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落江南 (2/2)
笔趣阁 www.bqg34.org,changfapiaopiao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水,让人流连往返,让人惊喜不断。在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群鸟归宿。我们也在返回的客轮上了。
走上船舷,放眼望去,1078座岛屿在绵延的湖面,渐行渐远,最后湮没在一片浩淼之中。湖面的凉风吹在我的脸上,一江的银波激荡在我的胸中。忽然就记起李白的青溪诗来:“青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此时此刻,远古诗人的浅唱,合着眼前千岛湖激浪的节拍,与我飘扬的诗意撞了个满怀。
四、东阳木雕
浙江省的东阳木雕天下名扬。正好蒋卫先生的老家就在东阳,他母亲听说我们要去,还专门做了一大吊锅东阳民间特色“稻草芦花鸡”等着我们。有吃,又有看,大家口里叫着:“奢侈,奢侈啊!”心里别提多滋润了。
东阳市不大,但市面上的木雕、根雕比比皆是。车子开进城东,一爿老宅在我们面前出现,几乎以为自己眼花,那似曾相识的街景可是在梦里来过?老三说: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里就是有名的木雕一条街嘛!好多电影电视古装戏都是在这里拍的外景呢!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啦,原来如此。展眼望去,灰瓦白墙、雕梁画栋的宅院,安安静静一溜儿对面排开,据说是姜子牙的后裔建造的卢氏大宗祠,这有名的卢宅还是南宋时的建筑。街市很安静,一扇扇木雕门轻轻关着。轻手轻脚进门:呀,墙上挂的,地上放的,桌上摆的,玻璃橱窗里存列的,都是木雕工艺品:木雕条案、木雕围屏、木雕砚屏、木雕罗汉床、木雕窗饰,小木雕摆设件件作品巧构细镂、做工精美。禁不住兴起,从街头到街尾,一家一家叩门,一家一家拜访。叫我惊讶的是,满街的铺面,有人守店的铺面几乎很少。门扉上的招牌,更是让我吃惊不小。原来以为是一街的木匠师傅,殊不知,这满街的木匠,都是大师级别的啊!我在一位涂姓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台上,看到一种仿古木雕窗饰,人物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几乎可以与明清建筑上的木雕正品乱真。抱着这满怀的艺术珍品,简直不忍释手。
身边的先生们对木材的研究当然算是专家级别的,他们告诉我:紫檀、黄花梨、铁力木、榉木和红木自古都是名贵的木雕原材料。尤其是榉木,盛产于江浙一带,北方人称之为“南榆”东阳木雕以榉木为主,榉木中老龄且带赤色者又名“血榉”纹理如山峦重叠,又似宝塔,俗称“宝塔纹”江浙一带民间多用它制作家具,更是东阳木雕中的珍品。在木雕一条街上,大师们的作品被高悬在墙壁上,屏风上。那些巨幅木雕,气势恢弘,高贵典雅,而小品之作,则精致细微,色彩斑斓。可以说,款款精美,件件奇妙。让人看得心驰神往,口里禁不住喃喃自语:真的,如果有缘,愿在三生石上许愿,来生投胎,就到东阳来做个木匠呀!身边的女友快人快语,对我说道:今生何难!嫁给这里的木匠,做个木匠娘子又何妨啊!大家闻言,顿时笑作一团。
五、中国第一宅
穿过东阳木雕一条街,就到了卢宅——中国第一民宅。
其实,木雕一条街,也是卢宅一条街。卢宅是国内民居之最,建筑群占地达500余亩。自古有“北有故宫,南有肃雍”一说。故宫是“官”宅,皇帝佬儿的寝宫,其气势、建筑工艺,天下谁人能比?肃雍自然是指卢宅,而卢宅是民宅,民宅以居住实用为前提。像卢宅这样气势如此浩大恢弘,工艺如此精湛绝伦的民居,实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试想,有如此经济实力建筑私家住宅的人,那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能在经历了无数次世代更替、朝代兴衰之后,住宅仍然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一事实本身就很了不起。
我们穿过一排一排的砖门坊,远远看见“大夫第”三个大字,历经沧桑,依然遒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卢宅深厚的人文底蕴。在砖门坊旁边,刻有卢宅简介的石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来卢宅的主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后裔。据说,南宋时,承接了姜子牙道术之精华、得孔孟儒学之熏陶的姜子牙后裔卢氏,他们择居雅溪,取山川形胜之灵,得人文风俗之润,尊师重教,诗礼传家,科第绵延,宅第连片,形成这片占地500余亩的建筑群。卢宅先祖,重交谊,究学问,涉足仕途者众,跻身学林者多,肃雍堂上高挂的100多位卢氏先人画像,无论高官或学者,个个业绩显赫。有人指着卢宅门前绵延远山说:看看对面,那形似笔架的三座峰峦,就是卢宅的文脉。此时,我们一行人刚刚走进复荆堂大堂之内,按照管理人员的提议,站到大堂中轴线上回头望去,卢宅对面的山峰,山势险峻,形似笔架,而笔架山的中轴,正好对着卢宅的中轴线,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水观,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叫人叹为观止。
