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窃国大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把葡萄架稍稍安定之后,林风把注意力转移到南线战事上来。相对于前几个月来说,目前汉、清双方在江苏、安徽一带的战争已经渐渐平息下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战争行将结束,实际上这场战争打到现在两边显然都没有什么妥协余地,更没有什么和平的可能,而现在之所以保持这么一个相对平静的态势,只是两军都有些精疲力竭,不得不暂时停止一些军事行动,大口喘息,为下一步的大规模战争进行准备。
因为亲征葛尔丹的关系,林风在今年上半年并没有对南线投入过多的精力,这个道理倒是不难理解,相对于葛尔丹那十几万精锐铁骑来说,伪清在江浙的那几十万半残不废的部队确实还不够分量,而且就军事角度来看,即算汉军在安徽的战争失败了,那对大汉王朝的根基还是不能造成根本性的威胁,相反,清军就算把汉军除出安徽,占领了两淮之地,那又能起什么作用呢?!一次垂死挣扎的反击,怎么可能挽救一个早已倾覆的王朝?!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伪清简亲王喇布奋起余勇,在南京集结近八万大军,同时调唆江西原安亲王岳乐残部,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合击安徽,其中江苏一路由喇布亲自统帅,自南京出发,循长江西进,连续攻破和州、太平府、芜湖等数个边境要地;而江西的那一支雇佣军则自江西都安、德昌等地循鄱阳湖北上,十数日之内,攻克了黄梅、宿松数城,意图进犯安庆。两支大军一齐行动,合计兵力近十三万余,其势汹汹,安徽全省震动,大汉安徽巡抚袁公懋、建威中郎将刘栳泗、周球一面分兵迎击,一面快马飞报北京,请求增援,时值葛尔丹兵犯山西,林风无力倾主力南下,只能委平辽将军王大海率大汉步兵第二军、大汉步兵第四军分别南下,增援南线战场。
其中步兵第四军孙思克部自直隶出发,借道河南进入安徽,直奔太湖前线迎击江西军,而步兵第二军王大海部则别出心裁,竟自宁锦觉华岛上船,乘海军舰队循海路南下,采取“围魏救赵”的战略,企图在喇布的大后方登陆,削弱江苏军的战争潜力,调动、疲惫敌进攻安徽的主力,迫其回援大本营,从而达到间接支援安徽战线的目的。
如果从中国军事史来看待的话,汉军的此次行动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一六八六年三月初,大汉平辽将军、权安徽都督王大海统帅本部步兵第二军一万四千余人自辽东誓师出征,在伏波中郎将施琅将军的海军第一舰队卫护下大举南下,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一月之后突然突然出现在江苏北部沿海,当地卫戍部队猝不及防,汉军一日夜之间就攻克了竹岛、东西连岛,控制了整个海州湾,翌日,大军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对海州府连云港发起攻击,不到两个时辰便登陆成功,连云港守军六百余官兵尽数投降。
而在此之前,伪清简亲王意气风发,连连攻克安徽数镇,以优势兵力进攻汉军步兵第三军刘栳泗部,两军混战多日,因春季梅雨潮湿,汉军火器威力大减,兼之兵力薄弱,故清军屡屡获胜,刘栳泗部队被迫不断朝东回缩,利用熟悉的地形,在太平府新峪河一带与喇布大军缠战,而就在此时,听闻汉军大举来援,战局登时发生逆转,孙思克部与周球部汇合于太湖,当即挥军进攻江西军,五日之内连胜数仗,夺回了徽南重镇宿松,迫得江西军连连后撤;而王大海部的掏心战术更是令喇布痛入心肺,当汉军大队登陆江苏,海州府沦陷的消息传到前线的时候,伪清数万大军全军哗然,自本地征发的绿营汉奸部队几乎一夜溃散,数名游击、参将甚至连夜率本部人马不辞而别,而就是喇布最亲信的八旗部队也失去了胜利的信心,眼见大军士气全无,喇布迫不得已,只得派出亲信部队拦住刘栳泗,自己率大军撤回南京,迎击扫荡后方的王大海部队。
当林风击败葛尔丹,凯旋回京的时候,安徽的战局已经基本上稳定了下来,在孙思克部队在周球的安徽地方军的配合下,已经逐步遏制住了江西军的攻势,在汉军凶猛的反击下,原本就军心不齐的江西部队一哄而散,多数狠狠地抢了一把便撤回江西老巢,少数部队则干脆投降了汉军,摇身一变成为‘大汉王师’,反过手来残杀昔日同僚;而袭扰喇布后方的王大海部因为在海上漂泊多日,兼之连续奔袭作战,部队补给艰难,士卒疲惫非常,此刻见战略目标已然达到,便避过回乡急切的清军,先一步乘船自沐阳转进安徽。
眼下虽然敌军未灭,但安徽战局却也是早已转危为安,现在汉军总参谋部内部就正为下一步的战争计划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些老成稳重的军官主张维持安徽现状,汉军应集中精力彻底解决山东问题,如此一来打通了京杭大运河水道,贯通南北;二来山东富庶宁静,兼有良港,同时也是直接威胁直隶北京的大省,可以说是一个汉军身边的一个巨大隐患,应当越早解决越好。而那些出身马庄武学的少年激进派则认为此次喇布冒犯“汉王虎威”,悍然入侵安徽,是可忍孰不可忍,为朝廷威望计,必须立即追加安徽军力,倾权力踏平江苏,如此一来,必定天下震慑、诸侯恐怖,不但山东会兵不血刃归降天朝,而且江西、湖北的那十多万残余汉奸部队也会在汉军的军威下归顺,此后,除河南草寇外,中原、江南膏腴之地尽为我大汉所有,放眼天下,谁人还敢与我大汉一较短长?!
