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明朝的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不用交手胡惟庸已经明白自己上错了擂台他跟朱元璋根本不是一个公斤级的选手。
但后悔已经太晚了就一条路走到黑吧。
1o6
之后生的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很多史料记载是胡惟庸准备谋反为人揭所以朱元璋动手解决了胡惟庸。然而也有一些史料记载此事另有隐情在我看来后者可能更有可信度。
洪武十二年1379十月占城国今越南中部派使节来南京进贡。但是胡惟庸没有将此事奏报给朱元璋知道这应该可以算是严重的外交事件朱元璋得知占城国使团抵达京城时长期累积的怒火终于爆他严辞训斥了应对此事负责的胡惟庸和汪广洋时任左都御史。
其实这个时候胡惟庸最正确的应对方法是认错谁没有个打瞌睡的时候呢。他却和汪广洋把责任推给了礼部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了事。
朱元璋充分显示了他的创意性思维并将之运用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他没有被胡惟庸牵着鼻子走去查询到底是谁干了这件事而是先处死了汪广洋然后囚系了所有与此事有关的官员。
既然不是你就是他那我把你们都抓起来一定是没错的。
刀已经架在胡惟庸的脖子上了何时砍下只是个时间问题。
他并没有等太久。
涂节是胡惟庸的死党他当时的职务是御史中丞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这个官职。他在胡惟庸集团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动舆论攻击政敌拉帮结派图谋不轨哪样都少不了他胡惟庸一直把他看作自己的亲信。
然而这个亲信用自己的行为重新解释了死党这个词的含义致你于死地的同党。
他眼见胡惟庸不行了便把胡惟庸的阴谋上报给皇帝。朱元璋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他命令立刻处死胡惟庸陈宁和胡党中的重要成员并灭了胡惟庸的三族。然后他命令深入调查还有谁参与此事如果查证属实一律处死
于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开了序幕事实证明查证属实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太麻烦而一律处死很容易当时的审讯方式也为此案的展提供了便利。审案的官员抓住嫌疑人后先提供的待遇不是咖啡或是清茶而是死打一顿打完再说有些与被审官员有仇的家伙还会趁乱上去过过手瘾反正也是办公事顺便报报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然后就是询问同党那些读书人哪里经得起打东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谓同党来只要自己认识的有一面之缘的借过钱的还过债的想到什么人就说什么人。审案官员自然大喜上奏皇帝再去抓其他人于是案件越来越大从洪武十三年138o案连续查了好几年被杀者过一万人。
胡惟庸精心筹划多年的计划和组织就这么被摧毁了事实证明朱元璋要消灭他十分容易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胡惟庸都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他唯一的有成效的工作就是拉了上万人和他一起共赴黄泉。
我们差点忘记了那个告密的涂节他的结局颇有戏剧色彩这个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案后即被押赴刑场与胡惟庸一同被处死不知此二人在刑场上相遇会有何感慨。
1o7
胡惟庸死了这个结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现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们这些可怜的幸存者他们和胡惟庸同朝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触眼看着自己的同僚们一个个被拉出去杀掉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该结束了吧我们只想活下去。
朱元璋却并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不要急好戏才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处死胡惟庸后仅一个月就撤销了丞相这个延续上千年的职位。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安排机构分流人员如此大动作却干得雷厉风行干净利落这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早有准备的就如同水浒传的宋江晁盖死后无论如何不肯继位一旦勉为其难答应了立刻就能组织大型庆典。
无论如何朱元璋达到了他的目的丞相这个让人讨厌的职位终于消失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对于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孙来说这将是他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介绍一下为什么丞相这个职位是必须存在的。下面我们将开始讲述。
丞相是怎样炼成的
很多朋友会问了解史实不是已经很有趣了吗为什么还要说这些历史本质类的东西呢我们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大家知道史实丰富多彩写起来也有很大的挥空间读起来也更有趣而所谓的历史内涵和规律却相当的枯燥。但请大家注意掌握这些内涵和规律却可以让你拥有想象不到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对诸葛亮和刘伯温这两个智慧化身非常崇拜他们往往能够预见到事情的展方向即使住在农村里一年进不了几次城也能够知道天下大势并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走向如诸葛亮之于隆中对刘伯温之于安丰之战他们为什么能够知道未来生的事情呢。
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满足于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是深刻的理解了其内在的展规律。我们知道最让人畏惧的就是未知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未来他们就不会再害怕但在时间机器没有明之前我们还是只能向诸葛亮和刘伯温同志学习。
