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重生之刹那芳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百一十二、工农兵大学生
在普外的最后一周,王立德让杨医生值班的时候,遇到阑尾炎手术,就放手让芳华去做。(小说手打小说)
在这个还没有实行执业医师法的时代,虽然有很多弊端和不正规的地方,但对实习医生来说,倒是一个有更多锻炼机会的时代。
这最后一周,芳华在杨老师带领下,名为助手实为主刀地做了两例阑尾切除手术,让程浩、王康等男生都挺羡慕的。他们虽然也上过阑尾手术,但老师并没有完全放手的。
芳华手术时,杨医生主要是口头指导和必要的时候协助,重要的步骤都是芳华自己完成的。而她也很争气,手术顺利,术后病人恢复的也很好,没有出现并发症。
虽然只是简单的手术,但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病人“躺着进来、走着出去”更让医生有成就感的了。
在外科,这种感受往往比内科强烈的多。因为外科病人一般发病急、病情重,但是在手术后又会迅速康复,前后反差明显。而内科的病人,多是慢性病难以断根,出院虽然比入院时好些,但往往也好的有限。
也正是因为外科的成就感更强,芳华才这么喜欢外科。
还有外科医生比较直率,有什么说什么,没有内科医生那么明显的学究气。芳华也很喜欢外科轻松的气氛,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
当然这只是相对,不是绝对,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但因为外科手术需要协作,外科工作需要果断麻利,所以外科医生还是大度爽朗的多。
像杨老师这些直接带实习生的住院医生,也比实习生大不了几岁,相互之间都很好说话的。他们晚上值班,没事的时候,常常拿点钱让实习生跑腿去外面小卖店买点吃的,拿回来也是请同学们一起加餐的。
而王立德这样严肃的外科医生,是比较少见的,但其实他这个人为人耿直,对事不对人的。
接触久了,芳华倒是更欣赏王立德这样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医生,因为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让自己的进步很大。
有一次,和杨医生一起值班的时候,芳华不由好奇地跟他打听:怎么王老师都四十出头了还是主治医师呢
杨医生小声地告诉芳华:王立德就是新中国的同龄人,经历最坎坷的那一代。
他们这一代,该长身体的时候赶上自然灾害,该学知识的时候赶上上山下乡,该成家的时候赶上晚婚晚育,该生孩子的时候赶上计划生育,后来还有儿女上大学的时候赶上大学收费而自己又下岗。什么倒霉事儿都赶上了。
王立德老师还算好的,75年从内蒙古的牧场保送上了工农兵大学。
当时协和和国内其它大学一样停办了,虽然不通过高考招生,但还是接收从“工农兵”中选出来的代表,对他们进行教育。
这就是工农兵大学生。他们的教育程度和之前之后正规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是不能比的,因为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时间都大大简化了。
王立德在协和上学后,就留在了协和医院。但是等高考恢复,协和医学院又复校后,这些在那个特殊时期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又都“回炉”补过课。只是大多数人后来都没能在临床医学岗位工作,分流去了辅助科室。
让王立德这样还能留在临床的是极少数的,这也是因为王老师本身的技术很过硬,外科主任才留下了他。但是他的英语底子不行,论文... -->>
一百一十二、工农兵大学生
在普外的最后一周,王立德让杨医生值班的时候,遇到阑尾炎手术,就放手让芳华去做。(小说手打小说)
在这个还没有实行执业医师法的时代,虽然有很多弊端和不正规的地方,但对实习医生来说,倒是一个有更多锻炼机会的时代。
这最后一周,芳华在杨老师带领下,名为助手实为主刀地做了两例阑尾切除手术,让程浩、王康等男生都挺羡慕的。他们虽然也上过阑尾手术,但老师并没有完全放手的。
芳华手术时,杨医生主要是口头指导和必要的时候协助,重要的步骤都是芳华自己完成的。而她也很争气,手术顺利,术后病人恢复的也很好,没有出现并发症。
虽然只是简单的手术,但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病人“躺着进来、走着出去”更让医生有成就感的了。
在外科,这种感受往往比内科强烈的多。因为外科病人一般发病急、病情重,但是在手术后又会迅速康复,前后反差明显。而内科的病人,多是慢性病难以断根,出院虽然比入院时好些,但往往也好的有限。
也正是因为外科的成就感更强,芳华才这么喜欢外科。
还有外科医生比较直率,有什么说什么,没有内科医生那么明显的学究气。芳华也很喜欢外科轻松的气氛,相对而言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
当然这只是相对,不是绝对,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但因为外科手术需要协作,外科工作需要果断麻利,所以外科医生还是大度爽朗的多。
像杨老师这些直接带实习生的住院医生,也比实习生大不了几岁,相互之间都很好说话的。他们晚上值班,没事的时候,常常拿点钱让实习生跑腿去外面小卖店买点吃的,拿回来也是请同学们一起加餐的。
而王立德这样严肃的外科医生,是比较少见的,但其实他这个人为人耿直,对事不对人的。
接触久了,芳华倒是更欣赏王立德这样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医生,因为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让自己的进步很大。
有一次,和杨医生一起值班的时候,芳华不由好奇地跟他打听:怎么王老师都四十出头了还是主治医师呢
杨医生小声地告诉芳华:王立德就是新中国的同龄人,经历最坎坷的那一代。
他们这一代,该长身体的时候赶上自然灾害,该学知识的时候赶上上山下乡,该成家的时候赶上晚婚晚育,该生孩子的时候赶上计划生育,后来还有儿女上大学的时候赶上大学收费而自己又下岗。什么倒霉事儿都赶上了。
王立德老师还算好的,75年从内蒙古的牧场保送上了工农兵大学。
当时协和和国内其它大学一样停办了,虽然不通过高考招生,但还是接收从“工农兵”中选出来的代表,对他们进行教育。
这就是工农兵大学生。他们的教育程度和之前之后正规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是不能比的,因为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时间都大大简化了。
王立德在协和上学后,就留在了协和医院。但是等高考恢复,协和医学院又复校后,这些在那个特殊时期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又都“回炉”补过课。只是大多数人后来都没能在临床医学岗位工作,分流去了辅助科室。
让王立德这样还能留在临床的是极少数的,这也是因为王老师本身的技术很过硬,外科主任才留下了他。但是他的英语底子不行,论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