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北洋权魔段祺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粉墨登场
榆关大战之后,天津再次成为世人聚焦中心。
冯玉祥、张作霖应段祺瑞之邀来到天津,举行著名的“天津会议”。但是会议一开始因奉张食言而使北方局势紧张,给冯、张关系蒙上一层不祥的阴影!
还在战争激烈进行时,张作霖的代表马炳南就秘密潜入古北口,在一间简陋的农舍里,一盏昏暗的马灯前,跟冯玉祥进行了庄重的谈话。冯翻着中山先生一本《建国大纲》,列举了几条重要主张之后说:“这是中国唯一革命领袖的主张,你们以为如何?将来我们事成之后,拟请他来主持大计,这一条你们是否赞成?”
马炳南恳切地说:“这完全不成问题。一切悉听冯将军安排,我们无不赞成。”
“还有一条:你们的队伍不得进关。”“完全可以”“好了,有这两条足够了,别的都好商量。希望你赶快回去转达,切勿食言。这边的事交给我好了。”
这时,窗外狂风怒号,流水潺潺,好像为他们的谈话作了历史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张作霖来津前不仅控制了京奉铁路,而且把两个师开到天津。因而冯玉祥有一种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气得他一夜不曾合眼。致使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冯玉祥不顾礼仪,姗姗来迟。等在国民饭店宴会厅里的几十位将领政要等他一个人。
显然,周旋于冯、张之间的段祺瑞,不愿看到破裂局面,他不时为冯玉祥转圆。当部下高呼“冯总司令到——”时,他竟右手挽着张作霖,左手推着卢永祥,趋步上前,笑面相迎。
冯玉祥把胡子刮了,胖乎乎的脸光溜溜的。留胡髭是当时军政要人的时尚,也是身份和权力的的象征。
张作霖故意提高声调说:“冯将军,我给你的几笔巨款都收到了吧?”很显然,这是有意羞辱冯玉祥,说明他的倒戈是用金钱收买的。果然,大厅里响起一阵奚落的笑声。冯玉祥不紧不慢,反唇相讥:“谢谢,都收到了,同时我还收到奉军不进关的许诺。”
倾向冯玉祥的一派也发出一阵不怀好意的窃笑。
段祺瑞大声掩饰道:“各位,请入席,入席!”他拉着冯、张的手,坐在自己的左右。接着,段祺瑞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朋友们,同仁们!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召开历史性盛会,具有十分重要之意义。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啊,是在座诸君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雨亭和焕章二公作出最大之牺牲,付出极大之努力,为打倒曹,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此我向二公深表敬意和谢意!直系之所以倒台,除政治腐败,人心向背等种种原因外,还在于它内部的分崩离析,尔虞我诈使然。我希望在座诸君,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共同把中国的事办好……”
随后,冯玉祥、张作霖都发了言,表了态。尤其张作霖,心怀鬼胎,言不由衷,没有参加段祺瑞举办的宴会就提前退席。显露出决裂迹象……次日,冯玉祥正同义愤填膺的部将们议论昨日之事。下人报告:“段督办到——”冯玉祥不愿把事情弄僵,更不想开罪段祺瑞,因为他知道段更倾向奉张。于是,急急忙忙跑出去迎接。在院里迎上健步而来的段祺瑞。冯玉祥给段敬了个军礼。笑道:“有事招呼一声好了,何劳芝帅大驾?”
段祺瑞笑道:“哈哈,你虽是我过去的兵,我可不敢慢待你哟。”段祺瑞又在倚老卖老,坐下后他问,“怎么,还在为昨天的事不快?”
冯玉祥愤愤不平地说:“张胡子欺人太甚!”
老段解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想想,刚刚胜利就反目为仇,国人会怎么说,外国人会怎么看,高兴的又是谁,还是顾全大局吧。”冯玉祥说:“话虽这么说,可我咽不下这口气啊!他的代表几次跟我说,奉军不入关。他不仅大举入关,还把政变有功的王孝伯(承斌)解除了武装,逼进租界,这纯粹是过河拆桥嘛!”