现存卢宅,保存完好的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三大宗支建筑群呈拱月之势,40余处园林、书院、寺观、26座牌坊点缀其间,令人心旷神怡。卢宅建筑,汇聚了江南民居的精华,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堆塑、彩绘艺术于一体,诗情画意、意蕴深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方风格。仅肃雍堂主轴,前后九进,纵深320米,面积位居国内民居之首。与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齐名,卢宅的木雕家具,巧构细镂,做工精美,尽显“百工之乡”之艺术风采;卢宅花灯,华贵典雅,色彩斑斓,尤其是肃雍堂堂灯,已创吉尼斯世界记录。它用40万颗玻璃彩珠穿就,高4。05米,直径2。10米,重127。5公斤。每当节庆、祭祀的日子,整个卢宅,华灯齐放,灯火辉映,肃雍堂堂灯,更是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中国第一宅,果然了得。
六、周庄一日
一直幻想着,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黄昏,在烟雨朦胧和大雾缠绵的天气里,一个人,撑着一把油布雨伞,去推江南小镇的一扇大门。幻想着一位古典的江南女子,在高高的绣楼上依窗而立,对着楼下大厅里唐突造访的我,若有所思,细细打量,而我身旁红漆斑驳的方桌旁和典雅高贵的太师椅里,坐着交谈的人儿,打听一下他们的名字,必是叫人惊讶的。那人也必定是史册里叫得响声的。就在这样一个静谧安详的小镇,他们交谈着,随便的一次交往,就会掀动中国历史的一页重要篇章。
本来要去同里的,但因为顺路,就到了周庄。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水乡”的江南小镇,位于江苏省的昆山市,有着九百多年的历史,它依偎在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的怀抱之中,离古城苏州仅30公里。车过淀山湖以后,人就走在画里了。阳光初照里的周庄,带着一身水雾,向我们走来。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特有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周庄典型的江南水乡面貌。这里,桥是路,路就是桥。到了周庄,看桥是首当其冲的事。现存14座石桥,尽皆横卧在烟波浩淼的水巷之上的,相继建于元、明、清时代,双桥、富安桥、贞丰桥和福洪桥一个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新奇,而双桥,是这些最具特色的石桥中又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的:在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上,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它们联袂而筑,交汇成十字,故称双桥;因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代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又把双桥叫作钥匙桥。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木船在桥洞里摇过,牵着老牛的老农,在桥上走着,谁家的女子在桥边的河埠搓衣洗菜。临河的小楼粉墙黛瓦,虚掩的窗中飘出弦乐叮咚此情此景,让人想起青年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的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来。据说1984年,那幅画,连同陈逸飞的其他作品在纽约展出,那一幅幅描绘姑苏小桥流水、江南水乡的作品,硬是把美国观众带到东方古国神话般的境地,双桥作为神秘东方文化的象征,被欧洲人膜拜。当年11月,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作为礼物馈赠给邓小平同志,写下了中美友谊新的佳话。之后,这幅画,又被当作1985年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发往世界各地。双桥这把钥匙,肩负着友谊的使命,开启着世界的大门。
除了各具风格的石桥,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更是周庄的魅力所在。黄昏时分,一弯新月撒下银辉,尼龙纱似的笼罩着南胡,给泽国周庄平添诗意,盈盈碧水摇晃着夜泊的渔舟,不知从哪儿传出的幽婉乐曲,与溶溶灯火一起泻入夜空,撩拨着人的心弦。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在保留着诸多明清建筑的静谧的街巷穿行,使人恍若走进了人间仙境。
