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血沃轩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几乎就在祖大寿、吴三桂收到朱斌书信和银子的同时,金陵、四川、北京几个地方也都发生了同样的事,一种松散的,但却彼此利益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联盟,开始悄然形成!
崇祯十二年初,江南省文武官员、百姓士绅联名上书,恳请朝廷封武英侯、江南总督朱由斌为武英王,永镇江南,史称“江南万人书”。
看着这份万人书,崇祯整个人都几乎要气疯了,暴怒的大明皇帝,将朝中的每个大臣都痛骂了一遍,失态的皇帝,居然拿出了宝剑,叫嚷着要御驾亲征,讨伐逆贼朱由斌……
看着几乎是大叫大嚷着的皇帝,那些大臣们一个个低头不语,他们心里都和明镜似的,知道皇帝这只是在做一个态度罢了,皇帝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替他排忧解难,可是谁又愿意在这个时候去得罪武英侯……
“说!说啊!”崇祯拿剑指着他的大臣们:“朕要御驾亲征,谁愿意与朕一起前去,谁愿意与朕生死与共……”
“报,镇东将军、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秦良玉,骠骑将军、都指挥使、石柱宣慰使马祥麟联名上急奏,保举武英侯朱由斌为武英王……”
报事官话还没有说完,已经被崇祯大声打断:
“混帐,边荒蛮人,焉敢参与朝廷大事,下旨,下旨,朕要狠狠地训斥他们!”
官员们可有些大不以为然,当初秦良玉保卫京师,与金虏浴血苦战的时候,皇上可不像今天这样称别人是边荒蛮人……
“报,江南、金陵、山东十七处地方,以张溥为首,两千七百二十九名士子,联名上书朝廷,武英侯忠义为国,屡立大功,朝廷……”
“住嘴,住嘴!”
崇祯挥动着双手,那把宝剑在他头顶挥舞着,大声制止着,他不想再听,不愿再听,他知道下面要说的是什么。
“报,保国公朱国弼上书……”
“又是要保举朱由斌为武英王吗?”崇祯这时候反而不叫嚷了,坐了下来,无力地问道。
见那报事的点了点头,崇祯苦笑了下:“好,好个朱由斌,天下人都在保举你,天下人都在保举你啊……”
话音未落,又见报事的急步进来,正想说话,眼看朝堂里气氛不对,一时犹豫在那,崇祯无所谓地笑了下:“说吧,这次又是谁保举朱由斌为武英王啊?”
报事的定了定神,说道:
“少傅左总督,领锦州总兵官祖大寿,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联名上书,金虏最近活动猖獗,大有侵扰之意。此国家生死存亡之机,江南朝廷粮饷重地,不可动摇。武英侯朱由斌久镇江南,忠心可嘉,是为天下官员楷模,宜晋武英王……”
说到这,报事的悄悄看了眼皇上,只见皇上脸色一片惨白,咽了口口水道:“镇关将士粮饷拖欠良久,饷银尚可以找借口拖延,唯军中之粮已只够食用三天……”
“叮当”一声,朝堂里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原来是崇祯手里的那把宝剑落地……
他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可是祖大寿和吴三桂的这份奏章对于他而言,无疑是打击最大的,江南乱,他尚可以想办法平定,但边关却万万不能出现任何一点乱子,否则,也许明天一睁开眼睛的时候,就会看到金虏的军队出现在京城之外……
“圣上,出事了,出大事了!”
就在朝堂里一片死寂的时候,一名官员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语无伦次地道:
“金虏巨鹿得胜,劫掠河北之后,转而进军山东。九日围攻高阳。前辽东经略孙承宗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三天后,城破,孙承宗被俘,因拒不投降,被活活勒死。
此后金虏劫掠山东各地,目前已围攻济南,德王朱由枢连连上书告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济南,已经坚持不了几天啦!”.