比如在我们知道了地主怎样炼成的规律后下次当你看到史书上的某位农民领袖起义你不需要再往下看也能对他的将来作出判断只要这人没有在起义过程中被人干掉你就能肯定下一个王朝中必然多了一个地主。这就是规律的力量。当你掌握了那些旁人不知道的规律和内涵时你就掌握了打开未来的钥匙
我之所以和大家一起去探讨这些历史规律其实不仅是要告诉大家这些帝王将相的成长之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能走上刘伯温诸葛亮之路。
我坚信这是很有可能的。
1o8
我们就此开始吧还是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这次我们的主角还是张三他刚刚当完了地主这次我们仍然用他当主角但在丞相这一篇中他不能直接当丞相而是要先当村长。
张三当上了某村的村长他就要开始管理每天他会从村东头逛到村西头看甲家的门有没锁好乙家的两口子有没有吵架村子不大一天可以逛两三趟完事后回家睡觉这就是村长的管理生活。
不久张三当上了乡长乡很大他要逛一天才能走一圈于是他开始两天逛一趟把工作交给村长负责。
由于工作出色张三当上了知县他每天再也不能去逛了他全部的时间要用来批示乡长们报告并完全信任他们。
之后张三不断升官从知府到布政史再到丞相全国都归他管我们假设没有皇帝这下子张三就忙了他连看奏章的时间都没有每天见无数的人忙到晚上还没完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都要找他而他一个人要对这些部门的提议作出决断他实在太累了于是他找了一个人帮他的忙并把自己的权力分一部分给他。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张三的位置就类似皇帝他找来帮忙的那个人就是现实中的丞相。
由于全国事情太多而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找一个人来把一部分权力交给他。
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丞相的由来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政治学上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论分权制衡理论。
历来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们并不比朱元璋差却都使用了丞相制度作为皇帝的封建社会皇帝是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权利交出去的因为一旦将权力分给别人自己就有被制约的危险。但皇权的无限扩大性与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导致丞相制度的产生。
说到底丞相确实是一个讨人厌的家伙他不断的给皇帝提意见并且还能反驳皇帝作为皇帝是不会喜欢这个家伙的他认为这个人只不过是自己招来干活的一个打工仔自己给了他工作给了他权力但这个人却什么都要管。
他不但要管国家大事还要管自己的私事。想修个房子他要管说是费钱想出去玩他要管说是劳民。甚至有些过分的家伙连自己吃饭休息睡老婆他也要管不但要管还振振有词美其名曰为了陛下身体着想脸上还经常是一幅欠揍的表情好像自己总是欠他二百块钱似的。
到底谁是老板谁是打工的
问题在于你还不能脾气那些士大夫们都看着呢你要接受他的意见态度还要好。如果你忍不住骂了他甚至于处罚了他。那麻烦就来了道理总是在丞相一边史书上会记载他敢于直言而你就很不幸的背上了不纳谏的恶名。下面那些官员也会站在他的一边并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
那些丞相们心里也清楚着呢所以干这些事的时候往往是前仆后继好像巴不得你打他一顿才好。
唉这些讨厌的家伙
1o9
因为这些原因皇帝是并不喜欢那些丞相的他们都像朱元璋一样十分想把这个职位取消但问题在于如果取消了这个职位所有的事情就要自己干了。可是辛苦当上皇帝并不只是为了干活的他们还要享受生活自己并不是铁人三项赛的选手没有那么强的精力。所以这个职位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朱元璋干皇帝为止。
朱元璋从小吃苦耐劳小伙子身体棒精神头儿足饭量大一顿能扒好几碗他不但是铁人赛的冠军级选手估计也练过长跑耐力还很强在他看来把丞相赶回家不过是多干点活自己累点也没什么。于是历史上就留下了劳模朱元璋的光辉事迹。
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他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
这真是一个让人胆寒的数字朱元璋时代没有劳动法他干八天也不会有人给他加班费。但他就这么不停的干活这也使得他很讨厌那些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表现了这一点当时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曾经上了一篇奏折给朱元璋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结果读到一半就用了将近三个钟头时间都是什么三皇五帝仁义道德之类还没有讲到实际内容。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不要再读下去数了下字数已经有一万多字了。
朱元璋气极命令马上传茹太素进见让侍卫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可以看到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多干点活就行了然而事情远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皇帝和丞相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
双方的关系其实可以用拔河这个运动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但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不能太过分。双方的进退都有一定限度。
这个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他告诉拔河的双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大臣不能干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应该管的皇帝应该允许。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与大臣的博弈中这一规则在不断的完善。双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在这样的规则中权力达到了平衡。