经过仔细斟酌,林风倒有点拿不定主意,老实说他真的不大想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山东问题,要知道山东可是现在唯一没有打仗的大省,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若是真是搞僵了几十万大军杀进去,那就算拿下来了也肯定是一地废墟,所以不论从道义角度讲还是从经济角度看,这都是不大合适的;不过他也不大相信激进派的“震慑论”,要知道山东清军和陕甘绿营是截然不同的,陕西、甘肃地方贫瘠,而且自明末开始还打了几十年仗,地方早已民不聊生,甘陕绿营的那支大军之前都是由康熙政府千里迢迢的输血补给方才可以维持生存,所以当林风一举推倒清廷之后,这支军队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只能投靠某一方。但山东部队却没有这个困难,凭借着富庶的地方,他们完全可以实现军辎自给,所以说若是当汉军扫平江西喇布大军之后他们还硬是顶着脖子不投降,那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最初回京的时候,他也曾接见过伪清山东巡抚赵申桥的使者,也看过他的那封亲笔信,老实说林风现在也不知道赵申桥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使者除了一再恭贺汉军“安定北疆、卫护百姓”之外什么都不说,一个劲的胡扯一些套话空话,而赵申桥的所谓亲笔信则更是离谱,居然通篇不提军政,只是一个劲的恭维林风,另外就是在四书五经里摘取了不少名句来发表个人看法,而就是这些个人看法还都只是局限在儒学学术范围之内,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如果说赵申桥要提些投降条件倒是好办,林风当然也有心理准备,实际上他也打算妥协,他和他的部下不论是原职留任也好还是进入中央也好,那都是可以商量,但赵申桥却偏偏关紧了大门,一个缝隙都不露,确实有点令人无可奈何。
唯一令人安慰的是,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非常迫切的事情,现在大汉政府可以说是南北两线均获得重大胜利,... -->>
把葡萄架稍稍安定之后,林风把注意力转移到南线战事上来。相对于前几个月来说,目前汉、清双方在江苏、安徽一带的战争已经渐渐平息下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战争行将结束,实际上这场战争打到现在两边显然都没有什么妥协余地,更没有什么和平的可能,而现在之所以保持这么一个相对平静的态势,只是两军都有些精疲力竭,不得不暂时停止一些军事行动,大口喘息,为下一步的大规模战争进行准备。
因为亲征葛尔丹的关系,林风在今年上半年并没有对南线投入过多的精力,这个道理倒是不难理解,相对于葛尔丹那十几万精锐铁骑来说,伪清在江浙的那几十万半残不废的部队确实还不够分量,而且就军事角度来看,即算汉军在安徽的战争失败了,那对大汉王朝的根基还是不能造成根本性的威胁,相反,清军就算把汉军除出安徽,占领了两淮之地,那又能起什么作用呢?!一次垂死挣扎的反击,怎么可能挽救一个早已倾覆的王朝?!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伪清简亲王喇布奋起余勇,在南京集结近八万大军,同时调唆江西原安亲王岳乐残部,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合击安徽,其中江苏一路由喇布亲自统帅,自南京出发,循长江西进,连续攻破和州、太平府、芜湖等数个边境要地;而江西的那一支雇佣军则自江西都安、德昌等地循鄱阳湖北上,十数日之内,攻克了黄梅、宿松数城,意图进犯安庆。两支大军一齐行动,合计兵力近十三万余,其势汹汹,安徽全省震动,大汉安徽巡抚袁公懋、建威中郎将刘栳泗、周球一面分兵迎击,一面快马飞报北京,请求增援,时值葛尔丹兵犯山西,林风无力倾主力南下,只能委平辽将军王大海率大汉步兵第二军、大汉步兵第四军分别南下,增援南线战场。
其中步兵第四军孙思克部自直隶出发,借道河南进入安徽,直奔太湖前线迎击江西军,而步兵第二军王大海部则别出心裁,竟自宁锦觉华岛上船,乘海军舰队循海路南下,采取“围魏救赵”的战略,企图在喇布的大后方登陆,削弱江苏军的战争潜力,调动、疲惫敌进攻安徽的主力,迫其回援大本营,从而达到间接支援安徽战线的目的。
如果从中国军事史来看待的话,汉军的此次行动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一六八六年三月初,大汉平辽将军、权安徽都督王大海统帅本部步兵第二军一万四千余人自辽东誓师出征,在伏波中郎将施琅将军的海军第一舰队卫护下大举南下,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一月之后突然突然出现在江苏北部沿海,当地卫戍部队猝不及防,汉军一日夜之间就攻克了竹岛、东西连岛,控制了整个海州湾,翌日,大军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对海州府连云港发起攻击,不到两个时辰便登陆成功,连云港守军六百余官兵尽数投降。
