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杜十娘》 (2/2)
笔趣阁 www.bqg34.org,颠覆剧情[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见郑贵妃势大,福王有望帝位,不免存了屈就之心。
福王是个精明人,看出丽嫔转变,这也是今晚他赶来纠缠的缘故之一。
其二,这长春宫只丽嫔一个主位。原本还有小贵人、选侍才人住偏殿后殿,因着福王别有心思,趁着先前年底加封后宫,暗示了内务府管事,将那些人都挪出去。管事太监以为是郑贵妃的意思,即便不是,福王的面子也要给,至于福王用意,这太监可没想到那大逆不道的事儿,只以为郑贵妃要用这丽嫔,有心关照呢。
如此来,朱常溆暗中派人在一旁撺掇暗示了几句,天时地利人和,朱常洵太上道,一下子就钻进套子,完全暗着意料之中的计划走。朱常溆又瞥了眼依旧昏迷的福王——眼睛动了,但没睁开,还不算蠢,知道这时候醒来绝对没好下场,只能装晕。
李太后体谅皇帝心情,便让皇后太子等人都散了。
王皇后一贯对郑贵妃敬而远之,何况是这等要命的阴私丑闻,早恨自己腿脚快,早知道就不来了。太子虽善良仁厚,可不傻,与王皇后所想一样。其他人也早巴不得赶紧离开,得了太后的话,犹如得了大赦,很快就走的一干二净。
太后对着郑贵妃自然没好脸色:“郑氏,还不赶紧将福王送回宫去!”
郑贵妃不敢辩一字,甚至不敢看皇帝,连忙命人抬着福王去自己宫中。她得看看福王的伤势如何,也得仔细问问今晚到底是怎么回事!满心烦乱忧虑的郑贵妃犯了个糊涂,此时最要紧的不是福王如何,而是应当向皇帝请罪,可惜她错过了机会。
皇帝这会儿也没心思搭理一贯宠爱的妃子,阴沉着脸,颇有些失魂落魄又羞愧难当,只觉得心里窝着一团火,不知如何发作才好。
知儿莫若母。
李太后唯恐他窝出病来,便借故让皇帝送她回宫,顺势将人留下,屏退宫人,也没就今晚之事发表意见,只说了一句:“皇儿,福王十六了,邠王十七,都不小了,按理该去就藩了。”
皇帝面皮微动,嘴上不言语,心里却是因着恼恨,觉得太后此言甚是。
太后叹了口气,拍拍他的手道:“福王十六了,今晚犯糊涂,还不是被你和郑氏给宠坏了。你呀,别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你若病倒了,母后只你一个儿子,岂不是要剜了心。你气不顺儿,等过完年,想如何出,一句话的事儿。”
这也是太后在暗示提点,皇帝可不止一个儿子,没了福王还有别人。按理福王是太后孙儿,太后只有恨铁不成钢,却没有不疼的道理,不过是不喜郑氏,希望皇帝能不受挑拨,对太子好些。
若非知道皇帝一时不可能完全放下郑贵妃,太后定不会轻饶了她。总归这回的事儿先记上,逆了人伦,令皇帝丢尽颜面,哪怕曾经再宠爱,这母子俩也难再得好。
却说郑贵妃那边,请了太医过来给福王治伤,孰料太医说出的话令郑贵妃崩溃。太医竟说福王腿伤太过严重,里面骨头砸碎了,即便长好,只怕也落得残疾。
残疾?坡子?!
一国之君怎么能是坡子?!
这岂非要绝了争位之心!
郑贵妃不甘心,朱常洵更是绝望。郑贵妃严令太医不准声张此事,并且务必全心为福王医治,用最好的药,什么有效用什么法儿。太医见郑贵妃面目狰狞,又畏惧郑贵妃恩宠,自是听从。
因除夕这夜的变故,喜庆的年味儿发生了变化。
天色大亮,郑贵妃终于从儿子口中得知了其与丽嫔之事,福王对母亲倒是没撒谎,但也避重就轻,只说今晚是喝醉酒,一时糊涂。郑贵妃先是气怒的将其大骂一通,当看到窗外亮光,忽然醒悟过来——她竟忽略了皇帝!
