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儒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苏林以为故事应该到此为止的时候,画面再次一闪,是苏秦又跑到楚王那里讨好说:“齐人之所以胆敢多割楚地,是因为他们以太子相要挟。如今虽已得到土地,可仍然纠缠不休,这还是有太子作要挟的缘故。臣愿意设法赶走太子,太子一走,齐国再无人质,必然再不敢向大王索要土地。大王趁机与齐达成一致协议,与之结交,齐人定然接受大王的要求。
这样一来,既消灭了令大王寝食难安的仇敌,又结交到了强大的齐国。”楚王听了十分高兴,说:“寡人以楚国托付给先生了。”
“咦?苏秦这是要做什么?若是替楚王赶走太子,他岂不是没有筹码继续威胁楚王了么?之前的奔走算计不都成为无用功了么?而且,想要将太子从齐国赶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秦又要如何说辞呢?”
本来以为已经深入了解了苏秦纵横家思想的苏林,此时又陷入了疑惑当中,迫不及待地继续追看了下去。
只见苏秦再次回到了齐国,拜见太子,忧心忡忡的说:“现今专制一国的是楚王,太子您不过空具虚名,齐人未必相信太子的许诺,而新楚王业已割地给齐。一旦齐、楚交结,太子就有可能成为其中的牺牲品,请太子早作良策!”
太子醒悟:“惟先生之命是从。”于是整治车辆,乘马连夜逃去。
“分析利害关系、以人身安危劝诫太子逃走,可是,苏秦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样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一阵疑惑的漩涡在苏林的智海当中掀了起来,这个幻象祖训典故,苏林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分析了解,赞赏认同苏秦的计谋,再到现在的疑惑不解,对苏秦的做法有些不知所云,苏林知道,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所在。
在劝走太子之后,苏秦又派人到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劝您扣留太子的苏秦,并非一个心眼替您打算,他实在是为楚国的利益奔忙。他惟恐阁下察觉此事,便通过多割楚地的做法以掩饰形迹。这次劝太子连夜逃奔的也是苏秦,可您并不知晓,我私下里替您怀疑他的用心。”
“哎?这一下,我就更不能理解了。苏秦为什么会故意派人去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啊?甚至让人将自己的计谋目的都完全说出来了啊?暴露自己是为楚国谋求利益,这不是在自寻死路么?”
苏林更加疑惑了,不过,他还是继续看了下去,只见苏秦又派人到楚王那里游说:“使孟尝君留太子的是苏秦,奉王而代立楚太子的也是苏秦,割地以达成协议的是苏秦,忠于大王而驱逐太子的仍然是苏秦。现在有人在孟尝君那里大进苏秦的谗言,说他厚楚而薄齐,死心塌地为大王效劳,希望大王能知道这些情况。”楚王说:“寡人知道了。”于是封苏秦为武贞君。
“咦?这难道就是苏秦最终的目的?不惜让人在孟尝君面前诋毁自己,是为了获得楚王的信任和封赏?”
苏林的皱着的眉头略微舒展开来了一点,可是并不觉得苏秦做了如此之多的布置和安排,就只是为了得到楚王的封赏。
“不对!楚王的封赏还是其次的,苏秦本来就是为了楚国的利益而潜伏在齐国的,那么……他的最终目的必然还是要获得齐国孟尝君的信任,楚王的封赏很有可能还是他借的势……”
苏林的智海当中,突然三种思想汇集在了一起,瞬间就想通了。
果然,如同苏林所料的那样,苏秦通过景鲤向孟尝君进言说:“阁下之所以名重天下,是因为您能延揽天下才识之士,从而左右齐国政局。如今苏秦,乃是天下出类拔萃的辩说之士,当世少有。
阁下如果不加接纳,定会闭塞进才之道,也不利于游说策略的开展。万一您的政敌重用苏秦,阁下便会危机丛生。现在苏秦很得楚王的宠信,假如不及早结纳苏秦,就很容易与楚国结怨成仇。因此您不如顺水推舟,与之亲近,令其富贵荣达,阁下便得到楚国的支持。”
于是孟尝君与苏秦言归于好,从此也不再怀疑苏秦的用心。使得苏秦接下来通过向孟尝君献计献策,为楚国谋得了更多的利益。
“大才!大才啊……之前我虽然也有听过纵横家苏秦的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但是今日,切身从苏秦计得南国的这个祖训典故当中,才是真正地被震撼到了!老祖宗苏秦实在是太厉害啊!”