“轰”地一下,朝堂像炸开了锅一样,议论纷纷。孙承宗虽被排挤下台,可终究是大明的老臣,没有想到就这么死在了金虏的手里!
“大学士刘宇亮,兵部尚书陈新甲呢,他们人在哪里!”崇祯站了起来,暴躁地道:“他们手里有十余万勤王大军,为什么不援救济南,他们在做什么!”
“回陛下,据报,刘大学士和陈尚书,领军是十三万,从河北一路尾随清军到山东,始终保持着几十里的距离,未接一战,未死一人……”
“刘宇亮误国,陈新甲误国!”崇祯来回走动,嘴里不断地说道:“误国之臣,都是误国之臣,枉朕那么信任他们……”
忽然停住了脚步,转向众臣问道:“谁敢领军,以解济南之围?”
群臣里转出洪承畴道:“朝廷军队要么在边塞抵御金虏,要么在各地剿匪,剩下的都在杨嗣昌、刘宇亮这些人的手里,可是这些人平日里忠君爱国,仁义道德,一旦到了危急关头,却人人畏惧怯战,朝廷此时哪里还有援兵可发?”
“难道,难道就看着济南失陷?”崇祯面无人色地说道。
洪承畴跪了下来:“臣保举一人,武英侯、江南总督朱由斌,若江南军出动,金虏必败。可是……在此之前,请陛下晋朱由斌为武英王,以安江南军诸将之心!”
“武英侯……武英侯,他会愿意去吗?”这时候,崇祯早已乱了方寸,连称呼在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变了。
洪承畴不慌不忙地道:“臣与武英侯在中原战场相识,素知此人最恨两种人,流寇和金虏,若安了江南众将士之心,武英侯必然发兵……”
朝堂里一片安静,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崇祯最后的决断。
好久好久之后,大臣们听到了一声长长地叹息:
“拟旨,武英侯朱由斌,劳苦功高,精忠为国,朕心甚喜,着... -->>
几乎就在祖大寿、吴三桂收到朱斌书信和银子的同时,金陵、四川、北京几个地方也都发生了同样的事,一种松散的,但却彼此利益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联盟,开始悄然形成!
崇祯十二年初,江南省文武官员、百姓士绅联名上书,恳请朝廷封武英侯、江南总督朱由斌为武英王,永镇江南,史称“江南万人书”。
看着这份万人书,崇祯整个人都几乎要气疯了,暴怒的大明皇帝,将朝中的每个大臣都痛骂了一遍,失态的皇帝,居然拿出了宝剑,叫嚷着要御驾亲征,讨伐逆贼朱由斌……
看着几乎是大叫大嚷着的皇帝,那些大臣们一个个低头不语,他们心里都和明镜似的,知道皇帝这只是在做一个态度罢了,皇帝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替他排忧解难,可是谁又愿意在这个时候去得罪武英侯……
“说!说啊!”崇祯拿剑指着他的大臣们:“朕要御驾亲征,谁愿意与朕一起前去,谁愿意与朕生死与共……”
“报,镇东将军、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秦良玉,骠骑将军、都指挥使、石柱宣慰使马祥麟联名上急奏,保举武英侯朱由斌为武英王……”
报事官话还没有说完,已经被崇祯大声打断:
“混帐,边荒蛮人,焉敢参与朝廷大事,下旨,下旨,朕要狠狠地训斥他们!”
官员们可有些大不以为然,当初秦良玉保卫京师,与金虏浴血苦战的时候,皇上可不像今天这样称别人是边荒蛮人……
“报,江南、金陵、山东十七处地方,以张溥为首,两千七百二十九名士子,联名上书朝廷,武英侯忠义为国,屡立大功,朝廷……”
“住嘴,住嘴!”
