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浴血大鹏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召力,“兰芳会”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表面上,“兰芳会”只是一个商业机构,主要以农业、贸易为主,实际上武装力量也不弱,并且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拥有了绝对的自主权。
谁料,兰芳会还没来得及与荷兰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交手,就先与天地会的人打起了仗。
满清入关以后,天地会这一支民间武装力量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与清军纠缠厮杀了多年,眼看国内没有了生存环境,不得已选择流亡海外。
婆罗洲的天地会首领名叫刘三伯,此人骁勇善战,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婆罗洲的势力范围很大,平时主要靠收取保护费,敲诈勒索,欺行霸市等方式谋生。
罗芳伯建立的“兰芳会”却根本就不搭理他们,拒绝任何形式的“纳贡”,自然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
刘三伯恼羞成怒,开始故意找茬,命令天地会手下成员不断无故殴打“兰芳会”的人,双方都不肯让步,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生死大械斗。
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直杀得天昏地暗,死伤惨重,却难分胜负。
罗芳伯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开始联合当地金矿联盟的支持,允诺赶走天地会以后,不收取任何的税费,并签下了行业协议。这样一来,“兰芳会”才逐渐占据了上风,最后把刘三伯率领的天地会彻底铲除。
期间,罗芳伯的谋略,出色的组织能力,勇敢战斗的精神,也令手下人无比钦佩,打败天地会以后,一致推举他为“兰芳会”的领袖。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芳伯的声望渐渐如日中天,原本只有3万余人的“兰芳会”,经过一番兼并其它华人小团体,以及当地土人的主动归附,竟壮大成为了拥有十万多人的武装力量。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罗芳伯终于在婆罗洲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
三
婆罗洲上,当时分布大约有20多个土着小王国,彼此之间互不服气,因为经济利益的矛盾,积怨已久,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摩擦冲突。
罗芳伯所在的坤甸王国实力稍逊,每次争斗都处于下风,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坤甸王为了找回面子,就主动找到“兰芳会”,请求罗芳伯的帮助。
当时,与坤甸相邻的兰达王实力最为强大,也最为嚣张跋扈,经常蛮不讲理的入侵坤甸王的地盘,肆无忌惮地抢掠坤甸百姓的财物,让坤甸王头疼不已,对其恨之入骨。
有一次,罗芳伯想出一条妙计,率领一支奇兵突袭兰达王的老巢,打得他们焦头烂额,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可谓是大获全胜。
最后,罗芳伯还逼迫兰达王签下了一纸和平协议,保证以后永远不侵略坤甸的地盘。
坤甸王得知消息,乐得连夜举行了庆功宴,好酒好肉招待,燃起火堆,与所有人一起又唱又跳,一直折腾到天亮。
为了表示对罗芳伯的感谢,坤甸王非常大方,直接把东方律一带很大的一块地盘当作奖赏礼物,交给罗芳伯管辖。
自此,罗芳伯创建的“兰芳会”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大张旗鼓地打出自己的旗号,再也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想法,并且还一下子就有了10多万的属民。
罗芳伯拒绝了部属的提议,坚持不称“王”,也不称“帝”,而是称之为“兰芳共和国”,实行的是大总制的管理模式。
而罗芳伯也被大家推举成为了首届“大总长”,自此,他的思想和以及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逐渐让“兰芳共和国”越来越强大。
首先,在政府管理工作方面,罗芳伯充分借鉴了清政府部门设置,分设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往下又分成省、县、乡三级管理机构,每一级又分成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等不同的政府部门,几乎与现代的社会管理模式一模一样。
对于各级部门官员的产生,罗芳伯却摈弃了清政府的任命制,而是采用了民主选举制。
罗芳伯认为,各级管理人员应该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所以这些管理人员也应该由民主选举产生,能者上,庸者下,并且还有任期的限制。
至于政务上的裁决,也不是由政府单方面说了算,而是通过大家集体表决,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才能实施。
这一切最终目标就是要带领大家发展经济,提高大家生活水平,并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提高未来社会生产力,让“兰芳共和国”更加强大。
其次,在军事上,由于“兰芳共和国”土地面积偏小,担心别国的入侵和袭扰,罗芳伯决定实行全民皆兵制度,每一个青少年都要接受军事训练,并且提出了一个口号:“不会打仗的农民,不是好士兵!”