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他把大臣们拉得东倒西歪并宣布他们从此被解雇了然后拿着那根绳子回家晾衣服。
他似乎认为这样就解决了问题权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谓的平衡。
事实证明他错了历史规则不是小小的朱元璋能够改变的既然朱元璋并不喜欢这种平衡历史之神将给他和他的子孙安排另外的拔河对手而这个对手与之前的那些人不同。
他们也不守规则。
11o
我们要说明一下朱元璋不守规则的行为只是害了他自己和他的子孙辛苦操劳对于整个明朝政治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朱元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没有砸到这个朝代。
在我们的历史和生活中有着很多非常奇妙的规则这些规则看不见摸不着却始终起着作用。比如著名的黄金分割以黄金分割比例确定的图案是最美丽的划分的结构是最合理的。很多的艺术高的二胡演奏家现在胡弦的某个位置拉出的音色非常优美经过验证那个位置正是胡弦的黄金分割位。
这些规则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果你依照这些规则去做你就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你违反这些规则你将受到它的惩罚。
在历史中也存在神奇的规则这些规则在冥冥中操纵着一切没有人可以抗拒它。
在这场拔河中历史规则也起着作用一千余年来王侯将相们根据这一规则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而朱元璋无视这一规则他认为自己能够彻底消灭丞相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做到了。
他取消了丞相的官位并禁止今后设置这一职位。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消灭了丞相的称呼但在这场斗争中他真的胜利了吗
事实证明历史的辩证法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都没有什么区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权力甚至要大于前朝的任何丞相。
他们无孔不入无所不管。他们不但管理国家大事还管理皇帝的私事他们不准皇帝随意骑马游玩正德不准皇帝吃伟哥隆庆不准皇帝选择自己喜欢的继承人万历他们甚至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名臣时代一个几乎没有皇权制约的时代高拱张居正
朱元璋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延续千年的权力制衡最终受到了历史规则的惩罚朱元璋来到历史的商店里想要买一块肥皂历史辩证法却强行搭配给他一卷手纸。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估计也只能哭笑不得了。
朱元璋你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
在历史规则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你是那么的弱小你的抵抗是那么的无力。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诚如斯言
nbsp; 不用交手胡惟庸已经明白自己上错了擂台他跟朱元璋根本不是一个公斤级的选手。
但后悔已经太晚了就一条路走到黑吧。
1o6
之后生的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很多史料记载是胡惟庸准备谋反为人揭所以朱元璋动手解决了胡惟庸。然而也有一些史料记载此事另有隐情在我看来后者可能更有可信度。
洪武十二年1379十月占城国今越南中部派使节来南京进贡。但是胡惟庸没有将此事奏报给朱元璋知道这应该可以算是严重的外交事件朱元璋得知占城国使团抵达京城时长期累积的怒火终于爆他严辞训斥了应对此事负责的胡惟庸和汪广洋时任左都御史。
其实这个时候胡惟庸最正确的应对方法是认错谁没有个打瞌睡的时候呢。他却和汪广洋把责任推给了礼部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了事。
朱元璋充分显示了他的创意性思维并将之运用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他没有被胡惟庸牵着鼻子走去查询到底是谁干了这件事而是先处死了汪广洋然后囚系了所有与此事有关的官员。
既然不是你就是他那我把你们都抓起来一定是没错的。
刀已经架在胡惟庸的脖子上了何时砍下只是个时间问题。
他并没有等太久。
涂节是胡惟庸的死党他当时的职务是御史中丞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这个官职。他在胡惟庸集团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动舆论攻击政敌拉帮结派图谋不轨哪样都少不了他胡惟庸一直把他看作自己的亲信。
然而这个亲信用自己的行为重新解释了死党这个词的含义致你于死地的同党。
他眼见胡惟庸不行了便把胡惟庸的阴谋上报给皇帝。朱元璋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他命令立刻处死胡惟庸陈宁和胡党中的重要成员并灭了胡惟庸的三族。然后他命令深入调查还有谁参与此事如果查证属实一律处死
于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开了序幕事实证明查证属实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太麻烦而一律处死很容易当时的审讯方式也为此案的展提供了便利。审案的官员抓住嫌疑人后先提供的待遇不是咖啡或是清茶而是死打一顿打完再说有些与被审官员有仇的家伙还会趁乱上去过过手瘾反正也是办公事顺便报报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然后就是询问同党那些读书人哪里经得起打东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谓同党来只要自己认识的有一面之缘的借过钱的还过债的想到什么人就说什么人。审案官员自然大喜上奏皇帝再去抓其他人于是案件越来越大从洪武十三年138o案连续查了好几年被杀者过一万人。