“算了算了。有些话由我来说,我会主持公道的。”段祺瑞连说带劝,才说服冯玉祥去曹家花园拜会张作霖。
双方都很尴尬,但尚能保持起码的理智.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弄僵不是时候.不管是张作霖还是冯玉祥,都不愿意看到段祺瑞瑞站到另一边,而段祺瑞也不愿看到一方压倒另一方,因为那样他便会像徐世昌那样“靠边站的”.因此他们三人才有暂时“坐在一起”的愿望。
参加会议的只有冯、段、张三人。段祺瑞说:“今天能坐在一起是我们的造化,也是国家幸事。咱们有话慢慢说,说错了另说,大家商量着办,谁也不许发火,闹义气,伤害对方感情。来,让我们握握手吧……”说着,段祺瑞站起来,分别拉着张、冯的手握在一起。接着说:“好了,开会吧。今天的议题有四:一,组织政府;二,军事问题;三,两军管制范围;四,善后问题。下面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组织政府事宜……”
孙、段、张的三角同盟和冯玉祥倒戈,只有在推翻曹吴这一点是相同的.至于推翻曹吴后如何组织政府,如何解决国事,则各有各的打算.张、冯二人都想独霸一方,扩展地盘,尽可能控制中央,都需要暂时找一个“资深望众”的傀儡入主中央,以便日后取而代之.当时中国,有资格入主中央的只有孙中山和段祺瑞.因此,拥孙还是拥段成了张、冯之间第一个尖锐问题。
关于冯玉祥,已读过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对中山先生不止一次表示敬仰拥戴之情。加上,他知道段张关系比他密切,时而感到孤单,愿与中山先生互相呼应,互相支持,对抗奉张。因此,他内心倾向于中山先生。不过,对拥段也无反感,更希望孙段合作。
张作霖却完全不同。张作霖来津前夕,杨宇霆、姜登选曾向他提起如何应付冯、段的问题。张作霖说:“你们放心,我会耍手腕的,而且相当高明。”张作霖对三民主义,三大政策之类格格不入,对实力不强,偏居一隅的中山先生并无推重。而段祺瑞毕竟是北洋正统,“北洋三杰”之首,北洋军中交口一尊的人物.把他拉出来过渡一下,对实现他独霸一统的野心是大裨益的.所以,他是铁定要拥段拒孙的.不过,张作霖拥段是拥护他本人,对徐树铮,梁鸿志、曾毓隽之流是深恶痛绝的。但张无法令段祺瑞与这些人分开,段也不可能离开这些人。所以,张拥段是有条件的,他们还有矛盾的一面."嘻嘻,"张作霖笑道,"这事是小秃蚤子明摆着.不管从资历威望讲,这国家元首都该是芝老的.我看总统、总理你一人干算了,省得鸡多不下蛋。就叫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吧。老冯你说呢?”
“我拥护段芝老,”冯玉祥郑重地说,“也拥护孙先生。当初你是同意‘孙主政,段主军’的,现在不能把孙先生排斥在外。”
张作霖一副流氓腔说:“那是你说的,我并没说。”
冯玉祥说:“我已向孙先生发出邀请,孙先生也发表了《北上宣言》,我们不能食言。”
张作霖脖子一耿说:“你邀请那是你个人的事,你跟谁说了?”
“算了算了。”段祺瑞息事宁人地说,“让我们听听焕章对政府建设的构想吧“。
冯玉祥胸有成竹地说:“我建议实行委员制,委员由孙中山,段芝老,雨帅,卢永祥和本人组成,下设外交、内阁、军事等部,孙中山和段芝老出任正副委员长。国家政治不是一二人所能集中,也不是一二党派所能把持的,必须集国之贤杰,集思广益……”
段祺瑞说:“你的意见固然高明,但现在南北分裂,国家一片混乱,恐怕这种构想只能纸上谈兵啊。”
... -->>
粉墨登场
榆关大战之后,天津再次成为世人聚焦中心。
冯玉祥、张作霖应段祺瑞之邀来到天津,举行著名的“天津会议”。但是会议一开始因奉张食言而使北方局势紧张,给冯、张关系蒙上一层不祥的阴影!
