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奉天殿紧张的气氛中,朱高炽向前一步,向朱元璋行礼,接着说:“皇祖父,孙儿愿赴武昌应对灾情,这既是孙儿的职责,也是为了武昌的民众!”
话音刚落,朱元璋面色骤变,嘴角抽搐,内心本能地想拒绝。他的孙子未经风雨,怎忍心让他独自去武昌。
况且,外面的世界危机四伏,历代皇储未成年前都居于皇宫,若让孙儿离开京城,恐怕会引起大臣们的反对。
与朱元璋的担忧相反,殿中的大臣们对燕王世子的提议深表赞同。武昌此刻如同烫手山芋,无人愿接手,他们认为,代表皇家的燕王世子无疑是最佳人选。
或许察觉到老人眼中的迟疑,朱高炽连忙道:“欲指点江山,必先亲历其境。孙儿身为大明皇室子孙,理应如此。皇祖父,风筝要飞得更高,须放长线,恳请批准。”
“若您忧虑,可派朝臣将领与孙儿同去,有他们在,旅途会更安全。”
此言一出,奉天殿更加静默。殿下公开承认身份,令群臣惊讶,他们的观念也开始转变。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这小子竟与爷爷讲道理,不过有胆识,他已经决定让朱高炽离京,但此事非同小可,他正在思考如何安排。
片刻后,朱元璋抬眼看向孙子,沉声道:“既如此,炽儿,咱也不劝阻你了。你清楚此行艰辛,也该出去历练一番。”
一边说,他一边思索:“传达我的旨意,封燕王世子为救灾钦差,亲自巡查武昌,监督灾情处理。户部侍郎张文、大理寺少卿刘锦及督察员冯高同行,不得有误,派出三千锦衣卫甲士保护世子安全!” 说完,他又觉得不够周全,于是补充:“燕王世子如朕亲临,地方官府如有不配合,可先斩后奏!”
有了朱元璋的命令,武昌救灾之事便有了定论。
崇仁殿内人声鼎沸,最终只剩下一老一少,于帷幕后静享茗香。
“烈儿,告诉祖父,为何执意要去荆州救援?”
朱棣轻轻啜饮着茶,笑容可掬地询问。
“皇爷爷,有些事务非亲历不可知其详,孙儿以为,治理国家的理论已熟读于心,欠缺的只是实践经验。为了大明的繁荣,必须深入了解国情,不能凭空臆断,盲目发布政令。”
“嗯,好孩子!”
朱棣不住地点头赞许。
“荆州此刻危急,若无阻碍,孙儿打算明日即刻启程。盗匪与灾祸并存,寻常救济之道恐怕难奏效,故此行旨在根据实情,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
“这话让咱心悦诚服!”
朱棣的面庞瞬间洋溢出喜悦的光芒。
“确实,纸上谈兵总不及亲眼目睹灾民的困苦。你的深思熟虑,让爷爷甚感宽慰。”
“抵达荆州后,有何具体安排?”
朱瞻基沉思片刻,答道:“孙儿以为,地方官员更熟悉当地状况,我的到来应能提振他们的士气。在他们的工作中,孙儿会加以指导与督促。”
“粮食调配完成后,应向有能力做饭的民众发放,同时为流离失所的灾民提供食物,动员救灾士兵协助百姓重建家园。”
“还需严格控制粮食分配,以防哄抢。至于那些流窜山林的盗匪,应以安抚为主,毕竟他们也是受灾群众。”
“不过,鉴于他们犯下的恶行,可让他们参与河道修建作为惩戒,且不得无偿获取粮食,必须通过劳动换取。救灾之余,水利工程亦不容忽视。”
朱棣闻言频频点头,“烈儿,看样子你在清明之前已筹谋周全。但匆忙行事,安全仍是首要,咱为你挑选的随行者皆是朝中老臣,他们会提供宝贵建议,关键时刻能助你一臂之力!”
“孙儿知晓!”
朱瞻基显现出孝顺的模样,祖孙俩的笑声在殿内回荡。
……
次日黎明,朱瞻基早已穿戴整齐,在小庭院里舒展筋骨,几位侍卫在一旁静静候命。朱棣乘坐软轿,急切赶来,看见孙儿身着紧身衣甲,不禁皱起眉头。
“烈儿,你就这样出门?”
"皇祖父,我此行是为了体察民间疾苦,非参与庆典,理应朴素出行。况且路途遥远,欲速达,唯有骑马可行。这身装扮正适合驰骋。”
“很好!”
朱元璋的目光收了回去。
“你有主见,祖父不会责备。但切记,武昌之事务必妥善处理,且尽早归来,长久离别,祖父会挂念你。”
“祖父的教诲,孙子铭记于心。”
朱高炽向老人鞠躬,然后转身。守卫从院后马厩牵出战马。
按常理,皇宫内不可骑马,但此刻,时间紧迫,顾不得规矩了。
他拿起桌上的佩剑,系在腰间,翻身上马,轻轻夹紧马腹,战马疾驰而出,穿过庭院大门。
朱元璋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禁颤抖。想到孙儿要离开数月,他感到难以割舍。
然而孩子长大,总得独自去闯荡。
在奉天殿紧张的气氛中,朱高炽向前一步,向朱元璋行礼,接着说:“皇祖父,孙儿愿赴武昌应对灾情,这既是孙儿的职责,也是为了武昌的民众!”