郑贵妃赶紧唤宫女进来服侍更衣梳洗,却又顿住,取来镜子一看,此时的她因一夜未眠,担忧焦虑,肤色微暗,神色憔悴。若在以往,她必定要收拾整齐鲜亮才能去面圣,可现在……这模样儿倒是正好。
郑贵妃眼色一冷,快速思虑对策,而后与福王仔细交代,并说:“可记得了?”
朱常洵略有为难:“母妃,我这腿……这不是强人所难么?万一我真有个好歹……”
“有孙嬷嬷在,怕什么!”郑贵妃并非不心疼儿子,而是眼下局面,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朱常洵见她言语坚决,只能顺从。
郑贵妃不但耽搁,起身拔掉头上钗环,披散着头发,身上罩着件连帽儿斗篷,赶往皇帝寝宫。若非昨夜之事不能声张,怕动作太大引来议论,使得皇帝越发恼恨,她绝对会一路磕头请罪过去,如此才越发显得心诚。这一心诚,皇帝忆起旧情就越心疼,进而便可大事化小,过个一两年事情淡了,过去就过去了。
昨夜皇帝辗转反侧,好不容易天擦亮时才睡着,大太监杨进亲眼守在宫门口,不准任何人、任何声响惊动了皇帝。哪知在杨进眼神迷瞪时,忽见郑贵妃过来,一个激灵,马上严正以待。
若在以往,杨进自然是巴结着郑贵妃,可经了昨夜的事儿,哪怕不得罪,却也不会多亲热,特别是皇帝的气儿还没消呢。
“敢问杨公公,皇上可在里面?”郑贵妃这是明知故问,言外之意却是打探皇帝的情况呢。郑贵妃说着话,一旁的大宫女便识眼色的地上一个荷包,里头可装了足足二百两银票。
若是以往杨进就收下了,顺势卖个好儿,今天可不敢。
“贵妃娘娘,皇上刚歇下。”杨进推了荷包,言语再客气,话里的言外之意却十分明显。不愿意让郑贵妃惊扰,更别提去禀报了。
郑贵妃自从进宫承宠,还没受过这等阻拦,不免恼恨,思及眼下处境,又发作不得。想到此行目的,郑贵妃不再多言,脱下斗篷往殿门前一跪。
杨进傻眼:郑贵妃是来请罪的啊!
杨进为难了,摸不准皇帝对郑贵妃究竟何样态度,到底该不该去通知一声?
郑贵妃养尊处优惯了,跪了没一会儿就觉得膝盖酸疼,身子摇摇晃晃,兼之如今天寒,地上铺着石板,她为请罪时瞧着“心诚”,穿的单薄,底下的寒气一个劲儿往骨头里钻。好不容易熬了小半时辰,已是面色惨白,唇色发青,止不住的微微发抖。
“娘娘!贵妃娘娘!不好了!不好了!”终于救赎的声音传来,孙嬷嬷气喘吁吁慌慌张张的跑来,甚至不顾是在皇帝寝宫,见侍卫们来拿,噗通往地上一跪,挣扎着朝郑贵妃所在的方向大喊:“福王殿下自缢了!娘娘!”
“什么?我的儿……”郑贵妃本是演戏,可猛地一站起来,头重脚轻,眼中重影,咕咚一下就栽倒了。
这么大的声音惊醒了殿中的皇帝。
皇帝起先还恼怒,一听福王自缢,惊的披衣出来:“快!快传太医!”