到了周庄,沈厅和张厅是一定要去看的。沈厅坐落在富安桥东南,大小100多间房屋,七进五门楼,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江南首富沈万山后裔于乾隆七年所建。沈厅的建筑格局奇特,所辖三部分,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中部为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以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整个建筑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前后屋楼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形成一个大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物中罕见。张厅则是迄今为止我国明代民居建筑中罕见的珍品,它沿街临河,占地1884亩,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建筑格局也是前厅后堂,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但它的奇特处还不止于此。张厅正厅,四根罕见的粗大楠木,支起宽敞明亮的厅堂,有意思的是,楠木柱下的墩脚为罕见的木鼓墩,敲之咚咚有声,岁月的刀刃,丝毫没有消减它的坚固如初。而品字型的四进前后堂楼和厅屋,建筑匠心独运,假山、梅、兰、竹、蕉隐现于窗前屋后,古朴简洁中,透出精致幽雅,尤其是正厅到后花园的悠长备弄,足有47米。它左连各进堂楼,右可进入二楼的花厅。沿着备弄走到弄底,连接银子滨的水流穿屋而过。“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把江南水乡的奇特景观推到一个止境。
看到周庄的景、周庄的房,不能不想到周庄的人。周庄集镇的兴起,跟一个人的名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江南巨富沈万山。沈万山名富,字仲荣,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再加上他“治财”有方,具有出色的经济管理能力,一方面开辟田宅,另一方面他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蚬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运往海外,大胆实践他“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以村落而辟为镇,实为沈万山父子之功”周庄集镇才日渐兴盛。据说,沈万山财富之巨,超出常人想象,他曾经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山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山助筑都城三分之一。为了巩固沈家产业,沈万山不惜重金对后代子孙加以培养,鼓励后代不要离开周庄。然而,他的财产之巨,使朱元璋都红了眼,找了个借口,给沈万山一个罪名,竟然将他发配充军。结果是,一代江南首富沈万山,在遥远的云南度过了他落寞的余生。
沈万山是个值得研究的人物。周庄是个值得阅读的地方。多少颗伟大的灵魂在这里驻留,留下花开的结果;多少双慧眼抚摩过周庄的小桥流水,迸发出诗意和善美。周庄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泊在湖上的一片荷叶。四条井字型河道,将古镇分割成八条长街。就在这古老的水巷深处,至今保留着西晋文学家、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陆龟蒙等人的寓所遗址,还有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社团“南社”成员的住宅30余处,像叶楚伧、王大觉、费公直、沈体兰和柳率初先生旧居,以及南社成员饮酒吟诗集会的“迷楼”等遗址。你简直无法想象,江南水乡的这片静谧里,收藏着历史上一个个怎样精彩的瞬间。
在夜里看周庄,才别有一番雅致,你能够静下来,听一听舟楫在水巷摇动的声音;你可以看一看,月影在波上流荡的光痕。因为是旅游区,每逢节假日,游客不断,远古的静谧被打破,白日的周庄更像繁华的市井,只有夜色里的周庄,在波光流影中浮动,偶尔有摇船的渔家女唱着船歌,打破一江静谧。这个时候,去街头巷尾食庄品尝一下蚬江水鲜是十分有趣的,或者吃一吃周庄特有的阿婆茶,也会让你惊讶不已。元代,陈去病的先祖由浙江迁居周庄,以锤薰炉为生,生产铜锡茶壶,遗址尚存;镇上明清建造的徽帮茶叶栈房至今犹存,它们算得上周庄茶道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你随便走进一家深宅大院,主人家里都珍藏着宋代图案优美的青花瓷盖茶碗、细巧玲珑的茶盅、高雅古朴的茶壶和釉色光亮的茶盘。三毛茶楼则是新派的茶楼,过了沈厅大门就到。1989年油菜花开的季节,台湾女作家三毛冒着霏霏春雨,来寻访“烟雨江南”善感的女作家一走到这里就止不住热泪盈眶。如今故人已去,空留下茶楼一座,爬上楼顶,新月如弦,拨动着人心灵的琴音。
夜深了,周庄狭窄的石板路在我的目光里延伸,我知道它延伸的地方是一个又一个的深深庭院。我心中一动,忽然想到,如果我一不小心一头撞进了一院老宅里,就一定会有一个诗一样的故事在等待我去与之相遇啊。
这就是我梦里寻找的江南!
