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带着成都回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汉桓帝在接受了胡广的效忠后,终于在朝中也算是有了一个值得信赖,并且极具分量的亲信,这让汉桓帝在官场上也有了一定话语权,而不至于说什么都没有人理了。
至于杨震推荐的第二个人,那便是马融了。
因为马融持才傲物,又欺软怕硬,被梁冀教训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投靠了梁冀,对着梁冀各种拍马屁,而且还专门写文章来对梁冀歌功颂德,让汉桓帝对马融的看法十分不好。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很早便出仕为官,历任了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来因为得罪了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并且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后因病离职,延熹九年(也就是公元166年),马融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而在唐代时配享孔子祭祀,宋代时被追封为扶风伯。
马融一生注书甚多,注有《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可惜皆已散佚,清人编的《玉函山房丛书》、《汉学堂丛书》都有辑录。另有赋颂等作品,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而且马融尤长于古文经学。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他不拘于儒者的礼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汉灵帝时期的很多大臣,比如卢植、郑玄等都是其门徒。
马融因为是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其从祖为东汉名将马援,所以从小得到了极好的教育,因此马融的言语和姿态优美,而且有才华,善于言辞。
在此之前,京兆人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门徒,不应州郡征聘,名闻关西地区。所以马融就跟从他游学,博通经书,因为挚恂很欣赏马融的才华,于是替你把女儿嫁给了马融。
到了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闻马融的名声,于是召他任舍人,但马融并不喜欢此职(嫌弃官职太小了),所以就没有应命,之后马融客居在凉州的武都、汉阳二郡之间,又碰到了当时羌人突起造反,扰乱边境,于是当地的米价飞涨,自函谷关以西,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马融自然也是遭受到了饥困,所以就后悔了起来,对他的朋友说:“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割其喉,这种以名害生的事,愚夫也不干。’这是为什么呢?生命是最可贵的。现在为了怕乡曲之士耻笑,使无价的身体受到摧残,这不符合老庄的道理。”
于是乎,给自己找好了理由的马融,决定应邓骘的征召出仕。
到了永初四年,马融便被拜为校书郎,到东观典校秘藏书籍。当时是邓太后掌权,邓骘兄弟辅政。一般浅见的儒生学士,都认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于是停止了练武的制度,不讲战阵之法,因此猾贼蜂起,乘国家无备。
所以马融对此大为不满,认为文武之道,是圣贤所重视的,金、木、水、火、土,人们把它们并用,任何一个都不可废,怎能不讲武功。
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马融完成了《广成颂》来讽谏朝廷,结果《广成颂》送上皇宫之后,得罪了当权的邓氏,所以马融只得呆在东观,十年之内都不得升迁,所以马融后来因为自己侄子的去世,于是请罪归家,结果邓太后听说后勃然大怒,认为马融不遵从朝廷的命令,想在州郡做官,于是便直接下令禁止马融为官。
然后等到了建光元年,邓太后去世之后,汉安帝亲政,于是便召还马融回到了宫中讲部,之后又让马融出任河间王厩长史,而且当时的汉安帝东巡岱宗(泰山),所以马融趁机献上了《东巡颂》,所以汉安帝对他的文才感到惊奇,于是召拜马融为郎中。
到了延光元年的时候,北乡侯刘懿即位,马融因此称病辞官,在郡里任功曹。
之后到了阳嘉二年,朝廷下诏命群臣推举敦朴之人,城门校尉岑起举荐马融,马融赶赴征召,经考核出任议郎。,之后又被大将军梁商任命为自己的从事中郎,后升任武都太守,结果遇到了当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率军征讨,但却拖延不进,而马融知道马贤必败,于是上疏请求允许自己率关东兵五千进攻,但朝廷没有听从,之后马融又上疏认为羌人和北方少数民族,可能会来侵扰,应做好准备,不久,陇西郡的羌人造反,乌桓侵掠上郡,都如马融所说的。
马融后来经历了三次迁升,至汉桓帝在位时,马融任南郡太守,之前,持才傲物的马融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大将军梁冀,所以梁冀就暗示有关部门诬告马融在郡里贪污,马融于是被免职剃发,流放至朔方郡,结果在流放途中,马融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并参与续写了《汉记》(史称《东观汉记》),后来因病离职。
当初,马融被邓氏惩办,便不敢再触犯权贵,后来又为梁冀起草陷害太尉李固的奏折,被当时的吴祐斥责说:“李公的罪,成于您的手下。李公如果遭到诛杀,您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说的马融无言以对。
不过之后马融又为梁冀作大将军《西第颂》,因此颇为正直之士所耻笑。
因此,马融当时虽为大汉大儒,但是因为其德行原因而受到了文士势力的排斥,不过其名望之高,还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汉桓帝依旧是接受了杨震的推荐,招揽到了马融。