而在此之前,伪清简亲王意气风发,连连攻克安徽数镇,以优势兵力进攻汉军步兵第三军刘栳泗部,两军混战多日,因春季梅雨潮湿,汉军火器威力大减,兼之兵力薄弱,故清军屡屡获胜,刘栳泗部队被迫不断朝东回缩,利用熟悉的地形,在太平府新峪河一带与喇布大军缠战,而就在此时,听闻汉军大举来援,战局登时发生逆转,孙思克部与周球部汇合于太湖,当即挥军进攻江西军,五日之内连胜数仗,夺回了徽南重镇宿松,迫得江西军连连后撤;而王大海部的掏心战术更是令喇布痛入心肺,当汉军大队登陆江苏,海州府沦陷的消息传到前线的时候,伪清数万大军全军哗然,自本地征发的绿营汉奸部队几乎一夜溃散,数名游击、参将甚至连夜率本部人马不辞而别,而就是喇布最亲信的八旗部队也失去了胜利的信心,眼见大军士气全无,喇布迫不得已,只得派出亲信部队拦住刘栳泗,自己率大军撤回南京,迎击扫荡后方的王大海部队。
当林风击败葛尔丹,凯旋回京的时候,安徽的战局已经基本上稳定了下来,在孙思克部队在周球的安徽地方军的配合下,已经逐步遏制住了江西军的攻势,在汉军凶猛的反击下,原本就军心不齐的江西部队一哄而散,多数狠狠地抢了一把便撤回江西老巢,少数部队则干脆投降了汉军,摇身一变成为‘大汉王师’,反过手来残杀昔日同僚;而袭扰喇布后方的王大海部因为在海上漂泊多日,兼之连续奔袭作战,部队补给艰难,士卒疲惫非常,此刻见战略目标已然达到,便避过回乡急切的清军,先一步乘船自沐阳转进安徽。
眼下虽然敌军未灭,但安徽战局却也是早已转危为安,现在汉军总参谋部内部就正为下一步的战争计划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些老成稳重的军官主张维持安徽现状,汉军应集中精力彻底解决山东问题,如此一来打通了京杭大运河水道,贯通南北;二来山东富庶宁静,兼有良港,同时也是直接威胁直隶北京的大省,可以说是一个汉军身边的一个巨大隐患,应当越早解决越好。而那些出身马庄武学的少年激进派则认为此次喇布冒犯“汉王虎威”,悍然入侵安徽,是可忍孰不可忍,为朝廷威望计,必须立即追加安徽军力,倾权力踏平江苏,如此一来,必定天下震慑、诸侯恐怖,不但山东会兵不血刃归降天朝,而且江西、湖北的那十多万残余汉奸部队也会在汉军的军威下归顺,此后,除河南草寇外,中原、江南膏腴之地尽为我大汉所有,放眼天下,谁人还敢与我大汉一较短长?!
经过仔细斟酌,林风倒有点拿不定主意,老实说他真的不大想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山东问题,要知道山东可是现在唯一没有打仗的大省,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不错,若是真是搞僵了几十万大军杀进去,那就算拿下来了也肯定是一地废墟,所以不论从道义角度讲还是从经济角度看,这都是不大合适的;不过他也不大相信激进派的“震慑论”,要知道山东清军和陕甘绿营是截然不同的,陕西、甘肃地方贫瘠,而且自明末开始还打了几十年仗,地方早已民不聊生,甘陕绿营的那支大军之前都是由康熙政府千里迢迢的输血补给方才可以维持生存,所以当林风一举推倒清廷之后,这支军队在严峻的生存压力下只能投靠某一方。但山东部队却没有这个困难,凭借着富庶的地方,他们完全可以实现军辎自给,所以说若是当汉军扫平江西喇布大军之后他们还硬是顶着脖子不投降,那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最初回京的时候,他也曾接见过伪清山东巡抚赵申桥的使者,也看过他的那封亲笔信,老实说林风现在也不知道赵申桥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使者除了一再恭贺汉军“安定北疆、卫护百姓”之外什么都不说,一个劲的胡扯一些套话空话,而赵申桥的所谓亲笔信则更是离谱,居然通篇不提军政,只是一个劲的恭维林风,另外就是在四书五经里摘取了不少名句来发表个人看法,而就是这些个人看法还都只是局限在儒学学术范围之内,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如果说赵申桥要提些投降条件倒是好办,林风当然也有心理准备,实际上他也打算妥协,他和他的部下不论是原职留任也好还是进入中央也好,那都是可以商量,但赵申桥却偏偏关紧了大门,一个缝隙都不露,确实有点令人无可奈何。
唯一令人安慰的是,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非常迫切的事情,现在大汉政府可以说是南北两线均获得重大胜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