苏林将整个典故置身其中浏览了一遍,便被苏秦的纵横家智慧思想所深深地折服了,三种思维方式分析道,“苏秦的这个计策,环环相扣,每一个阶段达到了以下种种的好处。
一、他可以请求出使楚国;
二、可以迫使楚王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国;
三、可以继续让楚国多割让土地给齐国;
四、可以假装忠于太子,迫使楚国增加割地的数目;
五、可以替楚王赶走太子;
六、可以假装替太子着想而让他离开齐国;
七、可以借此事在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趁机取得楚国的封地;
八、也... -->>
当苏林以为故事应该到此为止的时候,画面再次一闪,是苏秦又跑到楚王那里讨好说:“齐人之所以胆敢多割楚地,是因为他们以太子相要挟。如今虽已得到土地,可仍然纠缠不休,这还是有太子作要挟的缘故。臣愿意设法赶走太子,太子一走,齐国再无人质,必然再不敢向大王索要土地。大王趁机与齐达成一致协议,与之结交,齐人定然接受大王的要求。
这样一来,既消灭了令大王寝食难安的仇敌,又结交到了强大的齐国。”楚王听了十分高兴,说:“寡人以楚国托付给先生了。”
“咦?苏秦这是要做什么?若是替楚王赶走太子,他岂不是没有筹码继续威胁楚王了么?之前的奔走算计不都成为无用功了么?而且,想要将太子从齐国赶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秦又要如何说辞呢?”
本来以为已经深入了解了苏秦纵横家思想的苏林,此时又陷入了疑惑当中,迫不及待地继续追看了下去。
只见苏秦再次回到了齐国,拜见太子,忧心忡忡的说:“现今专制一国的是楚王,太子您不过空具虚名,齐人未必相信太子的许诺,而新楚王业已割地给齐。一旦齐、楚交结,太子就有可能成为其中的牺牲品,请太子早作良策!”
太子醒悟:“惟先生之命是从。”于是整治车辆,乘马连夜逃去。
“分析利害关系、以人身安危劝诫太子逃走,可是,苏秦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样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一阵疑惑的漩涡在苏林的智海当中掀了起来,这个幻象祖训典故,苏林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分析了解,赞赏认同苏秦的计谋,再到现在的疑惑不解,对苏秦的做法有些不知所云,苏林知道,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所在。
在劝走太子之后,苏秦又派人到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劝您扣留太子的苏秦,并非一个心眼替您打算,他实在是为楚国的利益奔忙。他惟恐阁下察觉此事,便通过多割楚地的做法以掩饰形迹。这次劝太子连夜逃奔的也是苏秦,可您并不知晓,我私下里替您怀疑他的用心。”
“哎?这一下,我就更不能理解了。苏秦为什么会故意派人去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啊?甚至让人将自己的计谋目的都完全说出来了啊?暴露自己是为楚国谋求利益,这不是在自寻死路么?”
苏林更加疑惑了,不过,他还是继续看了下去,只见苏秦又派人到楚王那里游说:“使孟尝君留太子的是苏秦,奉王而代立楚太子的也是苏秦,割地以达成协议的是苏秦,忠于大王而驱逐太子的仍然是苏秦。现在有人在孟尝君那里大进苏秦的谗言,说他厚楚而薄齐,死心塌地为大王效劳,希望大王能知道这些情况。”楚王说:“寡人知道了。”于是封苏秦为武贞君。
“咦?这难道就是苏秦最终的目的?不惜让人在孟尝君面前诋毁自己,是为了获得楚王的信任和封赏?”
苏林的皱着的眉头略微舒展开来了一点,可是并不觉得苏秦做了如此之多的布置和安排,就只是为了得到楚王的封赏。
“不对!楚王的封赏还是其次的,苏秦本来就是为了楚国的利益而潜伏在齐国的,那么……他的最终目的必然还是要获得齐国孟尝君的信任,楚王的封赏很有可能还是他借的势……”
苏林的智海当中,突然三种思想汇集在了一起,瞬间就想通了。
果然,如同苏林所料的那样,苏秦通过景鲤向孟尝君进言说:“阁下之所以名重天下,是因为您能延揽天下才识之士,从而左右齐国政局。如今苏秦,乃是天下出类拔萃的辩说之士,当世少有。
阁下如果不加接纳,定会闭塞进才之道,也不利于游说策略的开展。万一您的政敌重用苏秦,阁下便会危机丛生。现在苏秦很得楚王的宠信,假如不及早结纳苏秦,就很容易与楚国结怨成仇。因此您不如顺水推舟,与之亲近,令其富贵荣达,阁下便得到楚国的支持。”
于是孟尝君与苏秦言归于好,从此也不再怀疑苏秦的用心。使得苏秦接下来通过向孟尝君献计献策,为楚国谋得了更多的利益。
“大才!大才啊……之前我虽然也有听过纵横家苏秦的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但是今日,切身从苏秦计得南国的这个祖训典故当中,才是真正地被震撼到了!老祖宗苏秦实在是太厉害啊!”
苏林将整个典故置身其中浏览了一遍,便被苏秦的纵横家智慧思想所深深地折服了,三种思维方式分析道,“苏秦的这个计策,环环相扣,每一个阶段达到了以下种种的好处。
一、他可以请求出使楚国;
二、可以迫使楚王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国;
三、可以继续让楚国多割让土地给齐国;
四、可以假装忠于太子,迫使楚国增加割地的数目;
五、可以替楚王赶走太子;
六、可以假装替太子着想而让他离开齐国;
七、可以借此事在孟尝君那里诋毁自己趁机取得楚国的封地;
八、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