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贞观文宗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幽燕一地请战。并州李世勣,代表并州下辖的折冲府请战。天下也不过六处大都督府,直面突厥的两处居然同时请战,这让很多朝臣有些无法反驳。
这几天武将们一直拿文官向少上战场说事,而文臣们翻来覆去只能说什么仁义道德。被那些武将们依照程知节的话,喷了个灰头土脸。现今又有地方府兵求战,一时间好些反对出兵的文官们居然不知道怎么反驳为好了。
这天在中书省,马周拿着一封奏疏,走到房玄龄面前拜道:“房中书,你看这份奏疏。”
原来马周从新丰镇得到了罗彦的荐书,便来到长安,直接找到了长孙无忌的门上。得知是罗彦写的荐书,长孙无忌很是大方就派人将马周接进了吏部。待看过罗彦的荐书以后,确认是罗彦字迹无疑,长孙无忌是一脸的惊奇。
罗彦是什么人,他心里很清楚。这货那种懒散,在长安估计找不到另一个来。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根本就不会主动去做。也不知道这马周有什么本事,值得罗彦将他推荐到李世民面前。
因此长孙无忌饶有兴致地跟着马周闲谈了很久。这一谈之下,还真是有点佩服罗彦,没想到这马周还真是有才。佩服之余,长孙无忌问起罗彦和马周相识的过程。当得知其实两人不过就是在新丰镇喝了一顿劣酒的交情,长孙无忌瞬间有些想哭。
这也太欺负人了吧,这等人才能喝顿酒就发现一个,罗彦到底是走了什么****运。
一脸郁闷的长孙无忌将罗彦的荐书送到了李世民面前。当李世民和马周整整聊了一个下午,第二天马周就被李世民安排到了中书省当个小官。不过,头一日的起居舍人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帝闻马与罗相识之因,一时失仪,将口中茶水悉数喷出。”
中书令正是此时坐着不停翻阅奏疏的房玄龄。马周凭借自己的才华,仅仅是一个月便在中书省站稳了脚跟,更是获得了房玄龄的赞赏,因此有了将某些奏疏亲自递到房玄龄面前的资格。此时见房玄龄头也不抬,问马周道:“谁的奏疏,写的什么事情?”
唯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将自己的奏疏直接送到李世民面前,而其他人只能送到中书省,重要一点的,中书省给出意见送给李世民查阅;不重要的,直接写意见然后下发交由尚书省执行。
因此房玄龄能够抽出精力来问马周,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幽州都督府罗司马的,写反对出兵突厥。”马周很是恭敬地回复。
听马周这么说,房玄龄倒是来了兴趣:“哦,你那位伯乐的?来,我看看。”
自从罗彦给马周的荐书传出去以后,熟识马周的人都开玩笑说他是千里驹。当然了,发现马周的罗彦,自然被冠上了伯乐的称号。像房玄龄这样开马周和罗彦的玩笑,也不止第一次了,因此马周也不过脸色羞赧一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真正让房玄龄感兴趣的是罗彦反对出兵突厥的原因。这段时间外官参与出兵讨论的,极少表达反对意见,加上文官系统的好多人也赞同出兵,这开战的呼声越来越高。房玄龄担任着中书令,同时又是户部尚书,仗怎么打他不知道,但是打仗需要的东西他心里有数。
因此,他也是坚决反对出兵的一员。
翻开罗彦的奏疏,看着上边简单的两条理由,房玄龄笑了。
他是见过罗彦胡闹的,原本以为罗彦会怂恿着李世民出兵。因为罗彦这一年以来的行事作风和那些武将基本上没两样。前些时候有人还说,罗彦要是在,恐怕更让自己头疼,没想到这次罗彦居然没有冲动。
看完罗彦的奏疏,房玄龄叫来一个小吏,让他前去户部调取府库钱粮的存储情况。
因为关中饥荒的关系,户部早就每隔一月统计一次各大粮仓的存粮,同时检校一遍府库。小吏前去也不过是个把时辰,就抱来一叠簿册,其中的数据居然能详细到各州的仓储。待房玄龄放下手中的奏疏,将那些簿册大致翻阅一遍以后,抄录了部分数字,就带着罗彦的奏疏前去找李世民。
罗彦虽然说得简略,不过理由已经说明白了。剩下的就是自己这些反对党的事情。以前老是拿礼仪说事,既然说服不了这些人,那就拿大唐的底子说话好了。(未完待续。)
