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插队在黄土高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怎么又剩下了?”王大力问。
“有老师有事没领。”赖有福说。
“我这本可是老师们都领了。”王大力说。
“都领了,就都领了,把这鱼拿服务公司去。”王主任发话,王大力和赖有福把这二三十条鱼拿到服务公司。
“这鱼怎么处理?”王大力听到老会计甄繁问王主任。
“给校长记,副校长们每人再给两条,校领导吗,怪累的,给他们!”王主任说。
“我送去!”赖有福拿鱼要走。
“我和你一块去!”甄繁也跟出屋。
转眼到了六月,山西忻县电大同学来了封信,让王大力回去交论文和论文答辩。王大力请了假,便赶回忻县交了论文,作了答辩,学习算毕业了,只等拿毕业证。首届忻县电大文科班,只毕业了二十个人,王大力算一个,其余都半路淘汰。王大力很感荣幸,毕业证要过一段时间才发,王大力无法在忻县等,因为还要回北京班,便回了北京。
“大力,李主任给咱校二十箱燕京啤酒,咱拉去。”回来第二天,赖有福说。
“哪个李主任?”
“就是咱学校北边那个医院的李主任。”王大力知道,那个李主任是医院的后勤主任,三十来岁,负责医院的后勤工作,他的女儿按规定本不该在山口中学学,是他和学校谈成了个协议,学校老师和学生有病可以到他那个医院看病,医院医生的子弟可以到山口中学学,学校老师到他那医院看病,按医院职工待遇,可以拿好药,优先住院,预约挂号。
医院医务人员的子女,可是山口中学,无论户口在不在山口中学辖区的,只要是这个医院的职工子弟,哪怕户口不是北京的,照样可以到山口中学学。
“你开车,咱们拉去!”王大力说。
“车坏了,送去修了,咱弄辆平板三轮车拉去!”赖有福说。
二人便从学校后勤找了辆三轮,到医院去拉啤酒。到了医院,见了李主任,装啤酒,码了半天,二十箱也全码不,算了,咱们再拉一趟。
两人往学校拉,路不长,二里来路,去时是轻车,下坡路,回来时,是重车,坡路,十箱啤酒也三百来斤,再加啤酒又在箱中晃荡,又怕箱子掉下撒了。王大力在前面蹬,赖有福在后面推,费了好大劲才来到学校。卸到服务公司楼道门口,王大力和赖有福又把啤酒搬进服务公司屋里。
还得拉啊,赖有福说:“你拉了一路了,去医院,我拉你。”于是王大力坐车,赖有福蹬三轮平板,又到医院,装剩下的十箱啤酒后,王大力想,一趟啤酒我拉的,这一趟该你拉了,于是站在三轮车的后边准备推。
“嘿,干什么呢,过来拉啊!”赖有福喊。
“这车该你拉了!”王大力说。
“我刚才从学校把你都驮来了,怎么该我拉啊,你新职工多干点怕什么,你还想比我老职工少干啊?”赖有福说。
王大力想:拉就拉,自己不跟他计较。于是便骑车
“王大力,办公室韩老师让你去领工作证和校徽。”赖有福一回服务公司便对王大力说。
“王主任,我去办公室一趟。”王大力对主任说。
“去!”王主任点了下头。
王大力到学校办公室领了校徽和工作证。红色塑料皮的工作证,虽然和王大力在山西钢铁厂时的工作证外表差不多,但里面写的是北京山口中学工作人员,盖的也是北京山口中学的公章。
拿它,就证明自己确确实实是北京工作的一名工人了,不再是山西工人,尤其别印有北京山口中学的红底白字校徽,王大力一股骄傲之情从心底冒出,心想:这是老师才能戴的校徽,和学生戴的白底红字校徽是有区别的,别人一看就知道自己在北京的中学工作,再不是个山西插队知青了。
“你这个月的工资领一下。”王大力回服务公司正在摆弄别在胸前的校徽,老会计甄繁对他说。
“又到领工资了?”王大力问。
“可不是,又月初了。”王主任说。
王大力在工资表签字,领了工资。“你工资多少?”赖有福从甄繁手里拿过工资表。