还在战争激烈进行时,张作霖的代表马炳南就秘密潜入古北口,在一间简陋的农舍里,一盏昏暗的马灯前,跟冯玉祥进行了庄重的谈话。冯翻着中山先生一本《建国大纲》,列举了几条重要主张之后说:“这是中国唯一革命领袖的主张,你们以为如何?将来我们事成之后,拟请他来主持大计,这一条你们是否赞成?”
马炳南恳切地说:“这完全不成问题。一切悉听冯将军安排,我们无不赞成。”
“还有一条:你们的队伍不得进关。”“完全可以”“好了,有这两条足够了,别的都好商量。希望你赶快回去转达,切勿食言。这边的事交给我好了。”
这时,窗外狂风怒号,流水潺潺,好像为他们的谈话作了历史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张作霖来津前不仅控制了京奉铁路,而且把两个师开到天津。因而冯玉祥有一种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气得他一夜不曾合眼。致使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冯玉祥不顾礼仪,姗姗来迟。等在国民饭店宴会厅里的几十位将领政要等他一个人。
显然,周旋于冯、张之间的段祺瑞,不愿看到破裂局面,他不时为冯玉祥转圆。当部下高呼“冯总司令到——”时,他竟右手挽着张作霖,左手推着卢永祥,趋步上前,笑面相迎。
冯玉祥把胡子刮了,胖乎乎的脸光溜溜的。留胡髭是当时军政要人的时尚,也是身份和权力的的象征。
张作霖故意提高声调说:“冯将军,我给你的几笔巨款都收到了吧?”很显然,这是有意羞辱冯玉祥,说明他的倒戈是用金钱收买的。果然,大厅里响起一阵奚落的笑声。冯玉祥不紧不慢,反唇相讥:“谢谢,都收到了,同时我还收到奉军不进关的许诺。”
倾向冯玉祥的一派也发出一阵不怀好意的窃笑。
段祺瑞大声掩饰道:“各位,请入席,入席!”他拉着冯、张的手,坐在自己的左右。接着,段祺瑞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朋友们,同仁们!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召开历史性盛会,具有十分重要之意义。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啊,是在座诸君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雨亭和焕章二公作出最大之牺牲,付出极大之努力,为打倒曹,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此我向二公深表敬意和谢意!直系之所以倒台,除政治腐败,人心向背等种种原因外,还在于它内部的分崩离析,尔虞我诈使然。我希望在座诸君,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共同把中国的事办好……”
随后,冯玉祥、张作霖都发了言,表了态。尤其张作霖,心怀鬼胎,言不由衷,没有参加段祺瑞举办的宴会就提前退席。显露出决裂迹象……次日,冯玉祥正同义愤填膺的部将们议论昨日之事。下人报告:“段督办到——”冯玉祥不愿把事情弄僵,更不想开罪段祺瑞,因为他知道段更倾向奉张。于是,急急忙忙跑出去迎接。在院里迎上健步而来的段祺瑞。冯玉祥给段敬了个军礼。笑道:“有事招呼一声好了,何劳芝帅大驾?”
段祺瑞笑道:“哈哈,你虽是我过去的兵,我可不敢慢待你哟。”段祺瑞又在倚老卖老,坐下后他问,“怎么,还在为昨天的事不快?”
冯玉祥愤愤不平地说:“张胡子欺人太甚!”
老段解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想想,刚刚胜利就反目为仇,国人会怎么说,外国人会怎么看,高兴的又是谁,还是顾全大局吧。”冯玉祥说:“话虽这么说,可我咽不下这口气啊!他的代表几次跟我说,奉军不入关。他不仅大举入关,还把政变有功的王孝伯(承斌)解除了武装,逼进租界,这纯粹是过河拆桥嘛!”
