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徽商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墨道在中国算得上历史悠久,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经是重要的书写用品。早期墨的来源,大抵都是文人自制的。因为经济的发展,汉代之后,墨被列入地方贡赋,重要性开始凸显。后来的唐、宋两代,因为文风鼎盛,著书印刷之风浓厚,墨的用量大大增加起来,这时候文人自制和地方贡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的用墨需求。当时的朝廷才开始设立专门的制墨机构供官方使用,几乎是同时,民间也出现了专门的墨工。
墨,于是才开始转化成一种商品。
单就明代而言,也是制墨工艺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若要说得更具体些,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首先,油烟墨完全取代松烟墨一千多年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制墨最重要的墨品。另外的方面便是和有明一代的风气相契合,传统制墨工艺对墨外形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重形开始胜于重质。
某种意义上说,突破口便在这里。
前世的时候,墨业也是许宣创业之初摆弄的行当。最初的墨厂,从选址、建设,到人员的招募,销售的拓展……等等等等,即便是现如今想来,也还有些历历在目。因为时代的原因,那时候墨厂所能赚的钱其实并不多,不过自恃有些身份和地位的人,附庸风雅也罢,或者本身也真心喜欢,无论如何,对涉及传统的某些东西都有几分独钟的情怀,许宣便因此积累了不少人脉,随后都化作他的助力。
后来他的集团产业链日益庞大,早期的墨厂便有些脱节,甚至很多酱油项目的子公司,所提供的回馈都远远超过了墨厂。但即便已经是一种负累了,许宣也并没有选择关闭掉它。这里头说到底,还是有一些超逾收入、支出、收益这类冰冷的数字之外的、他自己的个人情感在其中。
毕竟……那是曾经的起点。
如今再世为人,从前的起点化作新的开端,这种感觉很有些微妙。
呵。
只是,现如今徽州墨业正是兴荣的时候,墨商数量众多。许家虽说在墨业上进展得不错,但却依旧算不上极好的那类。许墨主打的几款精品徽墨,在整个徽墨市场中名列上品或许不难,但要再向前一步,达到极品的高度,便有些乏力了。
先前嘉靖朝时,徽墨还是罗氏一家独大的局面,“临池志夷”、“青蒲幽居”、“太清玉”等名墨也盛极一时。因为罗氏掌舵人罗小华同严嵩父子关系密切,借势之后,在名气上便有些泰山压卵的味道,很多现在的徽墨名品,当时都有些被压得喘不过气。后来严嵩父子倒台了,罗氏也因此被牵扯进去,随后罗小华的失踪,更是加速了罗墨的衰败……这中间也并没有花上多久的时间。
如今代罗墨而起的是程、方两家。
程墨是如今徽州墨业的行首,掌舵人是程君房,他头脑比较灵活,不受陈法的约束,博取众家之长,在配方、用料、墨模上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首创的超漆烟墨制法,更是有了几分独树一帜的味道。据说南京某镇守太监对程墨颇为喜爱,甚至曾私下里调侃,戏称程君房为“墨妖”,这称呼据说还传到宫中。对于“墨妖”这样的称呼,程君房接受得竟也欣然得很,未必没有几分引以为傲的意思。
在某些场合进行宣传中,也有人将他誉为李廷珪后第一人。这样的说法正确与否自然也说不好,但是程墨有着巨大的名声,这一点大概是毋庸置疑的。程君房自己也曾有“我墨百年后可化黄金”的感叹。程墨中的一些极品,如“重光”、“合欢芳”、“百子榴”、“青玉案”等等,也常为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所接受和喜爱。虽然就生意场上的手段来说,程君房乃至程墨都未必地道,但仅就制墨水平而言,如今的程氏确实也算得上是徽墨行业... -->>
墨道在中国算得上历史悠久,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经是重要的书写用品。早期墨的来源,大抵都是文人自制的。因为经济的发展,汉代之后,墨被列入地方贡赋,重要性开始凸显。后来的唐、宋两代,因为文风鼎盛,著书印刷之风浓厚,墨的用量大大增加起来,这时候文人自制和地方贡赋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的用墨需求。当时的朝廷才开始设立专门的制墨机构供官方使用,几乎是同时,民间也出现了专门的墨工。
墨,于是才开始转化成一种商品。
单就明代而言,也是制墨工艺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若要说得更具体些,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首先,油烟墨完全取代松烟墨一千多年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制墨最重要的墨品。另外的方面便是和有明一代的风气相契合,传统制墨工艺对墨外形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重形开始胜于重质。
某种意义上说,突破口便在这里。
前世的时候,墨业也是许宣创业之初摆弄的行当。最初的墨厂,从选址、建设,到人员的招募,销售的拓展……等等等等,即便是现如今想来,也还有些历历在目。因为时代的原因,那时候墨厂所能赚的钱其实并不多,不过自恃有些身份和地位的人,附庸风雅也罢,或者本身也真心喜欢,无论如何,对涉及传统的某些东西都有几分独钟的情怀,许宣便因此积累了不少人脉,随后都化作他的助力。
后来他的集团产业链日益庞大,早期的墨厂便有些脱节,甚至很多酱油项目的子公司,所提供的回馈都远远超过了墨厂。但即便已经是一种负累了,许宣也并没有选择关闭掉它。这里头说到底,还是有一些超逾收入、支出、收益这类冰冷的数字之外的、他自己的个人情感在其中。
毕竟……那是曾经的起点。
如今再世为人,从前的起点化作新的开端,这种感觉很有些微妙。
呵。
只是,现如今徽州墨业正是兴荣的时候,墨商数量众多。许家虽说在墨业上进展得不错,但却依旧算不上极好的那类。许墨主打的几款精品徽墨,在整个徽墨市场中名列上品或许不难,但要再向前一步,达到极品的高度,便有些乏力了。
先前嘉靖朝时,徽墨还是罗氏一家独大的局面,“临池志夷”、“青蒲幽居”、“太清玉”等名墨也盛极一时。因为罗氏掌舵人罗小华同严嵩父子关系密切,借势之后,在名气上便有些泰山压卵的味道,很多现在的徽墨名品,当时都有些被压得喘不过气。后来严嵩父子倒台了,罗氏也因此被牵扯进去,随后罗小华的失踪,更是加速了罗墨的衰败……这中间也并没有花上多久的时间。
如今代罗墨而起的是程、方两家。
程墨是如今徽州墨业的行首,掌舵人是程君房,他头脑比较灵活,不受陈法的约束,博取众家之长,在配方、用料、墨模上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首创的超漆烟墨制法,更是有了几分独树一帜的味道。据说南京某镇守太监对程墨颇为喜爱,甚至曾私下里调侃,戏称程君房为“墨妖”,这称呼据说还传到宫中。对于“墨妖”这样的称呼,程君房接受得竟也欣然得很,未必没有几分引以为傲的意思。
在某些场合进行宣传中,也有人将他誉为李廷珪后第一人。这样的说法正确与否自然也说不好,但是程墨有着巨大的名声,这一点大概是毋庸置疑的。程君房自己也曾有“我墨百年后可化黄金”的感叹。程墨中的一些极品,如“重光”、“合欢芳”、“百子榴”、“青玉案”等等,也常为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所接受和喜爱。虽然就生意场上的手段来说,程君房乃至程墨都未必地道,但仅就制墨水平而言,如今的程氏确实也算得上是徽墨行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