“六十二块。”王大力说。
“真是六十二?”赖有福指指工资表“你怎么那么多啊?我才四十八块。”
“他在山西钢铁厂干的是重工业,工资高。转回来工资就高呗!”王主任说。
“我还是干部编制呢,我也是师范学校毕业,算中专啊,怎么才四十八块?”赖有福不满地问。
“大学生毕业当中学老师,咱学校分来一两年的,也才挣五十六块。”甄繁说。
“咱校烧茶炉的赵师傅,五五年参加工作,也才挣五十二块钱,王大力,你在山西怎么工资那么高,不会是假的?”赖有福问。
“不会假的,我在厂里是五级工。”王大力说。
“你这么年轻,刚三十三四岁就五级工,咱们学校十几个工人,五几年参加工作的最高才四级工,你们厂胡给定的。”赖有福还是不信
又到星期六下午,两点多钟,学生都放学走了,老师大部分也都下班回家了,王大力拿新发的两大瓶果汁饮料,也坐车回家。
王大力在学校人五人六的穿戴整齐,像个中学工作的正常工作人员,可是一回家,便满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必须要钻到那个八平米多一点的窝棚里去。原来徐风霞和王大力虽然调回北京里,可是他们并没有一个住处。回徐风霞家住,徐风霞只有一间平房,又是鼓楼大街拿块的老房子,房子又小,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再加父母,屋里都架下层床了,哪能在装下他们三四口子,院子又小,大大小小盖满了房。
所以,徐风霞带孩子回娘家住。娘家人不同意,她也不愿意。回王大力家住,王大力家虽是两间平房,但也有姐姐和几个弟妹,屋里也是蛮挤的,如果王大力一人回来住尚还可以,一下回来住四哥,光挤不说,弟妹们脸色便都不好看了。
没办法,王大力只得把自己无钱原来的厨房往大里扩了扩,刷遍白,摆俩床,和徐风霞及两个孩子蜗居在这里。
八米的房,住四个人,一人两米,两张大床便能把屋摆满,省什么地方也得有摆一张孩子的学习桌子啊。、
王大力便没摆床,而是在屋里边摆了几条长凳。面搭木板,做了个大通铺,晚睡觉,四个人并排躺就行,白天孩子放学,学习时在这窝棚里学,其余时间可以到奶奶和叔叔住的屋里去吃饭,去玩耍。
可是这窝棚太低,是六七年地震时搭的防震棚改建的,墙薄,顶薄的,一下雨便漏,不下雨便闷热,忻钢说:“这是个什么狗屁屋子,还不如咱忻县的家好!”徐风霞便说:“这是北京啊,是全国人民的首都,住在北京,你该感到骄傲。”
梦琼说:“北京咱就住这儿,我真不喜欢!”
“不喜欢,你到你亲姥姥家住楼房去!”徐风霞讥讽她。
“你不去,我还是住这儿。”
“这又热,又闷,又漏雨有什么好啊?”徐风霞问。
本整理发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怎么又剩下了?”王大力问。
“有老师有事没领。”赖有福说。
“我这本可是老师们都领了。”王大力说。
“都领了,就都领了,把这鱼拿服务公司去。”王主任发话,王大力和赖有福把这二三十条鱼拿到服务公司。
“这鱼怎么处理?”王大力听到老会计甄繁问王主任。
“给校长记,副校长们每人再给两条,校领导吗,怪累的,给他们!”王主任说。
“我送去!”赖有福拿鱼要走。
“我和你一块去!”甄繁也跟出屋。
转眼到了六月,山西忻县电大同学来了封信,让王大力回去交论文和论文答辩。王大力请了假,便赶回忻县交了论文,作了答辩,学习算毕业了,只等拿毕业证。首届忻县电大文科班,只毕业了二十个人,王大力算一个,其余都半路淘汰。王大力很感荣幸,毕业证要过一段时间才发,王大力无法在忻县等,因为还要回北京班,便回了北京。
“大力,李主任给咱校二十箱燕京啤酒,咱拉去。”回来第二天,赖有福说。
“哪个李主任?”