水,让人流连往返,让人惊喜不断。在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群鸟归宿。我们也在返回的客轮上了。
走上船舷,放眼望去,1078座岛屿在绵延的湖面,渐行渐远,最后湮没在一片浩淼之中。湖面的凉风吹在我的脸上,一江的银波激荡在我的胸中。忽然就记起李白的青溪诗来:“青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此时此刻,远古诗人的浅唱,合着眼前千岛湖激浪的节拍,与我飘扬的诗意撞了个满怀。
四、东阳木雕
浙江省的东阳木雕天下名扬。正好蒋卫先生的老家就在东阳,他母亲听说我们要去,还专门做了一大吊锅东阳民间特色“稻草芦花鸡”等着我们。有吃,又有看,大家口里叫着:“奢侈,奢侈啊!”心里别提多滋润了。
东阳市不大,但市面上的木雕、根雕比比皆是。车子开进城东,一爿老宅在我们面前出现,几乎以为自己眼花,那似曾相识的街景可是在梦里来过?老三说: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里就是有名的木雕一条街嘛!好多电影电视古装戏都是在这里拍的外景呢!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啦,原来如此。展眼望去,灰瓦白墙、雕梁画栋的宅院,安安静静一溜儿对面排开,据说是姜子牙的后裔建造的卢氏大宗祠,这有名的卢宅还是南宋时的建筑。街市很安静,一扇扇木雕门轻轻关着。轻手轻脚进门:呀,墙上挂的,地上放的,桌上摆的,玻璃橱窗里存列的,都是木雕工艺品:木雕条案、木雕围屏、木雕砚屏、木雕罗汉床、木雕窗饰,小木雕摆设件件作品巧构细镂、做工精美。禁不住兴起,从街头到街尾,一家一家叩门,一家一家拜访。叫我惊讶的是,满街的铺面,有人守店的铺面几乎很少。门扉上的招牌,更是让我吃惊不小。原来以为是一街的木匠师傅,殊不知,这满街的木匠,都是大师级别的啊!我在一位涂姓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台上,看到一种仿古木雕窗饰,人物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几乎可以与明清建筑上的木雕正品乱真。抱着这满怀的艺术珍品,简直不忍释手。
身边的先生们对木材的研究当然算是专家级别的,他们告诉我:紫檀、黄花梨、铁力木、榉木和红木自古都是名贵的木雕原材料。尤其是榉木,盛产于江浙一带,北方人称之为“南榆”东阳木雕以榉木为主,榉木中老龄且带赤色者又名“血榉”纹理如山峦重叠,又似宝塔,俗称“宝塔纹”江浙一带民间多用它制作家具,更是东阳木雕中的珍品。在木雕一条街上,大师们的作品被高悬在墙壁上,屏风上。那些巨幅木雕,气势恢弘,高贵典雅,而小品之作,则精致细微,色彩斑斓。可以说,款款精美,件件奇妙。让人看得心驰神往,口里禁不住喃喃自语:真的,如果有缘,愿在三生石上许愿,来生投胎,就到东阳来做个木匠呀!身边的女友快人快语,对我说道:今生何难!嫁给这里的木匠,做个木匠娘子又何妨啊!大家闻言,顿时笑作一团。
五、中国第一宅
穿过东阳木雕一条街,就到了卢宅——中国第一民宅。
其实,木雕一条街,也是卢宅一条街。卢宅是国内民居之最,建筑群占地达500余亩。自古有“北有故宫,南有肃雍”一说。故宫是“官”宅,皇帝佬儿的寝宫,其气势、建筑工艺,天下谁人能比?肃雍自然是指卢宅,而卢宅是民宅,民宅以居住实用为前提。像卢宅这样气势如此浩大恢弘,工艺如此精湛绝伦的民居,实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试想,有如此经济实力建筑私家住宅的人,那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能在经历了无数次世代更替、朝代兴衰之后,住宅仍然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一事实本身就很了不起。
我们穿过一排一排的砖门坊,远远看见“大夫第”三个大字,历经沧桑,依然遒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卢宅深厚的人文底蕴。在砖门坊旁边,刻有卢宅简介的石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来卢宅的主人竟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后裔。据说,南宋时,承接了姜子牙道术之精华、得孔孟儒学之熏陶的姜子牙后裔卢氏,他们择居雅溪,取山川形胜之灵,得人文风俗之润,尊师重教,诗礼传家,科第绵延,宅第连片,形成这片占地500余亩的建筑群。卢宅先祖,重交谊,究学问,涉足仕途者众,跻身学林者多,肃雍堂上高挂的100多位卢氏先人画像,无论高官或学者,个个业绩显赫。有人指着卢宅门前绵延远山说:看看对面,那形似笔架的三座峰峦,就是卢宅的文脉。此时,我们一行人刚刚走进复荆堂大堂之内,按照管理人员的提议,站到大堂中轴线上回头望去,卢宅对面的山峰,山势险峻,形似笔架,而笔架山的中轴,正好对着卢宅的中轴线,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风水观,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叫人叹为观止。