到底是宠爱了十几年的儿子,皇帝一时忘记了昨夜屈辱羞愤。
眼看着郑贵妃母子想翻盘,暗中盯着一切的朱常溆岂能放任?此时宫外已传出除夕夜福王将皇帝气晕的话,对于为何气晕等内情,并无具体说法,但百姓会脑补,各样“内情”层出不穷,甚至有那么一两个与事实相差不远。经有心把此事传入宫中太后耳内,太后便知事情不能再拖。
太后令人将此事详细告知皇帝。
皇帝看着躺在床上的福王,因施救及时,福王并无大碍。至于伤了腿行走不便的福王是如何爬上凳子自缢……皇帝也懒得追究了。皇帝知晓宫外的流言,深恐昨夜内情被翻出来,否则身为皇帝可就丢尽脸面,更有大臣们得了消息,福王也将难保。于是,皇帝打定了主意。即便再疼爱福王,昨夜之事也伤了皇帝的心,再者,福王有腿疾,已争不得皇位,不如去藩国。
当初为福王选的封地洛阳是诸皇子中最好的,去了封地也委屈不了。
皇帝对福王舍不得杀,见了又厌恶,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
郑贵妃陪伴皇帝十几年,若是看皇帝神色便知要遭,偏生她先前去请罪受了寒,身子娇弱受不住,这会儿已是病倒了。此后郑贵妃静居养病,福王挪回了寝宫,皇帝常有赏赐,虽未再见母子两个,也只以为一时气愤难消,怎知皇帝是弥补之举。曾经底下私话,皇帝许诺郑贵妃,以后会立其子为太子,但如今要食言了。
郑贵妃若不知此节,自以为有把握,等过些日子事情淡了,皇帝终究会到她这儿来,那时再施展手段,福王之事也不用再愁。
然而郑贵妃这病越养越重,总是难好。
福王那边为了治腿,可是吃足了苦头,连太子在端木宫里都能听见福王每日里的哀嚎。朱常洛自然不喜欢福王这个弟弟,对郑贵妃又恨又惧,如今瞧着这母子俩的境况,心里说不出是解气还是感慨。
关于那把火的内情,朱常溆并未与任何人说,包括太子。因此,他在郑贵妃病情上所做的手脚,就更不足为人知。
又见郑贵妃势大,福王有望帝位,不免存了屈就之心。
福王是个精明人,看出丽嫔转变,这也是今晚他赶来纠缠的缘故之一。
其二,这长春宫只丽嫔一个主位。原本还有小贵人、选侍才人住偏殿后殿,因着福王别有心思,趁着先前年底加封后宫,暗示了内务府管事,将那些人都挪出去。管事太监以为是郑贵妃的意思,即便不是,福王的面子也要给,至于福王用意,这太监可没想到那大逆不道的事儿,只以为郑贵妃要用这丽嫔,有心关照呢。
如此来,朱常溆暗中派人在一旁撺掇暗示了几句,天时地利人和,朱常洵太上道,一下子就钻进套子,完全暗着意料之中的计划走。朱常溆又瞥了眼依旧昏迷的福王——眼睛动了,但没睁开,还不算蠢,知道这时候醒来绝对没好下场,只能装晕。
李太后体谅皇帝心情,便让皇后太子等人都散了。
王皇后一贯对郑贵妃敬而远之,何况是这等要命的阴私丑闻,早恨自己腿脚快,早知道就不来了。太子虽善良仁厚,可不傻,与王皇后所想一样。其他人也早巴不得赶紧离开,得了太后的话,犹如得了大赦,很快就走的一干二净。
太后对着郑贵妃自然没好脸色:“郑氏,还不赶紧将福王送回宫去!”