话音刚落,朱元璋面色骤变,嘴角抽搐,内心本能地想拒绝。他的孙子未经风雨,怎忍心让他独自去武昌。
况且,外面的世界危机四伏,历代皇储未成年前都居于皇宫,若让孙儿离开京城,恐怕会引起大臣们的反对。
与朱元璋的担忧相反,殿中的大臣们对燕王世子的提议深表赞同。武昌此刻如同烫手山芋,无人愿接手,他们认为,代表皇家的燕王世子无疑是最佳人选。
或许察觉到老人眼中的迟疑,朱高炽连忙道:“欲指点江山,必先亲历其境。孙儿身为大明皇室子孙,理应如此。皇祖父,风筝要飞得更高,须放长线,恳请批准。”
“若您忧虑,可派朝臣将领与孙儿同去,有他们在,旅途会更安全。”
此言一出,奉天殿更加静默。殿下公开承认身份,令群臣惊讶,他们的观念也开始转变。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这小子竟与爷爷讲道理,不过有胆识,他已经决定让朱高炽离京,但此事非同小可,他正在思考如何安排。
片刻后,朱元璋抬眼看向孙子,沉声道:“既如此,炽儿,咱也不劝阻你了。你清楚此行艰辛,也该出去历练一番。”
一边说,他一边思索:“传达我的旨意,封燕王世子为救灾钦差,亲自巡查武昌,监督灾情处理。户部侍郎张文、大理寺少卿刘锦及督察员冯高同行,不得有误,派出三千锦衣卫甲士保护世子安全!” 说完,他又觉得不够周全,于是补充:“燕王世子如朕亲临,地方官府如有不配合,可先斩后奏!”
有了朱元璋的命令,武昌救灾之事便有了定论。
崇仁殿内人声鼎沸,最终只剩下一老一少,于帷幕后静享茗香。
“烈儿,告诉祖父,为何执意要去荆州救援?”
朱棣轻轻啜饮着茶,笑容可掬地询问。
“皇爷爷,有些事务非亲历不可知其详,孙儿以为,治理国家的理论已熟读于心,欠缺的只是实践经验。为了大明的繁荣,必须深入了解国情,不能凭空臆断,盲目发布政令。”
“嗯,好孩子!”
朱棣不住地点头赞许。
“荆州此刻危急,若无阻碍,孙儿打算明日即刻启程。盗匪与灾祸并存,寻常救济之道恐怕难奏效,故此行旨在根据实情,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
“这话让咱心悦诚服!”
朱棣的面庞瞬间洋溢出喜悦的光芒。
“确实,纸上谈兵总不及亲眼目睹灾民的困苦。你的深思熟虑,让爷爷甚感宽慰。”
“抵达荆州后,有何具体安排?”
朱瞻基沉思片刻,答道:“孙儿以为,地方官员更熟悉当地状况,我的到来应能提振他们的士气。在他们的工作中,孙儿会加以指导与督促。”
“粮食调配完成后,应向有能力做饭的民众发放,同时为流离失所的灾民提供食物,动员救灾士兵协助百姓重建家园。”
“还需严格控制粮食分配,以防哄抢。至于那些流窜山林的盗匪,应以安抚为主,毕竟他们也是受灾群众。”
“不过,鉴于他们犯下的恶行,可让他们参与河道修建作为惩戒,且不得无偿获取粮食,必须通过劳动换取。救灾之余,水利工程亦不容忽视。”
朱棣闻言频频点头,“烈儿,看样子你在清明之前已筹谋周全。但匆忙行事,安全仍是首要,咱为你挑选的随行者皆是朝中老臣,他们会提供宝贵建议,关键时刻能助你一臂之力!”
“孙儿知晓!”
朱瞻基显现出孝顺的模样,祖孙俩的笑声在殿内回荡。
……
次日黎明,朱瞻基早已穿戴整齐,在小庭院里舒展筋骨,几位侍卫在一旁静静候命。朱棣乘坐软轿,急切赶来,看见孙儿身着紧身衣甲,不禁皱起眉头。
“烈儿,你就这样出门?”
"皇祖父,我此行是为了体察民间疾苦,非参与庆典,理应朴素出行。况且路途遥远,欲速达,唯有骑马可行。这身装扮正适合驰骋。”
“很好!”
朱元璋的目光收了回去。
“你有主见,祖父不会责备。但切记,武昌之事务必妥善处理,且尽早归来,长久离别,祖父会挂念你。”
“祖父的教诲,孙子铭记于心。”
朱高炽向老人鞠躬,然后转身。守卫从院后马厩牵出战马。
按常理,皇宫内不可骑马,但此刻,时间紧迫,顾不得规矩了。
他拿起桌上的佩剑,系在腰间,翻身上马,轻轻夹紧马腹,战马疾驰而出,穿过庭院大门。
朱元璋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禁颤抖。想到孙儿要离开数月,他感到难以割舍。
然而孩子长大,总得独自去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