“就是咱学校北边那个医院的李主任。”王大力知道,那个李主任是医院的后勤主任,三十来岁,负责医院的后勤工作,他的女儿按规定本不该在山口中学学,是他和学校谈成了个协议,学校老师和学生有病可以到他那个医院看病,医院医生的子弟可以到山口中学学,学校老师到他那医院看病,按医院职工待遇,可以拿好药,优先住院,预约挂号。
医院医务人员的子女,可是山口中学,无论户口在不在山口中学辖区的,只要是这个医院的职工子弟,哪怕户口不是北京的,照样可以到山口中学学。
“你开车,咱们拉去!”王大力说。
“车坏了,送去修了,咱弄辆平板三轮车拉去!”赖有福说。
二人便从学校后勤找了辆三轮,到医院去拉啤酒。到了医院,见了李主任,装啤酒,码了半天,二十箱也全码不,算了,咱们再拉一趟。
两人往学校拉,路不长,二里来路,去时是轻车,下坡路,回来时,是重车,坡路,十箱啤酒也三百来斤,再加啤酒又在箱中晃荡,又怕箱子掉下撒了。王大力在前面蹬,赖有福在后面推,费了好大劲才来到学校。卸到服务公司楼道门口,王大力和赖有福又把啤酒搬进服务公司屋里。
还得拉啊,赖有福说:“你拉了一路了,去医院,我拉你。”于是王大力坐车,赖有福蹬三轮平板,又到医院,装剩下的十箱啤酒后,王大力想,一趟啤酒我拉的,这一趟该你拉了,于是站在三轮车的后边准备推。
“嘿,干什么呢,过来拉啊!”赖有福喊。
“这车该你拉了!”王大力说。
“我刚才从学校把你都驮来了,怎么该我拉啊,你新职工多干点怕什么,你还想比我老职工少干啊?”赖有福说。
王大力想:拉就拉,自己不跟他计较。于是便骑车
“王大力,办公室韩老师让你去领工作证和校徽。”赖有福一回服务公司便对王大力说。
“王主任,我去办公室一趟。”王大力对主任说。
“去!”王主任点了下头。
王大力到学校办公室领了校徽和工作证。红色塑料皮的工作证,虽然和王大力在山西钢铁厂时的工作证外表差不多,但里面写的是北京山口中学工作人员,盖的也是北京山口中学的公章。
拿它,就证明自己确确实实是北京工作的一名工人了,不再是山西工人,尤其别印有北京山口中学的红底白字校徽,王大力一股骄傲之情从心底冒出,心想:这是老师才能戴的校徽,和学生戴的白底红字校徽是有区别的,别人一看就知道自己在北京的中学工作,再不是个山西插队知青了。
“你这个月的工资领一下。”王大力回服务公司正在摆弄别在胸前的校徽,老会计甄繁对他说。
“又到领工资了?”王大力问。
“可不是,又月初了。”王主任说。
王大力在工资表签字,领了工资。“你工资多少?”赖有福从甄繁手里拿过工资表。
“六十二块。”王大力说。
“真是六十二?”赖有福指指工资表“你怎么那么多啊?我才四十八块。”
“他在山西钢铁厂干的是重工业,工资高。转回来工资就高呗!”王主任说。
“我还是干部编制呢,我也是师范学校毕业,算中专啊,怎么才四十八块?”赖有福不满地问。
“大学生毕业当中学老师,咱学校分来一两年的,也才挣五十六块。”甄繁说。
“咱校烧茶炉的赵师傅,五五年参加工作,也才挣五十二块钱,王大力,你在山西怎么工资那么高,不会是假的?”赖有福问。
“不会假的,我在厂里是五级工。”王大力说。
“你这么年轻,刚三十三四岁就五级工,咱们学校十几个工人,五几年参加工作的最高才四级工,你们厂胡给定的。”赖有福还是不信
又到星期六下午,两点多钟,学生都放学走了,老师大部分也都下班回家了,王大力拿新发的两大瓶果汁饮料,也坐车回家。
王大力在学校人五人六的穿戴整齐,像个中学工作的正常工作人员,可是一回家,便满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必须要钻到那个八平米多一点的窝棚里去。原来徐风霞和王大力虽然调回北京里,可是他们并没有一个住处。回徐风霞家住,徐风霞只有一间平房,又是鼓楼大街拿块的老房子,房子又小,家里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再加父母,屋里都架下层床了,哪能在装下他们三四口子,院子又小,大大小小盖满了房。
所以,徐风霞带孩子回娘家住。娘家人不同意,她也不愿意。回王大力家住,王大力家虽是两间平房,但也有姐姐和几个弟妹,屋里也是蛮挤的,如果王大力一人回来住尚还可以,一下回来住四哥,光挤不说,弟妹们脸色便都不好看了。
没办法,王大力只得把自己无钱原来的厨房往大里扩了扩,刷遍白,摆俩床,和徐风霞及两个孩子蜗居在这里。
八米的房,住四个人,一人两米,两张大床便能把屋摆满,省什么地方也得有摆一张孩子的学习桌子啊。、
王大力便没摆床,而是在屋里边摆了几条长凳。面搭木板,做了个大通铺,晚睡觉,四个人并排躺就行,白天孩子放学,学习时在这窝棚里学,其余时间可以到奶奶和叔叔住的屋里去吃饭,去玩耍。
可是这窝棚太低,是六七年地震时搭的防震棚改建的,墙薄,顶薄的,一下雨便漏,不下雨便闷热,忻钢说:“这是个什么狗屁屋子,还不如咱忻县的家好!”徐风霞便说:“这是北京啊,是全国人民的首都,住在北京,你该感到骄傲。”
梦琼说:“北京咱就住这儿,我真不喜欢!”
“不喜欢,你到你亲姥姥家住楼房去!”徐风霞讥讽她。
“你不去,我还是住这儿。”
“这又热,又闷,又漏雨有什么好啊?”徐风霞问。
本整理发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