胡惟庸精心筹划多年的计划和组织就这么被摧毁了事实证明朱元璋要消灭他十分容易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胡惟庸都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他唯一的有成效的工作就是拉了上万人和他一起共赴黄泉。
我们差点忘记了那个告密的涂节他的结局颇有戏剧色彩这个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案后即被押赴刑场与胡惟庸一同被处死不知此二人在刑场上相遇会有何感慨。
1o7
胡惟庸死了这个结果正是朱元璋需要的现在他正坐在自己的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们这些可怜的幸存者他们和胡惟庸同朝为臣或多或少都有些接触眼看着自己的同僚们一个个被拉出去杀掉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该结束了吧我们只想活下去。
朱元璋却并不这么想在他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不要急好戏才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处死胡惟庸后仅一个月就撤销了丞相这个延续上千年的职位。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安排机构分流人员如此大动作却干得雷厉风行干净利落这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早有准备的就如同水浒传的宋江晁盖死后无论如何不肯继位一旦勉为其难答应了立刻就能组织大型庆典。
无论如何朱元璋达到了他的目的丞相这个让人讨厌的职位终于消失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对于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孙来说这将是他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介绍一下为什么丞相这个职位是必须存在的。下面我们将开始讲述。
丞相是怎样炼成的
很多朋友会问了解史实不是已经很有趣了吗为什么还要说这些历史本质类的东西呢我们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大家知道史实丰富多彩写起来也有很大的挥空间读起来也更有趣而所谓的历史内涵和规律却相当的枯燥。但请大家注意掌握这些内涵和规律却可以让你拥有想象不到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对诸葛亮和刘伯温这两个智慧化身非常崇拜他们往往能够预见到事情的展方向即使住在农村里一年进不了几次城也能够知道天下大势并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走向如诸葛亮之于隆中对刘伯温之于安丰之战他们为什么能够知道未来生的事情呢。
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满足于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是深刻的理解了其内在的展规律。我们知道最让人畏惧的就是未知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未来他们就不会再害怕但在时间机器没有明之前我们还是只能向诸葛亮和刘伯温同志学习。
比如在我们知道了地主怎样炼成的规律后下次当你看到史书上的某位农民领袖起义你不需要再往下看也能对他的将来作出判断只要这人没有在起义过程中被人干掉你就能肯定下一个王朝中必然多了一个地主。这就是规律的力量。当你掌握了那些旁人不知道的规律和内涵时你就掌握了打开未来的钥匙
我之所以和大家一起去探讨这些历史规律其实不仅是要告诉大家这些帝王将相的成长之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能走上刘伯温诸葛亮之路。
我坚信这是很有可能的。
1o8
我们就此开始吧还是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这次我们的主角还是张三他刚刚当完了地主这次我们仍然用他当主角但在丞相这一篇中他不能直接当丞相而是要先当村长。
张三当上了某村的村长他就要开始管理每天他会从村东头逛到村西头看甲家的门有没锁好乙家的两口子有没有吵架村子不大一天可以逛两三趟完事后回家睡觉这就是村长的管理生活。
不久张三当上了乡长乡很大他要逛一天才能走一圈于是他开始两天逛一趟把工作交给村长负责。
由于工作出色张三当上了知县他每天再也不能去逛了他全部的时间要用来批示乡长们报告并完全信任他们。
之后张三不断升官从知府到布政史再到丞相全国都归他管我们假设没有皇帝这下子张三就忙了他连看奏章的时间都没有每天见无数的人忙到晚上还没完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都要找他而他一个人要对这些部门的提议作出决断他实在太累了于是他找了一个人帮他的忙并把自己的权力分一部分给他。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张三的位置就类似皇帝他找来帮忙的那个人就是现实中的丞相。
由于全国事情太多而皇帝的精力有限所以他不得不找一个人来把一部分权力交给他。
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丞相的由来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包含了政治学上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论分权制衡理论。
历来的皇帝不乏英明之人他们并不比朱元璋差却都使用了丞相制度作为皇帝的封建社会皇帝是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权利交出去的因为一旦将权力分给别人自己就有被制约的危险。但皇权的无限扩大性与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导致丞相制度的产生。
说到底丞相确实是一个讨人厌的家伙他不断的给皇帝提意见并且还能反驳皇帝作为皇帝是不会喜欢这个家伙的他认为这个人只不过是自己招来干活的一个打工仔自己给了他工作给了他权力但这个人却什么都要管。
他不但要管国家大事还要管自己的私事。想修个房子他要管说是费钱想出去玩他要管说是劳民。甚至有些过分的家伙连自己吃饭休息睡老婆他也要管不但要管还振振有词美其名曰为了陛下身体着想脸上还经常是一幅欠揍的表情好像自己总是欠他二百块钱似的。
到底谁是老板谁是打工的
问题在于你还不能脾气那些士大夫们都看着呢你要接受他的意见态度还要好。如果你忍不住骂了他甚至于处罚了他。那麻烦就来了道理总是在丞相一边史书上会记载他敢于直言而你就很不幸的背上了不纳谏的恶名。下面那些官员也会站在他的一边并用崇拜的眼神看着他。