现存卢宅,保存完好的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三大宗支建筑群呈拱月之势,40余处园林、书院、寺观、26座牌坊点缀其间,令人心旷神怡。卢宅建筑,汇聚了江南民居的精华,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堆塑、彩绘艺术于一体,诗情画意、意蕴深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方风格。仅肃雍堂主轴,前后九进,纵深320米,面积位居国内民居之首。与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齐名,卢宅的木雕家具,巧构细镂,做工精美,尽显“百工之乡”之艺术风采;卢宅花灯,华贵典雅,色彩斑斓,尤其是肃雍堂堂灯,已创吉尼斯世界记录。它用40万颗玻璃彩珠穿就,高4。05米,直径2。10米,重127。5公斤。每当节庆、祭祀的日子,整个卢宅,华灯齐放,灯火辉映,肃雍堂堂灯,更是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中国第一宅,果然了得。
六、周庄一日
一直幻想着,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黄昏,在烟雨朦胧和大雾缠绵的天气里,一个人,撑着一把油布雨伞,去推江南小镇的一扇大门。幻想着一位古典的江南女子,在高高的绣楼上依窗而立,对着楼下大厅里唐突造访的我,若有所思,细细打量,而我身旁红漆斑驳的方桌旁和典雅高贵的太师椅里,坐着交谈的人儿,打听一下他们的名字,必是叫人惊讶的。那人也必定是史册里叫得响声的。就在这样一个静谧安详的小镇,他们交谈着,随便的一次交往,就会掀动中国历史的一页重要篇章。
本来要去同里的,但因为顺路,就到了周庄。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水乡”的江南小镇,位于江苏省的昆山市,有着九百多年的历史,它依偎在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的怀抱之中,离古城苏州仅30公里。车过淀山湖以后,人就走在画里了。阳光初照里的周庄,带着一身水雾,向我们走来。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特有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周庄典型的江南水乡面貌。这里,桥是路,路就是桥。到了周庄,看桥是首当其冲的事。现存14座石桥,尽皆横卧在烟波浩淼的水巷之上的,相继建于元、明、清时代,双桥、富安桥、贞丰桥和福洪桥一个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新奇,而双桥,是这些最具特色的石桥中又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的:在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上,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它们联袂而筑,交汇成十字,故称双桥;因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代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又把双桥叫作钥匙桥。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木船在桥洞里摇过,牵着老牛的老农,在桥上走着,谁家的女子在桥边的河埠搓衣洗菜。临河的小楼粉墙黛瓦,虚掩的窗中飘出弦乐叮咚此情此景,让人想起青年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的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来。据说1984年,那幅画,连同陈逸飞的其他作品在纽约展出,那一幅幅描绘姑苏小桥流水、江南水乡的作品,硬是把美国观众带到东方古国神话般的境地,双桥作为神秘东方文化的象征,被欧洲人膜拜。当年11月,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作为礼物馈赠给邓小平同志,写下了中美友谊新的佳话。之后,这幅画,又被当作1985年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发往世界各地。双桥这把钥匙,肩负着友谊的使命,开启着世界的大门。
除了各具风格的石桥,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更是周庄的魅力所在。黄昏时分,一弯新月撒下银辉,尼龙纱似的笼罩着南胡,给泽国周庄平添诗意,盈盈碧水摇晃着夜泊的渔舟,不知从哪儿传出的幽婉乐曲,与溶溶灯火一起泻入夜空,撩拨着人的心弦。驳岸、拱桥、水巷、整齐而狭窄的石板街面,构成了水乡古镇的特有风貌。在保留着诸多明清建筑的静谧的街巷穿行,使人恍若走进了人间仙境。
