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血沃轩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督五千兵,与数倍于己只清兵血战于贾庄,江南军督军曹桓八骑救援,皆死难,是为贾庄之败!
此后,高起潜随即不战而溃。卢象升死节后,杨嗣昌怕他没死,以后会报复他,派了三个巡逻兵去查看。
这其中一人叫俞振龙,告诉杨嗣昌,卢象升真的死了。对杨嗣昌而言,希望手下人说卢象升没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加到卢象升的头上了。但这俞振龙非常硬气,杨嗣昌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快打死了,他仍然瞪着眼睛说:“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顺德知府上奏卢象升的死状,杨嗣昌故意刁难,不肯上报朝廷,整整过了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敛。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不许。
卢象升是一个对大明克尽忠诚,以死报国的将领,他虽然是文人,却有着超人的武艺,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
史料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这是他抚治郧阳时的事。当时郧阳附近有贼兵四十多万,而卢象升当时带的兵计郧镇的标兵五百,蒋允仪招募的毛兵五百,周仕凤的石砫兵六百,许成名的筸兵三千五百,邓玘的川兵五千。
除邓玘的川兵稍有战斗力外,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在卢象升手里,绵羊也变成了猛虎。这群乌合之众在深山野岭中转战千里,忍饥挨饿,九战九捷,斩首万余,硬是把绝对优势的贼兵给彻底扑灭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忠肝义胆的名将,却生生的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而卢象升之死,也终于彻底激怒了大明王朝另一位名将,武英侯、镇南将军、江南总督朱斌!
当钟建带着两千骑兵退回江南的时候,朱斌一切都明白了;当明军于巨鹿一线大败,卢象升、曹桓等人的死讯传到他的耳朵里后,朱斌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
对于大明,这位武英侯始终保持着无限的忠诚;对于崇祯,他始终心怀着感激。没有大明,没有崇祯,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可是现在这大明的朝廷,这大明的皇帝,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在那中兴这个国家,而是在把这个朝廷、这个民族一步步地拖向深渊,最后看着他被毁灭……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底,闻听卢象升死讯,远在江南的卢象升部参将李重镇,不顾劝阻,坚持前往贾庄为帅爷收尸。半路为杨嗣昌截获,以临阵脱逃、惧战的名义杀之。
是年十二月初九,朱斌奋笔上书朝廷,指出朝廷在击寇抗清中七大失策的地方,其言辞之激烈,是为一贯对待朝廷和崇祯小心谨慎的朱斌从所未有过的,史称“朱斌七骂”。
在这份奏章的后面,朱斌要求严惩杨嗣昌、高起潜等人,不杀不足以慰籍贾庄英烈在天之灵。恳请表彰卢象升、曹桓、雷时声等人之功,抚恤家小。而在这份奏章的最后,让朝野为之震惊的事发生了:
武英侯朱由斌,跪请大明皇帝再下“罪己诏”!
是年年底的时候,就在朱斌孤注一掷,与朝廷剑拔弩张的时候,他的结义兄弟吴三桂,被提升为宁远团练总兵,开始跻身于封疆大吏、朝廷显官的行列……
……
在这份奏章传上之后,朱斌迅速召集江南军各级将领,江南各镇守大员,召开紧急会议,以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甚至,是朝廷的进剿大军!
江南军的这些将领,也在迅速发生着和朱斌一样的改变。这些人,本来也都和他们的顶头上司一般无二,忠于朝廷,忠于皇帝。可是东征西讨,浴血奋战之下,朝廷带给他们的却是无穷无尽的伤害……
尤其是卢象升之死,更让这些将领心寒,谁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便会面临一样的境遇……
“我的奏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朱斌冷着脸说道:“大家怎么看,全部都说出来吧!”
那些将领一个个都虎着脸,黄飙冷声说道:“主昏臣奸,圣上不明,乃使英烈捐躯,死不瞑目。可再由我江南军诸将联名上一奏章,再请圣上铲除奸逆,还朝野以太平!”
“若圣上依旧不准怎么办?”朱斌把头转向黎风:“黎风,你平日里自诩足智多谋,怎么现在如此大事,却反而一言不发了?”
“属下正在考虑,现在考虑好了。”黎风微微笑了一下:“我有两策,其一立刻派人追回侯爷的那道奏章,并上书朝廷,通诉自己的罪过,并请朝廷派大员前来惩办……”
“放屁!”朱斌骂了一句:“死了一个卢象升,难道我自己还巴巴的往火坑里跳?朝廷里的那些人,正巴不得我这样!”
“那么就是另外一策。”黎风笑容不变:“江南军拥兵十余万,又有战船火器之利,大人久在江南为官,江南一境被侯爷治理得路不拾遗,深得士子乡民之心。侯爷又是建文帝后人,只需登高一呼,历数朝廷之罪,必然军民响应。而后我江南之军,一路取金陵,一路取北京,建功立业,只在今朝!”
这话顿时让所有的心都“扑通、扑通”跳了起来,这是效仿当年永乐帝,以江南军的实力,未必便不能成功,到时,这些人一个个便都成为了开国功臣……
朱斌沉默了下来,过了会缓缓摇了摇头:“我想问你们,一旦咱们反了,这最得利的,是谁?”
“既不是咱们江南军,也不是朝廷啊……”朱斌像是在那自言自语地说道:“朝廷征剿流寇,历十余年而未平,越打越弱,打着打着,咱们身边居然出现了个金虏的国家……要是在这个时候咱们也反了,最后不管是朝廷胜了,还是咱们胜了,最终得利的,只会是那些... -->>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督五千兵,与数倍于己只清兵血战于贾庄,江南军督军曹桓八骑救援,皆死难,是为贾庄之败!