而这时的马融也知道了自己尴尬... -->>
汉桓帝在接受了胡广的效忠后,终于在朝中也算是有了一个值得信赖,并且极具分量的亲信,这让汉桓帝在官场上也有了一定话语权,而不至于说什么都没有人理了。
至于杨震推荐的第二个人,那便是马融了。
因为马融持才傲物,又欺软怕硬,被梁冀教训了几次之后,就开始投靠了梁冀,对着梁冀各种拍马屁,而且还专门写文章来对梁冀歌功颂德,让汉桓帝对马融的看法十分不好。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很早便出仕为官,历任了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来因为得罪了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并且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后因病离职,延熹九年(也就是公元166年),马融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而在唐代时配享孔子祭祀,宋代时被追封为扶风伯。
马融一生注书甚多,注有《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可惜皆已散佚,清人编的《玉函山房丛书》、《汉学堂丛书》都有辑录。另有赋颂等作品,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而且马融尤长于古文经学。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他不拘于儒者的礼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汉灵帝时期的很多大臣,比如卢植、郑玄等都是其门徒。
马融因为是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其从祖为东汉名将马援,所以从小得到了极好的教育,因此马融的言语和姿态优美,而且有才华,善于言辞。
在此之前,京兆人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门徒,不应州郡征聘,名闻关西地区。所以马融就跟从他游学,博通经书,因为挚恂很欣赏马融的才华,于是替你把女儿嫁给了马融。
到了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闻马融的名声,于是召他任舍人,但马融并不喜欢此职(嫌弃官职太小了),所以就没有应命,之后马融客居在凉州的武都、汉阳二郡之间,又碰到了当时羌人突起造反,扰乱边境,于是当地的米价飞涨,自函谷关以西,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马融自然也是遭受到了饥困,所以就后悔了起来,对他的朋友说:“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割其喉,这种以名害生的事,愚夫也不干。’这是为什么呢?生命是最可贵的。现在为了怕乡曲之士耻笑,使无价的身体受到摧残,这不符合老庄的道理。”
于是乎,给自己找好了理由的马融,决定应邓骘的征召出仕。
到了永初四年,马融便被拜为校书郎,到东观典校秘藏书籍。当时是邓太后掌权,邓骘兄弟辅政。一般浅见的儒生学士,都认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于是停止了练武的制度,不讲战阵之法,因此猾贼蜂起,乘国家无备。
所以马融对此大为不满,认为文武之道,是圣贤所重视的,金、木、水、火、土,人们把它们并用,任何一个都不可废,怎能不讲武功。
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马融完成了《广成颂》来讽谏朝廷,结果《广成颂》送上皇宫之后,得罪了当权的邓氏,所以马融只得呆在东观,十年之内都不得升迁,所以马融后来因为自己侄子的去世,于是请罪归家,结果邓太后听说后勃然大怒,认为马融不遵从朝廷的命令,想在州郡做官,于是便直接下令禁止马融为官。
然后等到了建光元年,邓太后去世之后,汉安帝亲政,于是便召还马融回到了宫中讲部,之后又让马融出任河间王厩长史,而且当时的汉安帝东巡岱宗(泰山),所以马融趁机献上了《东巡颂》,所以汉安帝对他的文才感到惊奇,于是召拜马融为郎中。
到了延光元年的时候,北乡侯刘懿即位,马融因此称病辞官,在郡里任功曹。
之后到了阳嘉二年,朝廷下诏命群臣推举敦朴之人,城门校尉岑起举荐马融,马融赶赴征召,经考核出任议郎。,之后又被大将军梁商任命为自己的从事中郎,后升任武都太守,结果遇到了当时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率军征讨,但却拖延不进,而马融知道马贤必败,于是上疏请求允许自己率关东兵五千进攻,但朝廷没有听从,之后马融又上疏认为羌人和北方少数民族,可能会来侵扰,应做好准备,不久,陇西郡的羌人造反,乌桓侵掠上郡,都如马融所说的。
马融后来经历了三次迁升,至汉桓帝在位时,马融任南郡太守,之前,持才傲物的马融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大将军梁冀,所以梁冀就暗示有关部门诬告马融在郡里贪污,马融于是被免职剃发,流放至朔方郡,结果在流放途中,马融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并参与续写了《汉记》(史称《东观汉记》),后来因病离职。
当初,马融被邓氏惩办,便不敢再触犯权贵,后来又为梁冀起草陷害太尉李固的奏折,被当时的吴祐斥责说:“李公的罪,成于您的手下。李公如果遭到诛杀,您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说的马融无言以对。
不过之后马融又为梁冀作大将军《西第颂》,因此颇为正直之士所耻笑。
因此,马融当时虽为大汉大儒,但是因为其德行原因而受到了文士势力的排斥,不过其名望之高,还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汉桓帝依旧是接受了杨震的推荐,招揽到了马融。
而这时的马融也知道了自己尴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