到了周庄,沈厅和张厅是一定要去看的。沈厅坐落在富安桥东南,大小100多间房屋,七进五门楼,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江南首富沈万山后裔于乾隆七年所建。沈厅的建筑格局奇特,所辖三部分,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中部为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以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整个建筑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前后屋楼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形成一个大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物中罕见。张厅则是迄今为止我国明代民居建筑中罕见的珍品,它沿街临河,占地1884亩,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建筑格局也是前厅后堂,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但它的奇特处还不止于此。张厅正厅,四根罕见的粗大楠木,支起宽敞明亮的厅堂,有意思的是,楠木柱下的墩脚为罕见的木鼓墩,敲之咚咚有声,岁月的刀刃,丝毫没有消减它的坚固如初。而品字型的四进前后堂楼和厅屋,建筑匠心独运,假山、梅、兰、竹、蕉隐现于窗前屋后,古朴简洁中,透出精致幽雅,尤其是正厅到后花园的悠长备弄,足有47米。它左连各进堂楼,右可进入二楼的花厅。沿着备弄走到弄底,连接银子滨的水流穿屋而过。“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把江南水乡的奇特景观推到一个止境。
看到周庄的景、周庄的房,不能不想到周庄的人。周庄集镇的兴起,跟一个人的名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江南巨富沈万山。沈万山名富,字仲荣,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再加上他“治财”有方,具有出色的经济管理能力,一方面开辟田宅,另一方面他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蚬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运往海外,大胆实践他“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以村落而辟为镇,实为沈万山父子之功”周庄集镇才日渐兴盛。据说,沈万山财富之巨,超出常人想象,他曾经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山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山助筑都城三分之一。为了巩固沈家产业,沈万山不惜重金对后代子孙加以培养,鼓励后代不要离开周庄。然而,他的财产之巨,使朱元璋都红了眼,找了个借口,给沈万山一个罪名,竟然将他发配充军。结果是,一代江南首富沈万山,在遥远的云南度过了他落寞的余生。
沈万山是个值得研究的人物。周庄是个值得阅读的地方。多少颗伟大的灵魂在这里驻留,留下花开的结果;多少双慧眼抚摩过周庄的小桥流水,迸发出诗意和善美。周庄古镇,四面环水,犹如泊在湖上的一片荷叶。四条井字型河道,将古镇分割成八条长街。就在这古老的水巷深处,至今保留着西晋文学家、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陆龟蒙等人的寓所遗址,还有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社团“南社”成员的住宅30余处,像叶楚伧、王大觉、费公直、沈体兰和柳率初先生旧居,以及南社成员饮酒吟诗集会的“迷楼”等遗址。你简直无法想象,江南水乡的这片静谧里,收藏着历史上一个个怎样精彩的瞬间。
在夜里看周庄,才别有一番雅致,你能够静下来,听一听舟楫在水巷摇动的声音;你可以看一看,月影在波上流荡的光痕。因为是旅游区,每逢节假日,游客不断,远古的静谧被打破,白日的周庄更像繁华的市井,只有夜色里的周庄,在波光流影中浮动,偶尔有摇船的渔家女唱着船歌,打破一江静谧。这个时候,去街头巷尾食庄品尝一下蚬江水鲜是十分有趣的,或者吃一吃周庄特有的阿婆茶,也会让你惊讶不已。元代,陈去病的先祖由浙江迁居周庄,以锤薰炉为生,生产铜锡茶壶,遗址尚存;镇上明清建造的徽帮茶叶栈房至今犹存,它们算得上周庄茶道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你随便走进一家深宅大院,主人家里都珍藏着宋代图案优美的青花瓷盖茶碗、细巧玲珑的茶盅、高雅古朴的茶壶和釉色光亮的茶盘。三毛茶楼则是新派的茶楼,过了沈厅大门就到。1989年油菜花开的季节,台湾女作家三毛冒着霏霏春雨,来寻访“烟雨江南”善感的女作家一走到这里就止不住热泪盈眶。如今故人已去,空留下茶楼一座,爬上楼顶,新月如弦,拨动着人心灵的琴音。
夜深了,周庄狭窄的石板路在我的目光里延伸,我知道它延伸的地方是一个又一个的深深庭院。我心中一动,忽然想到,如果我一不小心一头撞进了一院老宅里,就一定会有一个诗一样的故事在等待我去与之相遇啊。
这就是我梦里寻找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