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微小说与小小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41.犍为诗话(九)清溪三弟兄的抗战
杜承霦,行三,1919年4月生。十多岁考上黄埔军校,毕业后在部队任参谋。抗日战争中一天,清溪镇建新街他家中突然收到部队送回的包裹,有他行军时随身的铁箱、中正剑(上刻“不成功便成仁”)和挎包,还有他的军帽。部队并赠送杜家一块匾,匾曰:“抗日英雄”,另赠一铜牌,牌曰:“抗战到底”,原来杜承霦已经死于行军途中!
杜承雩,行五,老幺。在四川大学读书,当时远征军成立,他即刻报名参加,家中父母也未因已经失去一个儿子而阻拦。抗战胜利后他继续读书。历次政治运动尤其十年浩劫中因为“国民党军警宪特人员”被追究斗争,要其交代“反动历史”,用他儿子杜又平的话说,“参加个远征军,一辈子说不清”,现在,杜又平在腾冲抗日战士纪念墙上找到了父亲的名字。
杜承雯,长兄,1914年生。1990年他的追悼会上,老教师周长勋捶胸顿足,说是“从此失去做人的良师益友”。
周长勋老师和另一老教师徐大庭老师的发言中讲到,杜承雯从小饱读诗书,为犍为“四大才子”之首,因为耻于“吃剥削阶级的饭”,15岁离家出走,步行至新民教书。次年与周长勋一道,步行几百里到成都考省立师范,考得全省第一,以16岁小小年纪,“荣光桑梓”。当时地下党四川省委书记车耀先是他老师。
毕业后教学出众,“上课不带讲义”,滔滔讲来。抗日战争时为校长,尽管两弟弟皆国军,但礼堂内悬挂国共两党抗日将领肖像,被训诫,坚持道:“凡是抗日的,都应该挂!”虽被解除校长职务亦不悔,真是“文弱书生而头角峥嵘”!清溪写镇志,执笔的焦万奎先生告诉他儿子:“查遍民国档案,只有你父亲这个校长没有人投诉!不简单!”
他并促成地方创办了第一所幼稚园。解放后为犍为师范第一任校长,曾经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探讨师范教育。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抗拒自杀,被抢救,颈上留下大伤疤,第二次被解除校长职务,调教师进修学校函授部,负责全县进修教师的语文面授,身背绿色邮包,手拿红色油伞,十多年间,全靠步行,一遍又一遍走遍全县各区乡函授点。
十年浩劫中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白天从头学习挑大粪、养鱼、喂牛,晚上站在饭桌上挨斗争。
退休后,白天应邀和周长勋老师一道为县文化馆清理善本书,夜里給清溪供销社青年职工补习班讲课。犍为师范编校志,诬他为第二任校长,去信亦不更正。
晚年唱《太行山上》,至“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则热泪盈眶,其子窥之,不解。死时,尚按时拨开收音机听新闻。死后,其子清理遗物,见有诗歌日记一本,中有“乐生还乐死”句,以为黄钟大吕,而于“悠悠尤念未归魂”句,不解。
其子65岁,堂兄返里扫墓,询问得知叔父事迹,乃解。堂兄又言,杜承霦叔父中正剑及“抗战到底”铜牌,十年浩劫中藏于屋脊瓦下。
141.犍为诗话(九)清溪三弟兄的抗战
杜承霦,行三,1919年4月生。十多岁考上黄埔军校,毕业后在部队任参谋。抗日战争中一天,清溪镇建新街他家中突然收到部队送回的包裹,有他行军时随身的铁箱、中正剑(上刻“不成功便成仁”)和挎包,还有他的军帽。部队并赠送杜家一块匾,匾曰:“抗日英雄”,另赠一铜牌,牌曰:“抗战到底”,原来杜承霦已经死于行军途中!
杜承雩,行五,老幺。在四川大学读书,当时远征军成立,他即刻报名参加,家中父母也未因已经失去一个儿子而阻拦。抗战胜利后他继续读书。历次政治运动尤其十年浩劫中因为“国民党军警宪特人员”被追究斗争,要其交代“反动历史”,用他儿子杜又平的话说,“参加个远征军,一辈子说不清”,现在,杜又平在腾冲抗日战士纪念墙上找到了父亲的名字。
杜承雯,长兄,1914年生。1990年他的追悼会上,老教师周长勋捶胸顿足,说是“从此失去做人的良师益友”。
周长勋老师和另一老教师徐大庭老师的发言中讲到,杜承雯从小饱读诗书,为犍为“四大才子”之首,因为耻于“吃剥削阶级的饭”,15岁离家出走,步行至新民教书。次年与周长勋一道,步行几百里到成都考省立师范,考得全省第一,以16岁小小年纪,“荣光桑梓”。当时地下党四川省委书记车耀先是他老师。
毕业后教学出众,“上课不带讲义”,滔滔讲来。抗日战争时为校长,尽管两弟弟皆国军,但礼堂内悬挂国共两党抗日将领肖像,被训诫,坚持道:“凡是抗日的,都应该挂!”虽被解除校长职务亦不悔,真是“文弱书生而头角峥嵘”!清溪写镇志,执笔的焦万奎先生告诉他儿子:“查遍民国档案,只有你父亲这个校长没有人投诉!不简单!”
他并促成地方创办了第一所幼稚园。解放后为犍为师范第一任校长,曾经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探讨师范教育。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抗拒自杀,被抢救,颈上留下大伤疤,第二次被解除校长职务,调教师进修学校函授部,负责全县进修教师的语文面授,身背绿色邮包,手拿红色油伞,十多年间,全靠步行,一遍又一遍走遍全县各区乡函授点。
十年浩劫中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白天从头学习挑大粪、养鱼、喂牛,晚上站在饭桌上挨斗争。
退休后,白天应邀和周长勋老师一道为县文化馆清理善本书,夜里給清溪供销社青年职工补习班讲课。犍为师范编校志,诬他为第二任校长,去信亦不更正。
晚年唱《太行山上》,至“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则热泪盈眶,其子窥之,不解。死时,尚按时拨开收音机听新闻。死后,其子清理遗物,见有诗歌日记一本,中有“乐生还乐死”句,以为黄钟大吕,而于“悠悠尤念未归魂”句,不解。
其子65岁,堂兄返里扫墓,询问得知叔父事迹,乃解。堂兄又言,杜承霦叔父中正剑及“抗战到底”铜牌,十年浩劫中藏于屋脊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