那些丞相们心里也清楚着呢所以干这些事的时候往往是前仆后继好像巴不得你打他一顿才好。
唉这些讨厌的家伙
1o9
因为这些原因皇帝是并不喜欢那些丞相的他们都像朱元璋一样十分想把这个职位取消但问题在于如果取消了这个职位所有的事情就要自己干了。可是辛苦当上皇帝并不只是为了干活的他们还要享受生活自己并不是铁人三项赛的选手没有那么强的精力。所以这个职位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朱元璋干皇帝为止。
朱元璋从小吃苦耐劳小伙子身体棒精神头儿足饭量大一顿能扒好几碗他不但是铁人赛的冠军级选手估计也练过长跑耐力还很强在他看来把丞相赶回家不过是多干点活自己累点也没什么。于是历史上就留下了劳模朱元璋的光辉事迹。
吴晗先生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他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
这真是一个让人胆寒的数字朱元璋时代没有劳动法他干八天也不会有人给他加班费。但他就这么不停的干活这也使得他很讨厌那些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表现了这一点当时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曾经上了一篇奏折给朱元璋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结果读到一半就用了将近三个钟头时间都是什么三皇五帝仁义道德之类还没有讲到实际内容。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不要再读下去数了下字数已经有一万多字了。
朱元璋气极命令马上传茹太素进见让侍卫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可以看到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多干点活就行了然而事情远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皇帝和丞相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
双方的关系其实可以用拔河这个运动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但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不能太过分。双方的进退都有一定限度。
这个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他告诉拔河的双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大臣不能干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应该管的皇帝应该允许。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与大臣的博弈中这一规则在不断的完善。双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在这样的规则中权力达到了平衡。
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他把大臣们拉得东倒西歪并宣布他们从此被解雇了然后拿着那根绳子回家晾衣服。
他似乎认为这样就解决了问题权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谓的平衡。
事实证明他错了历史规则不是小小的朱元璋能够改变的既然朱元璋并不喜欢这种平衡历史之神将给他和他的子孙安排另外的拔河对手而这个对手与之前的那些人不同。
他们也不守规则。
11o
我们要说明一下朱元璋不守规则的行为只是害了他自己和他的子孙辛苦操劳对于整个明朝政治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朱元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没有砸到这个朝代。
在我们的历史和生活中有着很多非常奇妙的规则这些规则看不见摸不着却始终起着作用。比如著名的黄金分割以黄金分割比例确定的图案是最美丽的划分的结构是最合理的。很多的艺术高的二胡演奏家现在胡弦的某个位置拉出的音色非常优美经过验证那个位置正是胡弦的黄金分割位。
这些规则实在是太神奇了如果你依照这些规则去做你就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你违反这些规则你将受到它的惩罚。
在历史中也存在神奇的规则这些规则在冥冥中操纵着一切没有人可以抗拒它。
在这场拔河中历史规则也起着作用一千余年来王侯将相们根据这一规则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而朱元璋无视这一规则他认为自己能够彻底消灭丞相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确实做到了。
他取消了丞相的官位并禁止今后设置这一职位。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消灭了丞相的称呼但在这场斗争中他真的胜利了吗
事实证明历史的辩证法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都没有什么区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权力甚至要大于前朝的任何丞相。
他们无孔不入无所不管。他们不但管理国家大事还管理皇帝的私事他们不准皇帝随意骑马游玩正德不准皇帝吃伟哥隆庆不准皇帝选择自己喜欢的继承人万历他们甚至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名臣时代一个几乎没有皇权制约的时代高拱张居正
朱元璋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延续千年的权力制衡最终受到了历史规则的惩罚朱元璋来到历史的商店里想要买一块肥皂历史辩证法却强行搭配给他一卷手纸。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估计也只能哭笑不得了。
朱元璋你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
在历史规则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你是那么的弱小你的抵抗是那么的无力。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诚如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