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宋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乾道三年的七月十八,以李邦彦为首的使节团,终于在沈州与金国国主吴乞买达成了和谈的条约。
条约内容倒也简单:两国协商罢兵之后,金国退出云西之地,并交还被虏的赵氏宗亲一干人等,那么大宋在此基础之上撤兵退出辽东并赔偿军费及给予岁币,以十年为期,每年给绢银一百万缗,并且将大宋当今官家赵桓质留在金做客十年,以示诚意。
当然,整个协议叫明眼人来看倒也明显没什么大坑,不过小坑倒是不少。
首先,条约里明确写的是“退出”而不是“归还”,并且是退出“云西”而不是“燕云十六州”。
毕竟就眼下看来,“燕云”之中的“燕地”及所辖的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已经被宋军收复,而“云地”所辖金国实际控制的地方也就只有云州(今山西大同)、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
加上金国盘踞在云西数年,既不鼓励农耕,也不修复城池,便是大同府如今都已经商业凋蔽、农桑荒芜,所以这块飞地对金国而言已经如同鸡肋,说是归还好无道理,但若强调是“退出”的话,则让宋廷这边既找着了颜面,也叫金人落下点好处。
其次是,军费及岁币合计一千万缗,分期十年给付,每年也就一百万,而且是“缗”。要知道“缗”这个计量单位可是官方的标准单位,它不同于民间常用的“贯”或者银两的“两”,而是一种官方的标准单位,具象化的代表就是一张张印刷精美的官钱。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一缗也即等同于一贯,可兑一千文铜钱,但实际上自打宋仁宗时代“官交子”破发后,这等兑换比价也就成了个大笑话。远得不说,政和年间的时候,一贯私家钱庄的钱票可以兑换的铜钱约在七百七十七文铜钱上下浮动,进入乾道年间后,更是升至了七百五十五至七百七十文上下,而官府开具的官钱不论是官引还是会子,正常的兑率都是卷面折价七成,也即是一缗只能兑三百三十文。
若是各县、府私自发行可以用来抵税赋和劳役的官凭(采购或劳务白条),卷面折价则稍微高些,莫约在六成至五成半之间。
当然了,宋廷也不傻,不会真的就让印刷作坊印了纸票拿来骗金人做耍,估计也就是规定宋廷每年给的一百万缗纸币需要在宋金之间的榷场来折算实物。也即是宋廷印了纸票给金国,然后规定金国只能用这些纸票在榷场里拿来换物资,而榷场里的商人当然不会认这宋廷发型的纸票是那一缗抵得一千文钱的硬通货,那么就会跟金人讨价还价,来个折上折、扣上扣什么的。
然后,再让商人们拿换来的纸票再继续折上折、扣上扣的来折扣抵充交给官府的税款和杂项,待这些纸票在户部的府库里转上一圈后,该核销的核销,尚未到时间核销的又可以当成... -->>
乾道三年的七月十八,以李邦彦为首的使节团,终于在沈州与金国国主吴乞买达成了和谈的条约。
条约内容倒也简单:两国协商罢兵之后,金国退出云西之地,并交还被虏的赵氏宗亲一干人等,那么大宋在此基础之上撤兵退出辽东并赔偿军费及给予岁币,以十年为期,每年给绢银一百万缗,并且将大宋当今官家赵桓质留在金做客十年,以示诚意。
当然,整个协议叫明眼人来看倒也明显没什么大坑,不过小坑倒是不少。
首先,条约里明确写的是“退出”而不是“归还”,并且是退出“云西”而不是“燕云十六州”。
毕竟就眼下看来,“燕云”之中的“燕地”及所辖的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已经被宋军收复,而“云地”所辖金国实际控制的地方也就只有云州(今山西大同)、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
加上金国盘踞在云西数年,既不鼓励农耕,也不修复城池,便是大同府如今都已经商业凋蔽、农桑荒芜,所以这块飞地对金国而言已经如同鸡肋,说是归还好无道理,但若强调是“退出”的话,则让宋廷这边既找着了颜面,也叫金人落下点好处。
其次是,军费及岁币合计一千万缗,分期十年给付,每年也就一百万,而且是“缗”。要知道“缗”这个计量单位可是官方的标准单位,它不同于民间常用的“贯”或者银两的“两”,而是一种官方的标准单位,具象化的代表就是一张张印刷精美的官钱。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一缗也即等同于一贯,可兑一千文铜钱,但实际上自打宋仁宗时代“官交子”破发后,这等兑换比价也就成了个大笑话。远得不说,政和年间的时候,一贯私家钱庄的钱票可以兑换的铜钱约在七百七十七文铜钱上下浮动,进入乾道年间后,更是升至了七百五十五至七百七十文上下,而官府开具的官钱不论是官引还是会子,正常的兑率都是卷面折价七成,也即是一缗只能兑三百三十文。
若是各县、府私自发行可以用来抵税赋和劳役的官凭(采购或劳务白条),卷面折价则稍微高些,莫约在六成至五成半之间。
当然了,宋廷也不傻,不会真的就让印刷作坊印了纸票拿来骗金人做耍,估计也就是规定宋廷每年给的一百万缗纸币需要在宋金之间的榷场来折算实物。也即是宋廷印了纸票给金国,然后规定金国只能用这些纸票在榷场里拿来换物资,而榷场里的商人当然不会认这宋廷发型的纸票是那一缗抵得一千文钱的硬通货,那么就会跟金人讨价还价,来个折上折、扣上扣什么的。
然后,再让商人们拿换来的纸票再继续折上折、扣上扣的来折扣抵充交给官府的税款和杂项,待这些纸票在户部的府库里转上一圈后,该核销的核销,尚未到时间核销的又可以当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