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最终穿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雪渐渐的小了,刘卫平一遍往前跑一边校验马路两边的地形,他在铁塔顶上已经存储了到冰撬去的地形,他的主机里没有共青城的本地地图,只用依靠地形匹配导航了。
突然左侧的墙上出现了“НИИР”几个俄文,如果是联网状态,刘卫平的三星眼镜一定会将这几个俄文翻译出来,可惜,三星眼镜一点反应也没有。
但刘卫平体内的量子计算机在存储器里找到了这几个字母的缩写意思,НИИР就是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刘卫平在上海交大学习通信工程的时候,有个老教授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留苏回国的,平时上课动辙就是苏联老大哥如何如何,这个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也是老学究经常挂在嘴上的,刘卫平对其印象深刻。
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和远程通信研究所曾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发了大名鼎鼎的弧线雷达,刘卫平和阿桑齐在石田崇光教授实验室做脑电波实验的时候听说过,当时阿桑齐讲上世纪六十年代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对外掩护的功能就是电离层研究。
这个消息被苏联人得知,他们也搞起了电离层研究,苏联人在阿穆尔和乌克兰东西两侧各自建立了巨大的天线阵,阿穆尔州的就建在共青城附近,代号弧线3,这个雷达功率超过了十兆瓦,通过电离层不断反射将探测波发射到六千公里以外,覆盖了整个北美地区。
见到大名鼎鼎的НИИР,刘卫平鬼使神差的停下了脚步,他转身朝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大门走去,门没有上锁,刘卫平轻轻一推就进去了,大厅里面是研究所代表产品弧线3的模型,下面的说明刘卫平就看不懂了,不过上面几个数字还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个雷达发射阵列足足有八百米宽。
刘卫平饶过弧线3的模型,是一条横着的长长走廊,右边的走廊一个个门上挂着指示牌,刘卫平一个也不认识,左边的长廊门口是铁栏杆,什么标志也没有,刘卫平朝铁拦杆走去,上面的锁早已绣迹斑斑,刘卫平一用力,居然将锁扭断了。
进了长廊是一道小门,刘卫平看到墙上有开关,他一拉开关,可什么反应也没有。推了小门进去,似乎是个更衣室,墙上挂着几件灰白色的大褂,刘卫平摸上去感觉挺硬,仔细一看是以前上面的水管里的水漏下来将大褂弄湿了结成了冰。
更衣室里面又是一道门,刘卫平再推进去一看又是一个走廊,里面连个窗户也没有,暗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
刘卫平将眼睛调整为微光增强模式,走廊是两道门,刘卫平一推右边的门,看上去是个不小的备用动力室,地面上是一排排的蓄电池,电池液早已腐蚀了外壳流到了地板上,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干涸了。
刘卫平扫了一眼,墙角是一台汽油发电机组,刘卫平走了过去,汽油机是拉绳式启动的,刘卫平想也不想抓住启动绳使劲一拉,绳子早就烂了,他蹬蹬蹬后退两步一屁股坐在地上,绳子变成了一堆粉末掉了下来。
刘卫平又开始在地上搜寻起来,正好有一捆电线,他将电线饶在汽油机的启动轮上面,试了试松紧,再猛的一拉,可启动轮纹丝不动。
刘卫平不甘心,他转到后面使劲的板起飞轮来,飞轮刚开始只是挪了一点点,刘卫平将整个身体重量压在上面,飞轮总算从上止点到了下止点,刘卫平又蹲下来将飞轮转了一圈,这下阻力要小了许多。
他放下飞轮,回到前面再次将电线抓在手里,他蹲了下来,向前一伸腰,将电线在胳膊上缠了几道,人往后猛的一退,“突突突”,汽油机抖了几抖平稳的转了起来。
外面走廊里的几盏白炽灯丝慢慢点亮了,刘卫平出了动力室,推开左边的门,里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仪表,几台巨大的示波器来来回回的在荧光屏上扫出一条直线来。还有一架裸露的电子管计算机,光电藕合器上的穿孔纸带都断成了一节节落了下来。
桌子上面还有落满灰尘的日志本,刘卫平走上去,他没有安装人造肺,没法吹气,只能提着日志本将灰尘拍去,最后的一页只能认出1987年2月12日日期,正是他在东大实验室捕捉到自己脑电波的日子,也是这一天,大肚子的林双棉被高频电场照射,而别的僚草的字母一个也不认识。
刘卫平正好奇的东张西望,外面突然响起了斯捷潘的声音,“大卫!大卫!你在里面吗?”
