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城侯、鄄城王,于文、明两朝数次徙封,历雍丘、东阿、陈郡等地,落寞漂泊,直至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在忧郁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非常有趣的是,被废的汉天子刘协,其结局反倒比曹丕的大多数兄弟要好。退位后刘协改封山阳公,迁徙至山阳国居住。由于其妻曹节乃曹氏公主,这位被废的君王在许多方面待遇还算不错,山阳国可以给宗族子弟开设学校,刘协后来喜好医术,据说还专门设立过医馆。刘协卒于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比曹丕三兄弟都长寿,终年五十四岁,追谥为汉孝献皇帝。由于嫡子早亡,公爵之位由其孙刘康继承。
曹丕在位七年,黄初七年(公元226年)病逝,终年四十岁,庙号世祖,谥号文皇帝;帝位由其子曹叡继承,是为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曹丕长子,生于建安十年。其母甄宓,原为袁绍中子袁熙之妻,建安九年为丕所纳。虽然甄氏在曹丕称帝后被立为皇后,但转年即在复杂的后宫争宠中失势,被赐自尽,皇后之位被郭氏取代。曹叡因此未能得封太子,不过他几乎凭借着与当年父亲取悦祖父一样的手段,以“仁孝”打动父亲,终于入主东宫,继位时年仅二十一岁。
这位年轻帝王执政的前八年表现很出色,为政勤勉、明察秋毫,尊重元老大臣,颇能听取直谏,诸多方面优于其父。但随着曹魏势力的增强,统一天下的优势渐渐凸显,曹叡也日渐懈怠。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几乎是明帝朝的分水岭,这一年屡次北伐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孙权也日趋老迈政局动荡。曹叡以为天下事已不足为虑,开始骄奢淫逸、追求浮华、大兴土木、耽爱美色,不但劳民伤财惹得群臣不满,也搞坏了身体,五年后便因病而终,年仅三十四岁。
曹叡在位十二年,却始终无子,按理说他应从父、祖后嗣中择贤而立,可他却任性地从民间抱养了曹芳、曹洵两个婴孩作为己子。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他临终指定齐王曹芳为太子,后者继承帝位时年仅八岁。其时曹丕留下的四大重臣中曹真、曹休、陈群皆已过逝,唯司马懿官居太尉声望无人能及。曹叡曾经想让平素亲睦的叔父燕王曹宇、曹真之子曹爽、曹休之子曹肇、夏侯氏族人夏侯献与司马懿共同辅佐少主;但他临终之际头脑已不清醒,最终仅草草任命了曹爽、司马懿两个顾命大臣,这为曹魏政权埋下了巨大危机。
八岁的曹芳不可能掌握偌大的国家,曹爽与司马懿都加“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二人共同主政。曹爽因宗亲身份位列威望老臣之前,这种格局必然产生矛盾。曹爽表面尊敬司马懿,表奏其为太傅,实际却将其排挤出决策中心。虽然曹魏在军事国力等方面相对吴蜀有极大优势,但内部豪族势力也日渐坐大,加之曹叡后期滥用民力,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客观来讲曹爽是想力挽狂澜有一番作为的,但其人资历平庸才智不高,大肆提携几个资历更低的弟弟,所亲信者也多是有才无德、崇尚浮华之辈,这些人掌握权柄引起群臣不满,也将高柔、王观、卢毓、孙礼、刘放等一大批原本忠于社稷的元老大臣推到了对立面上。
司马懿被架空后,整日闲居不出,假装重病以慢曹爽戒心。终于在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趁曹爽离京拜谒明帝陵寝之际联合一干老臣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事变之后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党羽皆被冠以谋反罪族灭,但曹魏的军政实权也落入了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将曹氏子孙玩弄于股掌之上,亦如当年曹操篡夺汉室……
城侯、鄄城王,于文、明两朝数次徙封,历雍丘、东阿、陈郡等地,落寞漂泊,直至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在忧郁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非常有趣的是,被废的汉天子刘协,其结局反倒比曹丕的大多数兄弟要好。退位后刘协改封山阳公,迁徙至山阳国居住。由于其妻曹节乃曹氏公主,这位被废的君王在许多方面待遇还算不错,山阳国可以给宗族子弟开设学校,刘协后来喜好医术,据说还专门设立过医馆。刘协卒于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比曹丕三兄弟都长寿,终年五十四岁,追谥为汉孝献皇帝。由于嫡子早亡,公爵之位由其孙刘康继承。
曹丕在位七年,黄初七年(公元226年)病逝,终年四十岁,庙号世祖,谥号文皇帝;帝位由其子曹叡继承,是为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曹丕长子,生于建安十年。其母甄宓,原为袁绍中子袁熙之妻,建安九年为丕所纳。虽然甄氏在曹丕称帝后被立为皇后,但转年即在复杂的后宫争宠中失势,被赐自尽,皇后之位被郭氏取代。曹叡因此未能得封太子,不过他几乎凭借着与当年父亲取悦祖父一样的手段,以“仁孝”打动父亲,终于入主东宫,继位时年仅二十一岁。
这位年轻帝王执政的前八年表现很出色,为政勤勉、明察秋毫,尊重元老大臣,颇能听取直谏,诸多方面优于其父。但随着曹魏势力的增强,统一天下的优势渐渐凸显,曹叡也日渐懈怠。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几乎是明帝朝的分水岭,这一年屡次北伐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孙权也日趋老迈政局动荡。曹叡以为天下事已不足为虑,开始骄奢淫逸、追求浮华、大兴土木、耽爱美色,不但劳民伤财惹得群臣不满,也搞坏了身体,五年后便因病而终,年仅三十四岁。
曹叡在位十二年,却始终无子,按理说他应从父、祖后嗣中择贤而立,可他却任性地从民间抱养了曹芳、曹洵两个婴孩作为己子。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他临终指定齐王曹芳为太子,后者继承帝位时年仅八岁。其时曹丕留下的四大重臣中曹真、曹休、陈群皆已过逝,唯司马懿官居太尉声望无人能及。曹叡曾经想让平素亲睦的叔父燕王曹宇、曹真之子曹爽、曹休之子曹肇、夏侯氏族人夏侯献与司马懿共同辅佐少主;但他临终之际头脑已不清醒,最终仅草草任命了曹爽、司马懿两个顾命大臣,这为曹魏政权埋下了巨大危机。
八岁的曹芳不可能掌握偌大的国家,曹爽与司马懿都加“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二人共同主政。曹爽因宗亲身份位列威望老臣之前,这种格局必然产生矛盾。曹爽表面尊敬司马懿,表奏其为太傅,实际却将其排挤出决策中心。虽然曹魏在军事国力等方面相对吴蜀有极大优势,但内部豪族势力也日渐坐大,加之曹叡后期滥用民力,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客观来讲曹爽是想力挽狂澜有一番作为的,但其人资历平庸才智不高,大肆提携几个资历更低的弟弟,所亲信者也多是有才无德、崇尚浮华之辈,这些人掌握权柄引起群臣不满,也将高柔、王观、卢毓、孙礼、刘放等一大批原本忠于社稷的元老大臣推到了对立面上。
司马懿被架空后,整日闲居不出,假装重病以慢曹爽戒心。终于在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趁曹爽离京拜谒明帝陵寝之际联合一干老臣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事变之后曹爽兄弟及其亲信党羽皆被冠以谋反罪族灭,但曹魏的军政实权也落入了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将曹氏子孙玩弄于股掌之上,亦如当年曹操篡夺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