幽燕一地请战。并州李世勣,代表并州下辖的折冲府请战。天下也不过六处大都督府,直面突厥的两处居然同时请战,这让很多朝臣有些无法反驳。
这几天武将们一直拿文官向少上战场说事,而文臣们翻来覆去只能说什么仁义道德。被那些武将们依照程知节的话,喷了个灰头土脸。现今又有地方府兵求战,一时间好些反对出兵的文官们居然不知道怎么反驳为好了。
这天在中书省,马周拿着一封奏疏,走到房玄龄面前拜道:“房中书,你看这份奏疏。”
原来马周从新丰镇得到了罗彦的荐书,便来到长安,直接找到了长孙无忌的门上。得知是罗彦写的荐书,长孙无忌很是大方就派人将马周接进了吏部。待看过罗彦的荐书以后,确认是罗彦字迹无疑,长孙无忌是一脸的惊奇。
罗彦是什么人,他心里很清楚。这货那种懒散,在长安估计找不到另一个来。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根本就不会主动去做。也不知道这马周有什么本事,值得罗彦将他推荐到李世民面前。
因此长孙无忌饶有兴致地跟着马周闲谈了很久。这一谈之下,还真是有点佩服罗彦,没想到这马周还真是有才。佩服之余,长孙无忌问起罗彦和马周相识的过程。当得知其实两人不过就是在新丰镇喝了一顿劣酒的交情,长孙无忌瞬间有些想哭。
这也太欺负人了吧,这等人才能喝顿酒就发现一个,罗彦到底是走了什么****运。
一脸郁闷的长孙无忌将罗彦的荐书送到了李世民面前。当李世民和马周整整聊了一个下午,第二天马周就被李世民安排到了中书省当个小官。不过,头一日的起居舍人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帝闻马与罗相识之因,一时失仪,将口中茶水悉数喷出。”
中书令正是此时坐着不停翻阅奏疏的房玄龄。马周凭借自己的才华,仅仅是一个月便在中书省站稳了脚跟,更是获得了房玄龄的赞赏,因此有了将某些奏疏亲自递到房玄龄面前的资格。此时见房玄龄头也不抬,问马周道:“谁的奏疏,写的什么事情?”
唯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将自己的奏疏直接送到李世民面前,而其他人只能送到中书省,重要一点的,中书省给出意见送给李世民查阅;不重要的,直接写意见然后下发交由尚书省执行。
因此房玄龄能够抽出精力来问马周,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幽州都督府罗司马的,写反对出兵突厥。”马周很是恭敬地回复。
听马周这么说,房玄龄倒是来了兴趣:“哦,你那位伯乐的?来,我看看。”
自从罗彦给马周的荐书传出去以后,熟识马周的人都开玩笑说他是千里驹。当然了,发现马周的罗彦,自然被冠上了伯乐的称号。像房玄龄这样开马周和罗彦的玩笑,也不止第一次了,因此马周也不过脸色羞赧一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真正让房玄龄感兴趣的是罗彦反对出兵突厥的原因。这段时间外官参与出兵讨论的,极少表达反对意见,加上文官系统的好多人也赞同出兵,这开战的呼声越来越高。房玄龄担任着中书令,同时又是户部尚书,仗怎么打他不知道,但是打仗需要的东西他心里有数。
因此,他也是坚决反对出兵的一员。
翻开罗彦的奏疏,看着上边简单的两条理由,房玄龄笑了。
他是见过罗彦胡闹的,原本以为罗彦会怂恿着李世民出兵。因为罗彦这一年以来的行事作风和那些武将基本上没两样。前些时候有人还说,罗彦要是在,恐怕更让自己头疼,没想到这次罗彦居然没有冲动。
看完罗彦的奏疏,房玄龄叫来一个小吏,让他前去户部调取府库钱粮的存储情况。
因为关中饥荒的关系,户部早就每隔一月统计一次各大粮仓的存粮,同时检校一遍府库。小吏前去也不过是个把时辰,就抱来一叠簿册,其中的数据居然能详细到各州的仓储。待房玄龄放下手中的奏疏,将那些簿册大致翻阅一遍以后,抄录了部分数字,就带着罗彦的奏疏前去找李世民。
罗彦虽然说得简略,不过理由已经说明白了。剩下的就是自己这些反对党的事情。以前老是拿礼仪说事,既然说服不了这些人,那就拿大唐的底子说话好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