郑贵妃不敢辩一字,甚至不敢看皇帝,连忙命人抬着福王去自己宫中。她得看看福王的伤势如何,也得仔细问问今晚到底是怎么回事!满心烦乱忧虑的郑贵妃犯了个糊涂,此时最要紧的不是福王如何,而是应当向皇帝请罪,可惜她错过了机会。
皇帝这会儿也没心思搭理一贯宠爱的妃子,阴沉着脸,颇有些失魂落魄又羞愧难当,只觉得心里窝着一团火,不知如何发作才好。
知儿莫若母。
李太后唯恐他窝出病来,便借故让皇帝送她回宫,顺势将人留下,屏退宫人,也没就今晚之事发表意见,只说了一句:“皇儿,福王十六了,邠王十七,都不小了,按理该去就藩了。”
皇帝面皮微动,嘴上不言语,心里却是因着恼恨,觉得太后此言甚是。
太后叹了口气,拍拍他的手道:“福王十六了,今晚犯糊涂,还不是被你和郑氏给宠坏了。你呀,别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你若病倒了,母后只你一个儿子,岂不是要剜了心。你气不顺儿,等过完年,想如何出,一句话的事儿。”
这也是太后在暗示提点,皇帝可不止一个儿子,没了福王还有别人。按理福王是太后孙儿,太后只有恨铁不成钢,却没有不疼的道理,不过是不喜郑氏,希望皇帝能不受挑拨,对太子好些。
若非知道皇帝一时不可能完全放下郑贵妃,太后定不会轻饶了她。总归这回的事儿先记上,逆了人伦,令皇帝丢尽颜面,哪怕曾经再宠爱,这母子俩也难再得好。
却说郑贵妃那边,请了太医过来给福王治伤,孰料太医说出的话令郑贵妃崩溃。太医竟说福王腿伤太过严重,里面骨头砸碎了,即便长好,只怕也落得残疾。
残疾?坡子?!
一国之君怎么能是坡子?!
这岂非要绝了争位之心!
郑贵妃不甘心,朱常洵更是绝望。郑贵妃严令太医不准声张此事,并且务必全心为福王医治,用最好的药,什么有效用什么法儿。太医见郑贵妃面目狰狞,又畏惧郑贵妃恩宠,自是听从。
因除夕这夜的变故,喜庆的年味儿发生了变化。
天色大亮,郑贵妃终于从儿子口中得知了其与丽嫔之事,福王对母亲倒是没撒谎,但也避重就轻,只说今晚是喝醉酒,一时糊涂。郑贵妃先是气怒的将其大骂一通,当看到窗外亮光,忽然醒悟过来——她竟忽略了皇帝!
郑贵妃赶紧唤宫女进来服侍更衣梳洗,却又顿住,取来镜子一看,此时的她因一夜未眠,担忧焦虑,肤色微暗,神色憔悴。若在以往,她必定要收拾整齐鲜亮才能去面圣,可现在……这模样儿倒是正好。
郑贵妃眼色一冷,快速思虑对策,而后与福王仔细交代,并说:“可记得了?”
朱常洵略有为难:“母妃,我这腿……这不是强人所难么?万一我真有个好歹……”
“有孙嬷嬷在,怕什么!”郑贵妃并非不心疼儿子,而是眼下局面,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朱常洵见她言语坚决,只能顺从。
郑贵妃不但耽搁,起身拔掉头上钗环,披散着头发,身上罩着件连帽儿斗篷,赶往皇帝寝宫。若非昨夜之事不能声张,怕动作太大引来议论,使得皇帝越发恼恨,她绝对会一路磕头请罪过去,如此才越发显得心诚。这一心诚,皇帝忆起旧情就越心疼,进而便可大事化小,过个一两年事情淡了,过去就过去了。
昨夜皇帝辗转反侧,好不容易天擦亮时才睡着,大太监杨进亲眼守在宫门口,不准任何人、任何声响惊动了皇帝。哪知在杨进眼神迷瞪时,忽见郑贵妃过来,一个激灵,马上严正以待。
若在以往,杨进自然是巴结着郑贵妃,可经了昨夜的事儿,哪怕不得罪,却也不会多亲热,特别是皇帝的气儿还没消呢。
“敢问杨公公,皇上可在里面?”郑贵妃这是明知故问,言外之意却是打探皇帝的情况呢。郑贵妃说着话,一旁的大宫女便识眼色的地上一个荷包,里头可装了足足二百两银票。
若是以往杨进就收下了,顺势卖个好儿,今天可不敢。
“贵妃娘娘,皇上刚歇下。”杨进推了荷包,言语再客气,话里的言外之意却十分明显。不愿意让郑贵妃惊扰,更别提去禀报了。
郑贵妃自从进宫承宠,还没受过这等阻拦,不免恼恨,思及眼下处境,又发作不得。想到此行目的,郑贵妃不再多言,脱下斗篷往殿门前一跪。
杨进傻眼:郑贵妃是来请罪的啊!