最后,为了进一步体现民主化,罗芳伯拒绝世袭制,认为实行世袭制度,一定会有人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而变质,从而导致整个国家腐化堕落。长此以往,兰芳共和国只会变成专制国家,而不是他理想中的民主国家了。
罗芳伯说到做到,以身作则,在自己任期届满之前,就主动推举了江戊伯为下任“总长”,然后在国内进行民主投票,通过票选之后,才让江戊伯走马上任。
一定程度上来说,罗芳伯这样的施政思想,在当时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的华人之中,完全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正是罗芳伯这种民主思想的引领,“兰芳共和国”的实力和影响不断提升,吸引了很多土着部落前来归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国力更是蒸蒸日上,在最强盛之时,几乎涵盖了整个婆罗洲,同时也对后来东南亚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几任总长的苦心经营,“兰芳共和国”许多地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成为了当地人民和侨民的幸福家园。
当然,“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历史并非一直都特别顺利,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危机,比如在建国之初,就遭遇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
召力,“兰芳会”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表面上,“兰芳会”只是一个商业机构,主要以农业、贸易为主,实际上武装力量也不弱,并且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拥有了绝对的自主权。
谁料,兰芳会还没来得及与荷兰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交手,就先与天地会的人打起了仗。
满清入关以后,天地会这一支民间武装力量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与清军纠缠厮杀了多年,眼看国内没有了生存环境,不得已选择流亡海外。
婆罗洲的天地会首领名叫刘三伯,此人骁勇善战,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婆罗洲的势力范围很大,平时主要靠收取保护费,敲诈勒索,欺行霸市等方式谋生。
罗芳伯建立的“兰芳会”却根本就不搭理他们,拒绝任何形式的“纳贡”,自然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
刘三伯恼羞成怒,开始故意找茬,命令天地会手下成员不断无故殴打“兰芳会”的人,双方都不肯让步,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生死大械斗。
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直杀得天昏地暗,死伤惨重,却难分胜负。
罗芳伯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开始联合当地金矿联盟的支持,允诺赶走天地会以后,不收取任何的税费,并签下了行业协议。这样一来,“兰芳会”才逐渐占据了上风,最后把刘三伯率领的天地会彻底铲除。
期间,罗芳伯的谋略,出色的组织能力,勇敢战斗的精神,也令手下人无比钦佩,打败天地会以后,一致推举他为“兰芳会”的领袖。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芳伯的声望渐渐如日中天,原本只有3万余人的“兰芳会”,经过一番兼并其它华人小团体,以及当地土人的主动归附,竟壮大成为了拥有十万多人的武装力量。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罗芳伯终于在婆罗洲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
三
婆罗洲上,当时分布大约有20多个土着小王国,彼此之间互不服气,因为经济利益的矛盾,积怨已久,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摩擦冲突。
罗芳伯所在的坤甸王国实力稍逊,每次争斗都处于下风,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坤甸王为了找回面子,就主动找到“兰芳会”,请求罗芳伯的帮助。
当时,与坤甸相邻的兰达王实力最为强大,也最为嚣张跋扈,经常蛮不讲理的入侵坤甸王的地盘,肆无忌惮地抢掠坤甸百姓的财物,让坤甸王头疼不已,对其恨之入骨。
有一次,罗芳伯想出一条妙计,率领一支奇兵突袭兰达王的老巢,打得他们焦头烂额,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可谓是大获全胜。
最后,罗芳伯还逼迫兰达王签下了一纸和平协议,保证以后永远不侵略坤甸的地盘。
坤甸王得知消息,乐得连夜举行了庆功宴,好酒好肉招待,燃起火堆,与所有人一起又唱又跳,一直折腾到天亮。
为了表示对罗芳伯的感谢,坤甸王非常大方,直接把东方律一带很大的一块地盘当作奖赏礼物,交给罗芳伯管辖。
自此,罗芳伯创建的“兰芳会”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大张旗鼓地打出自己的旗号,再也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想法,并且还一下子就有了10多万的属民。
罗芳伯拒绝了部属的提议,坚持不称“王”,也不称“帝”,而是称之为“兰芳共和国”,实行的是大总制的管理模式。
而罗芳伯也被大家推举成为了首届“大总长”,自此,他的思想和以及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逐渐让“兰芳共和国”越来越强大。
首先,在政府管理工作方面,罗芳伯充分借鉴了清政府部门设置,分设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往下又分成省、县、乡三级管理机构,每一级又分成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等不同的政府部门,几乎与现代的社会管理模式一模一样。
对于各级部门官员的产生,罗芳伯却摈弃了清政府的任命制,而是采用了民主选举制。
罗芳伯认为,各级管理人员应该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所以这些管理人员也应该由民主选举产生,能者上,庸者下,并且还有任期的限制。
至于政务上的裁决,也不是由政府单方面说了算,而是通过大家集体表决,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才能实施。
这一切最终目标就是要带领大家发展经济,提高大家生活水平,并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提高未来社会生产力,让“兰芳共和国”更加强大。
其次,在军事上,由于“兰芳共和国”土地面积偏小,担心别国的入侵和袭扰,罗芳伯决定实行全民皆兵制度,每一个青少年都要接受军事训练,并且提出了一个口号:“不会打仗的农民,不是好士兵!”
最后,为了进一步体现民主化,罗芳伯拒绝世袭制,认为实行世袭制度,一定会有人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而变质,从而导致整个国家腐化堕落。长此以往,兰芳共和国只会变成专制国家,而不是他理想中的民主国家了。
罗芳伯说到做到,以身作则,在自己任期届满之前,就主动推举了江戊伯为下任“总长”,然后在国内进行民主投票,通过票选之后,才让江戊伯走马上任。
一定程度上来说,罗芳伯这样的施政思想,在当时封建思想还根深蒂固的华人之中,完全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正是罗芳伯这种民主思想的引领,“兰芳共和国”的实力和影响不断提升,吸引了很多土着部落前来归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国力更是蒸蒸日上,在最强盛之时,几乎涵盖了整个婆罗洲,同时也对后来东南亚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过几任总长的苦心经营,“兰芳共和国”许多地方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成为了当地人民和侨民的幸福家园。
当然,“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历史并非一直都特别顺利,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危机,比如在建国之初,就遭遇了内忧外患的艰难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