崇祯挥动着双手,那把宝剑在他头顶挥舞着,大声制止着,他不想再听,不愿再听,他知道下面要说的是什么。
“报,保国公朱国弼上书……”
“又是要保举朱由斌为武英王吗?”崇祯这时候反而不叫嚷了,坐了下来,无力地问道。
见那报事的点了点头,崇祯苦笑了下:“好,好个朱由斌,天下人都在保举你,天下人都在保举你啊……”
话音未落,又见报事的急步进来,正想说话,眼看朝堂里气氛不对,一时犹豫在那,崇祯无所谓地笑了下:“说吧,这次又是谁保举朱由斌为武英王啊?”
报事的定了定神,说道:
“少傅左总督,领锦州总兵官祖大寿,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联名上书,金虏最近活动猖獗,大有侵扰之意。此国家生死存亡之机,江南朝廷粮饷重地,不可动摇。武英侯朱由斌久镇江南,忠心可嘉,是为天下官员楷模,宜晋武英王……”
说到这,报事的悄悄看了眼皇上,只见皇上脸色一片惨白,咽了口口水道:“镇关将士粮饷拖欠良久,饷银尚可以找借口拖延,唯军中之粮已只够食用三天……”
“叮当”一声,朝堂里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原来是崇祯手里的那把宝剑落地……
他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可是祖大寿和吴三桂的这份奏章对于他而言,无疑是打击最大的,江南乱,他尚可以想办法平定,但边关却万万不能出现任何一点乱子,否则,也许明天一睁开眼睛的时候,就会看到金虏的军队出现在京城之外……
“圣上,出事了,出大事了!”
就在朝堂里一片死寂的时候,一名官员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语无伦次地道:
“金虏巨鹿得胜,劫掠河北之后,转而进军山东。九日围攻高阳。前辽东经略孙承宗率全城军民与之血战。三天后,城破,孙承宗被俘,因拒不投降,被活活勒死。
此后金虏劫掠山东各地,目前已围攻济南,德王朱由枢连连上书告急,请求朝廷速发援兵,济南,已经坚持不了几天啦!”.
“轰”地一下,朝堂像炸开了锅一样,议论纷纷。孙承宗虽被排挤下台,可终究是大明的老臣,没有想到就这么死在了金虏的手里!
“大学士刘宇亮,兵部尚书陈新甲呢,他们人在哪里!”崇祯站了起来,暴躁地道:“他们手里有十余万勤王大军,为什么不援救济南,他们在做什么!”
“回陛下,据报,刘大学士和陈尚书,领军是十三万,从河北一路尾随清军到山东,始终保持着几十里的距离,未接一战,未死一人……”
“刘宇亮误国,陈新甲误国!”崇祯来回走动,嘴里不断地说道:“误国之臣,都是误国之臣,枉朕那么信任他们……”
忽然停住了脚步,转向众臣问道:“谁敢领军,以解济南之围?”
群臣里转出洪承畴道:“朝廷军队要么在边塞抵御金虏,要么在各地剿匪,剩下的都在杨嗣昌、刘宇亮这些人的手里,可是这些人平日里忠君爱国,仁义道德,一旦到了危急关头,却人人畏惧怯战,朝廷此时哪里还有援兵可发?”
“难道,难道就看着济南失陷?”崇祯面无人色地说道。
洪承畴跪了下来:“臣保举一人,武英侯、江南总督朱由斌,若江南军出动,金虏必败。可是……在此之前,请陛下晋朱由斌为武英王,以安江南军诸将之心!”
“武英侯……武英侯,他会愿意去吗?”这时候,崇祯早已乱了方寸,连称呼在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变了。
洪承畴不慌不忙地道:“臣与武英侯在中原战场相识,素知此人最恨两种人,流寇和金虏,若安了江南众将士之心,武英侯必然发兵……”
朝堂里一片安静,每个人都在等待着崇祯最后的决断。
好久好久之后,大臣们听到了一声长长地叹息:
“拟旨,武英侯朱由斌,劳苦功高,精忠为国,朕心甚喜,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