“算了算了。有些话由我来说,我会主持公道的。”段祺瑞连说带劝,才说服冯玉祥去曹家花园拜会张作霖。
双方都很尴尬,但尚能保持起码的理智.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弄僵不是时候.不管是张作霖还是冯玉祥,都不愿意看到段祺瑞瑞站到另一边,而段祺瑞也不愿看到一方压倒另一方,因为那样他便会像徐世昌那样“靠边站的”.因此他们三人才有暂时“坐在一起”的愿望。
参加会议的只有冯、段、张三人。段祺瑞说:“今天能坐在一起是我们的造化,也是国家幸事。咱们有话慢慢说,说错了另说,大家商量着办,谁也不许发火,闹义气,伤害对方感情。来,让我们握握手吧……”说着,段祺瑞站起来,分别拉着张、冯的手握在一起。接着说:“好了,开会吧。今天的议题有四:一,组织政府;二,军事问题;三,两军管制范围;四,善后问题。下面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组织政府事宜……”
孙、段、张的三角同盟和冯玉祥倒戈,只有在推翻曹吴这一点是相同的.至于推翻曹吴后如何组织政府,如何解决国事,则各有各的打算.张、冯二人都想独霸一方,扩展地盘,尽可能控制中央,都需要暂时找一个“资深望众”的傀儡入主中央,以便日后取而代之.当时中国,有资格入主中央的只有孙中山和段祺瑞.因此,拥孙还是拥段成了张、冯之间第一个尖锐问题。
关于冯玉祥,已读过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对中山先生不止一次表示敬仰拥戴之情。加上,他知道段张关系比他密切,时而感到孤单,愿与中山先生互相呼应,互相支持,对抗奉张。因此,他内心倾向于中山先生。不过,对拥段也无反感,更希望孙段合作。
张作霖却完全不同。张作霖来津前夕,杨宇霆、姜登选曾向他提起如何应付冯、段的问题。张作霖说:“你们放心,我会耍手腕的,而且相当高明。”张作霖对三民主义,三大政策之类格格不入,对实力不强,偏居一隅的中山先生并无推重。而段祺瑞毕竟是北洋正统,“北洋三杰”之首,北洋军中交口一尊的人物.把他拉出来过渡一下,对实现他独霸一统的野心是大裨益的.所以,他是铁定要拥段拒孙的.不过,张作霖拥段是拥护他本人,对徐树铮,梁鸿志、曾毓隽之流是深恶痛绝的。但张无法令段祺瑞与这些人分开,段也不可能离开这些人。所以,张拥段是有条件的,他们还有矛盾的一面."嘻嘻,"张作霖笑道,"这事是小秃蚤子明摆着.不管从资历威望讲,这国家元首都该是芝老的.我看总统、总理你一人干算了,省得鸡多不下蛋。就叫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吧。老冯你说呢?”
“我拥护段芝老,”冯玉祥郑重地说,“也拥护孙先生。当初你是同意‘孙主政,段主军’的,现在不能把孙先生排斥在外。”
张作霖一副流氓腔说:“那是你说的,我并没说。”
冯玉祥说:“我已向孙先生发出邀请,孙先生也发表了《北上宣言》,我们不能食言。”
张作霖脖子一耿说:“你邀请那是你个人的事,你跟谁说了?”
“算了算了。”段祺瑞息事宁人地说,“让我们听听焕章对政府建设的构想吧“。
冯玉祥胸有成竹地说:“我建议实行委员制,委员由孙中山,段芝老,雨帅,卢永祥和本人组成,下设外交、内阁、军事等部,孙中山和段芝老出任正副委员长。国家政治不是一二人所能集中,也不是一二党派所能把持的,必须集国之贤杰,集思广益……”
段祺瑞说:“你的意见固然高明,但现在南北分裂,国家一片混乱,恐怕这种构想只能纸上谈兵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