刘卫平吓得不敢出声,他站在里面一动不动,只盼望斯捷潘不要发现他。“大卫!大卫!”声音比刚才响了,大概斯捷潘已经找到了里面来。
刘卫平就见到正对着自己的示波器一闪而过,一个光点在上面扫描出了一个波浪形状又掉回了中心点。
“大卫,怎么这么巧?你能找到这个地方?”斯捷潘已经到了动力室,刘卫平只好硬着头皮迎了出来。
刘卫平走到门口的时候已经编好了理由,“斯捷潘主任,我呆在招待所没什么事情,出来逛逛,没想到发现了这么个地方!”
斯捷潘走到里面来,“这是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在共青城设立的研究室,它就是承担赫鲁晓夫脑电波研究任务的所在,我本来明天打算带你过来。”他边说边到仪器台旁边查看起来,“我是听阿穆尔柴油机厂电控室一个老师傅说的,他以前就在这儿工作。”
斯捷潘东翻西找,捡到了一个头盔,上面满是灰尘,他掸了掸上面的灰尘,朝头上一戴,“传说他们搞出了一个脑波放大器,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刘卫平暂时忘了斯捷潘前面的鬼鬼祟祟,他凑了上去仔细查看斯捷潘脑袋上的头盔,“瞧,脑袋后面有两个插孔,应该是有线信号。”
“这儿有两根探棒,你试试看!”斯捷潘在台子上发现了两根电线连着探棒,刘卫平将探棒取过来插在斯捷潘的头盔上面,这时候示波器上真的出现了脑电波的形状,刘卫平仔细的看了一会儿,确实是31.4千赫,和他在东京石田崇光的实验室发现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nbs... -->>
雪渐渐的小了,刘卫平一遍往前跑一边校验马路两边的地形,他在铁塔顶上已经存储了到冰撬去的地形,他的主机里没有共青城的本地地图,只用依靠地形匹配导航了。
突然左侧的墙上出现了“НИИР”几个俄文,如果是联网状态,刘卫平的三星眼镜一定会将这几个俄文翻译出来,可惜,三星眼镜一点反应也没有。
但刘卫平体内的量子计算机在存储器里找到了这几个字母的缩写意思,НИИР就是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刘卫平在上海交大学习通信工程的时候,有个老教授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留苏回国的,平时上课动辙就是苏联老大哥如何如何,这个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也是老学究经常挂在嘴上的,刘卫平对其印象深刻。
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和远程通信研究所曾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发了大名鼎鼎的弧线雷达,刘卫平和阿桑齐在石田崇光教授实验室做脑电波实验的时候听说过,当时阿桑齐讲上世纪六十年代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对外掩护的功能就是电离层研究。
这个消息被苏联人得知,他们也搞起了电离层研究,苏联人在阿穆尔和乌克兰东西两侧各自建立了巨大的天线阵,阿穆尔州的就建在共青城附近,代号弧线3,这个雷达功率超过了十兆瓦,通过电离层不断反射将探测波发射到六千公里以外,覆盖了整个北美地区。
见到大名鼎鼎的НИИР,刘卫平鬼使神差的停下了脚步,他转身朝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大门走去,门没有上锁,刘卫平轻轻一推就进去了,大厅里面是研究所代表产品弧线3的模型,下面的说明刘卫平就看不懂了,不过上面几个数字还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个雷达发射阵列足足有八百米宽。