杨进为难了,摸不准皇帝对郑贵妃究竟何样态度,到底该不该去通知一声?
郑贵妃养尊处优惯了,跪了没一会儿就觉得膝盖酸疼,身子摇摇晃晃,兼之如今天寒,地上铺着石板,她为请罪时瞧着“心诚”,穿的单薄,底下的寒气一个劲儿往骨头里钻。好不容易熬了小半时辰,已是面色惨白,唇色发青,止不住的微微发抖。
“娘娘!贵妃娘娘!不好了!不好了!”终于救赎的声音传来,孙嬷嬷气喘吁吁慌慌张张的跑来,甚至不顾是在皇帝寝宫,见侍卫们来拿,噗通往地上一跪,挣扎着朝郑贵妃所在的方向大喊:“福王殿下自缢了!娘娘!”
“什么?我的儿……”郑贵妃本是演戏,可猛地一站起来,头重脚轻,眼中重影,咕咚一下就栽倒了。
这么大的声音惊醒了殿中的皇帝。
皇帝起先还恼怒,一听福王自缢,惊的披衣出来:“快!快传太医!”
到底是宠爱了十几年的儿子,皇帝一时忘记了昨夜屈辱羞愤。
眼看着郑贵妃母子想翻盘,暗中盯着一切的朱常溆岂能放任?此时宫外已传出除夕夜福王将皇帝气晕的话,对于为何气晕等内情,并无具体说法,但百姓会脑补,各样“内情”层出不穷,甚至有那么一两个与事实相差不远。经有心把此事传入宫中太后耳内,太后便知事情不能再拖。
太后令人将此事详细告知皇帝。
皇帝看着躺在床上的福王,因施救及时,福王并无大碍。至于伤了腿行走不便的福王是如何爬上凳子自缢……皇帝也懒得追究了。皇帝知晓宫外的流言,深恐昨夜内情被翻出来,否则身为皇帝可就丢尽脸面,更有大臣们得了消息,福王也将难保。于是,皇帝打定了主意。即便再疼爱福王,昨夜之事也伤了皇帝的心,再者,福王有腿疾,已争不得皇位,不如去藩国。
当初为福王选的封地洛阳是诸皇子中最好的,去了封地也委屈不了。
皇帝对福王舍不得杀,见了又厌恶,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
郑贵妃陪伴皇帝十几年,若是看皇帝神色便知要遭,偏生她先前去请罪受了寒,身子娇弱受不住,这会儿已是病倒了。此后郑贵妃静居养病,福王挪回了寝宫,皇帝常有赏赐,虽未再见母子两个,也只以为一时气愤难消,怎知皇帝是弥补之举。曾经底下私话,皇帝许诺郑贵妃,以后会立其子为太子,但如今要食言了。
郑贵妃若不知此节,自以为有把握,等过些日子事情淡了,皇帝终究会到她这儿来,那时再施展手段,福王之事也不用再愁。
然而郑贵妃这病越养越重,总是难好。
福王那边为了治腿,可是吃足了苦头,连太子在端木宫里都能听见福王每日里的哀嚎。朱常洛自然不喜欢福王这个弟弟,对郑贵妃又恨又惧,如今瞧着这母子俩的境况,心里说不出是解气还是感慨。
关于那把火的内情,朱常溆并未与任何人说,包括太子。因此,他在郑贵妃病情上所做的手脚,就更不足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