此后,高起潜随即不战而溃。卢象升死节后,杨嗣昌怕他没死,以后会报复他,派了三个巡逻兵去查看。
这其中一人叫俞振龙,告诉杨嗣昌,卢象升真的死了。对杨嗣昌而言,希望手下人说卢象升没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战之类的罪名加到卢象升的头上了。但这俞振龙非常硬气,杨嗣昌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快打死了,他仍然瞪着眼睛说:“天道神明,无枉忠臣。”
顺德知府上奏卢象升的死状,杨嗣昌故意刁难,不肯上报朝廷,整整过了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敛。第二年,卢象升的妻子王氏请恤,不许。
卢象升是一个对大明克尽忠诚,以死报国的将领,他虽然是文人,却有着超人的武艺,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
史料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这是他抚治郧阳时的事。当时郧阳附近有贼兵四十多万,而卢象升当时带的兵计郧镇的标兵五百,蒋允仪招募的毛兵五百,周仕凤的石砫兵六百,许成名的筸兵三千五百,邓玘的川兵五千。
除邓玘的川兵稍有战斗力外,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在卢象升手里,绵羊也变成了猛虎。这群乌合之众在深山野岭中转战千里,忍饥挨饿,九战九捷,斩首万余,硬是把绝对优势的贼兵给彻底扑灭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忠肝义胆的名将,却生生的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而卢象升之死,也终于彻底激怒了大明王朝另一位名将,武英侯、镇南将军、江南总督朱斌!
当钟建带着两千骑兵退回江南的时候,朱斌一切都明白了;当明军于巨鹿一线大败,卢象升、曹桓等人的死讯传到他的耳朵里后,朱斌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
对于大明,这位武英侯始终保持着无限的忠诚;对于崇祯,他始终心怀着感激。没有大明,没有崇祯,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可是现在这大明的朝廷,这大明的皇帝,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在那中兴这个国家,而是在把这个朝廷、这个民族一步步地拖向深渊,最后看着他被毁灭……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底,闻听卢象升死讯,远在江南的卢象升部参将李重镇,不顾劝阻,坚持前往贾庄为帅爷收尸。半路为杨嗣昌截获,以临阵脱逃、惧战的名义杀之。
是年十二月初九,朱斌奋笔上书朝廷,指出朝廷在击寇抗清中七大失策的地方,其言辞之激烈,是为一贯对待朝廷和崇祯小心谨慎的朱斌从所未有过的,史称“朱斌七骂”。
在这份奏章的后面,朱斌要求严惩杨嗣昌、高起潜等人,不杀不足以慰籍贾庄英烈在天之灵。恳请表彰卢象升、曹桓、雷时声等人之功,抚恤家小。而在这份奏章的最后,让朝野为之震惊的事发生了:
武英侯朱由斌,跪请大明皇帝再下“罪己诏”!
是年年底的时候,就在朱斌孤注一掷,与朝廷剑拔弩张的时候,他的结义兄弟吴三桂,被提升为宁远团练总兵,开始跻身于封疆大吏、朝廷显官的行列……
……
在这份奏章传上之后,朱斌迅速召集江南军各级将领,江南各镇守大员,召开紧急会议,以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状况,甚至,是朝廷的进剿大军!
江南军的这些将领,也在迅速发生着和朱斌一样的改变。这些人,本来也都和他们的顶头上司一般无二,忠于朝廷,忠于皇帝。可是东征西讨,浴血奋战之下,朝廷带给他们的却是无穷无尽的伤害……
尤其是卢象升之死,更让这些将领心寒,谁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便会面临一样的境遇……
“我的奏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朱斌冷着脸说道:“大家怎么看,全部都说出来吧!”
那些将领一个个都虎着脸,黄飙冷声说道:“主昏臣奸,圣上不明,乃使英烈捐躯,死不瞑目。可再由我江南军诸将联名上一奏章,再请圣上铲除奸逆,还朝野以太平!”
“若圣上依旧不准怎么办?”朱斌把头转向黎风:“黎风,你平日里自诩足智多谋,怎么现在如此大事,却反而一言不发了?”
“属下正在考虑,现在考虑好了。”黎风微微笑了一下:“我有两策,其一立刻派人追回侯爷的那道奏章,并上书朝廷,通诉自己的罪过,并请朝廷派大员前来惩办……”
“放屁!”朱斌骂了一句:“死了一个卢象升,难道我自己还巴巴的往火坑里跳?朝廷里的那些人,正巴不得我这样!”
“那么就是另外一策。”黎风笑容不变:“江南军拥兵十余万,又有战船火器之利,大人久在江南为官,江南一境被侯爷治理得路不拾遗,深得士子乡民之心。侯爷又是建文帝后人,只需登高一呼,历数朝廷之罪,必然军民响应。而后我江南之军,一路取金陵,一路取北京,建功立业,只在今朝!”
这话顿时让所有的心都“扑通、扑通”跳了起来,这是效仿当年永乐帝,以江南军的实力,未必便不能成功,到时,这些人一个个便都成为了开国功臣……
朱斌沉默了下来,过了会缓缓摇了摇头:“我想问你们,一旦咱们反了,这最得利的,是谁?”
“既不是咱们江南军,也不是朝廷啊……”朱斌像是在那自言自语地说道:“朝廷征剿流寇,历十余年而未平,越打越弱,打着打着,咱们身边居然出现了个金虏的国家……要是在这个时候咱们也反了,最后不管是朝廷胜了,还是咱们胜了,最终得利的,只会是那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