够硬,好不容易名声做响了,两年市名牌五年省名牌,8年一过线就做全国驰名商标。也就你这种奇葩,居然说另起炉灶就另起炉灶了。”
潘洁颖前阵子还托了个商标和品牌代理事务所,在运作今年把市级名牌和著名商标过了、明年能不能提前做省著。顾诚一变卦,这些绸缪全泡汤了。
普通人可能觉得顾诚的公司已经赚了那么多钱了,这些品牌积淀的荣誉还不是随便给某些协会塞点儿钱就搞定了?事实上还真没那么容易。
尤其是到了国家级,做驰名商标,如果不走点儿司法的歪门邪道,光靠正常评审,年限是很重要的。
历史上“腾云”这个商标一直到了2008年才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而腾云方面可是年年想办法申请的。“阿狸巴巴”这个商标更是到了2014年才评为全国驰名,更是与阿狸的发展速度远远不相符。
有些东西,年份没到,再有钱也是拿不到的。
潘洁颖的MBA不是白念的,她知道里面的难度,所以才对顾诚的决定更加不解。
“你说的这个问题,到时候我自有别的办法解决,但咱也不能因噎废食。弄两家游戏公司的品牌,我是另有深意的。”
签完字的顾诚,把玩着手头的签字笔,酝酿着脑中的说辞。
有些东西,他作为一个穿越客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没法直来直去解释给身边的人听。酝酿了很久,他才尝试着说服:
“姐,我觉得你的思维,应该跟上时代,互联网时代,是个人一辈子有可能要创业好多次的时代——我不是说那些创业失败了的人,才要去再次创业。哪怕是创业成功了的人,也可以卖掉自己的生意,然后再次创业。
这种情况,在传统工业时代是很难想像的。一家搞加工搞电子的公司,哪怕是家族式管理的企业,也能传几代人。但互联网就不行,这里的技术进步太快了,到处都潜伏着泡沫,哪怕在没有泡沫的点,某些东西眼下看起来估值实打实非常高,或许下一代技术出现之后它就变得一钱不值。
在硅谷,就已经有那么一群人,以5~7年为一个周期,走上了第二轮创业的大潮——那伙人普遍是94年互联网诞生之后最初的弄潮儿,然后在2000年313股灾大跌之前明哲保身功成身退了。这两年看看形势,找处在谷底期的产业,吸收些优势资源,然后重新进场创业二轮。现在我们或许觉得奇怪,但是以后就不会奇怪了,因为互联网创业的周期律会一遍遍上演。”
唯一的区别,只是这些人第一次创业的时候,一穷二白,只能拿一个技术方案和一个团队去找风投投钱、然后最终退场时有可能八成以上的利益都被各轮投资者分润了,创始人团队只分享了一两成金钱。
但是,到他们第二轮进场之后,因为手头有点小钱,又有慢慢考察和试错的资本,他们就可以绕过一开始出让利益最多的天使轮乃至A轮融资,直接撑到B轮再让风投进场——其实在华夏国内,雷俊和周红衣,甚至另一个时空的章龙,都是这类人的代表。
然后5到7年之后再这么来一波。
这样的例子,几十年后稍微了解一点儿硅谷的人都会觉得很正常。能够在一项技术和一个平台贬值之前把自己的生意出手掉,是很幸福的事情。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亲眼目睹了这种创业周期律上演了好多轮了。
但是,在2002年,这种见解是很少见的。因为全球范围内,哪怕在硅谷,这种事情都还是第一轮上演,而且并不普遍,只有极个别的远见卓识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