刘卫平饶过弧线3的模型,是一条横着的长长走廊,右边的走廊一个个门上挂着指示牌,刘卫平一个也不认识,左边的长廊门口是铁栏杆,什么标志也没有,刘卫平朝铁拦杆走去,上面的锁早已绣迹斑斑,刘卫平一用力,居然将锁扭断了。
进了长廊是一道小门,刘卫平看到墙上有开关,他一拉开关,可什么反应也没有。推了小门进去,似乎是个更衣室,墙上挂着几件灰白色的大褂,刘卫平摸上去感觉挺硬,仔细一看是以前上面的水管里的水漏下来将大褂弄湿了结成了冰。
更衣室里面又是一道门,刘卫平再推进去一看又是一个走廊,里面连个窗户也没有,暗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
刘卫平将眼睛调整为微光增强模式,走廊是两道门,刘卫平一推右边的门,看上去是个不小的备用动力室,地面上是一排排的蓄电池,电池液早已腐蚀了外壳流到了地板上,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干涸了。
刘卫平扫了一眼,墙角是一台汽油发电机组,刘卫平走了过去,汽油机是拉绳式启动的,刘卫平想也不想抓住启动绳使劲一拉,绳子早就烂了,他蹬蹬蹬后退两步一屁股坐在地上,绳子变成了一堆粉末掉了下来。
刘卫平又开始在地上搜寻起来,正好有一捆电线,他将电线饶在汽油机的启动轮上面,试了试松紧,再猛的一拉,可启动轮纹丝不动。
刘卫平不甘心,他转到后面使劲的板起飞轮来,飞轮刚开始只是挪了一点点,刘卫平将整个身体重量压在上面,飞轮总算从上止点到了下止点,刘卫平又蹲下来将飞轮转了一圈,这下阻力要小了许多。
他放下飞轮,回到前面再次将电线抓在手里,他蹲了下来,向前一伸腰,将电线在胳膊上缠了几道,人往后猛的一退,“突突突”,汽油机抖了几抖平稳的转了起来。
外面走廊里的几盏白炽灯丝慢慢点亮了,刘卫平出了动力室,推开左边的门,里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仪表,几台巨大的示波器来来回回的在荧光屏上扫出一条直线来。还有一架裸露的电子管计算机,光电藕合器上的穿孔纸带都断成了一节节落了下来。
桌子上面还有落满灰尘的日志本,刘卫平走上去,他没有安装人造肺,没法吹气,只能提着日志本将灰尘拍去,最后的一页只能认出1987年2月12日日期,正是他在东大实验室捕捉到自己脑电波的日子,也是这一天,大肚子的林双棉被高频电场照射,而别的僚草的字母一个也不认识。
刘卫平正好奇的东张西望,外面突然响起了斯捷潘的声音,“大卫!大卫!你在里面吗?”
刘卫平吓得不敢出声,他站在里面一动不动,只盼望斯捷潘不要发现他。“大卫!大卫!”声音比刚才响了,大概斯捷潘已经找到了里面来。
刘卫平就见到正对着自己的示波器一闪而过,一个光点在上面扫描出了一个波浪形状又掉回了中心点。
“大卫,怎么这么巧?你能找到这个地方?”斯捷潘已经到了动力室,刘卫平只好硬着头皮迎了出来。
刘卫平走到门口的时候已经编好了理由,“斯捷潘主任,我呆在招待所没什么事情,出来逛逛,没想到发现了这么个地方!”
斯捷潘走到里面来,“这是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在共青城设立的研究室,它就是承担赫鲁晓夫脑电波研究任务的所在,我本来明天打算带你过来。”他边说边到仪器台旁边查看起来,“我是听阿穆尔柴油机厂电控室一个老师傅说的,他以前就在这儿工作。”
斯捷潘东翻西找,捡到了一个头盔,上面满是灰尘,他掸了掸上面的灰尘,朝头上一戴,“传说他们搞出了一个脑波放大器,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刘卫平暂时忘了斯捷潘前面的鬼鬼祟祟,他凑了上去仔细查看斯捷潘脑袋上的头盔,“瞧,脑袋后面有两个插孔,应该是有线信号。”
“这儿有两根探棒,你试试看!”斯捷潘在台子上发现了两根电线连着探棒,刘卫平将探棒取过来插在斯捷潘的头盔上面,这时候示波器上真的出现了脑电波的形状,刘卫平仔细的看了一会儿,确实是31.4千赫,和他在东京石田崇光的实验室发现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