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竹简缘 (1/2)
笔趣阁 www.bqg34.org,大明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些在空中犹如周天星辰穿梭旋转的七彩光团,在悟虚神识归位之后,纷纷没入其脑海中。虽然是大篆文字,但是悟虚却似乎无师自通,对这些光团中的春秋诸子的语言文字,神识一扫而过,其意自现。
这些语言文字,以悟虚后世眼光来看,大多属于儒家,道家学说次之。悟虚读之闻之,仿佛看到几个鲜活直立的人,行走在远古旷野,对着山川河流,挥舞着袖袍,问天问地问自己;又仿佛看到,一个躯体嬴弱但双目放电出神的古人,在别馆陋室,奋笔疾书;又仿佛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神明自晦的老人,骑着一头青牛,飘然而去。。
他们无不是个性鲜明,独立特行,有自己的意趣,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大道!
他们的思想和信念,将悟虚从一片寂灭虚无中,从暗藏危机的一片光亮中,拉了出来,并进而影响者悟虚的心态,感染着悟虚。
好一会儿,悟虚睁开双眼,静静地坐在那里,望着前方的书架,喃喃自语道,“难道这才是真正的灵山只在汝心头?涅盘清静,若是连自己的本心,自己的神识都消散,归于虚无,又修个什么佛,求个什么道?”
悟虚想了一会儿,抛开这些缠人的困惑,略一感应,久已断绝联系的曼陀罗法界如今又可以轻松进入,便有闭上双眼,神识之体进入曼陀罗法界。只见法界佛堂中,原先引入诸般恶趣形成的损坏,全都修补如初,焕然一新,两侧墙壁的画面依旧栩栩如生,虽然色彩淡了几分,但意境更加玄奥,佛龛上佛首依旧青气缭绕,但双目似乎更加有神。
退出法界之后,悟虚来到书架跟前,将上面的书籍,依次一一取出,一边细细翻看,一边默默记在心头。初看上去,这些竹简和绢布上的文字,并无什么修心功法,只是记载和附加了作者以及书写之人的经历、意趣,以及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观点;悟虚以修行之人的神识,快速而过,待到读到最后,悟虚便发现每一卷竹简后面、每一张绢布后面,都有“范蠡”的落款。
在一卷竹简中,有范蠡自述,以及对此处的介绍。原来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又改头换面,在其他国家呆过,后又经商,巨富之后散尽家财,最后隐姓埋名,与西施隐居于太湖边。因恐世人纷扰,范蠡在太湖无锡边的小青峰中,开辟洞府,上接日月光华垂于竹屋,名为绿竹居,下引太湖清水绕于石亭,名为罢舟亭。行文至此结束,看其语气,应该是范蠡和西施刚隐居此处没多久,所写下的叙事竹简。
悟虚继续翻看后续的竹简,许多是隐居之后写的文章或者日志,比如某年某月,在后面小湖荷花盛开,在后面石亭观赏,忽然西施想念太湖美景,便乘刻剑舟,从湖底跃出。。
终于,悟虚在第三排书架后半部分,一堆绢画之中发现一卷暗绿色竹简,入手沉甸甸的,宛如金属一般。悟虚解开外面的海兽筋条,只见露出的一角,有三个暗金大篆映入眼帘:炼气诀。
悟虚大喜,急忙展看,细细研读。
原来,春秋时代,诸子一心求学问道,到了后来,自然冥冥中心生感应,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或与花草树木相亲近,或与飞禽走兽相沟通,这中间感应的最基本的媒介便是气,因为玄妙,称之为玄气。此炼气诀开篇明义,玄气乃天地万物之根本,贤明之人,外求不得,内求于己,日久而自醒,纳气入体,再由自醒而自明,炼气于神。
可惜的是,竹简上面的望气诀只有短短几百字,只是大致讲了一下法门总旨,以及入门的感气功法,至于如何纳气,又如何炼气于神,却是不着一字,语焉不详。
竹简又提到,此处竹林乃是上界仙竹遗传下来的变种,名曰星云竹,于太阴玄气与太阳玄奇交汇之处,五百年栽培成熟之后,每隔五十年便会长出一截新竹,新竹上有星云隐纹,可用来炼制法器。本竹简便是由成熟星云竹编成。若是炼气有成,以气感应,有种种玄妙之处云云。
竹简最后,附有一副绢布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出洞之法。绢布地图左下角落款印章之处后面,有一行略显潦草的字迹,写道“有缘人出去之后,若是可能,还请将此竹简送回观星宗”。
悟虚合上竹简,默运神识,细细感应,毫无反应。将其摄入曼陀罗法界,神识试探,那竹简之上只是微微闪出绿光;悟虚催动法界,将其炼化,竹简变得通体碧绿,上面有一些... -->>
这些在空中犹如周天星辰穿梭旋转的七彩光团,在悟虚神识归位之后,纷纷没入其脑海中。虽然是大篆文字,但是悟虚却似乎无师自通,对这些光团中的春秋诸子的语言文字,神识一扫而过,其意自现。
这些语言文字,以悟虚后世眼光来看,大多属于儒家,道家学说次之。悟虚读之闻之,仿佛看到几个鲜活直立的人,行走在远古旷野,对着山川河流,挥舞着袖袍,问天问地问自己;又仿佛看到,一个躯体嬴弱但双目放电出神的古人,在别馆陋室,奋笔疾书;又仿佛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神明自晦的老人,骑着一头青牛,飘然而去。。
他们无不是个性鲜明,独立特行,有自己的意趣,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大道!
他们的思想和信念,将悟虚从一片寂灭虚无中,从暗藏危机的一片光亮中,拉了出来,并进而影响者悟虚的心态,感染着悟虚。
好一会儿,悟虚睁开双眼,静静地坐在那里,望着前方的书架,喃喃自语道,“难道这才是真正的灵山只在汝心头?涅盘清静,若是连自己的本心,自己的神识都消散,归于虚无,又修个什么佛,求个什么道?”
悟虚想了一会儿,抛开这些缠人的困惑,略一感应,久已断绝联系的曼陀罗法界如今又可以轻松进入,便有闭上双眼,神识之体进入曼陀罗法界。只见法界佛堂中,原先引入诸般恶趣形成的损坏,全都修补如初,焕然一新,两侧墙壁的画面依旧栩栩如生,虽然色彩淡了几分,但意境更加玄奥,佛龛上佛首依旧青气缭绕,但双目似乎更加有神。
退出法界之后,悟虚来到书架跟前,将上面的书籍,依次一一取出,一边细细翻看,一边默默记在心头。初看上去,这些竹简和绢布上的文字,并无什么修心功法,只是记载和附加了作者以及书写之人的经历、意趣,以及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观点;悟虚以修行之人的神识,快速而过,待到读到最后,悟虚便发现每一卷竹简后面、每一张绢布后面,都有“范蠡”的落款。
在一卷竹简中,有范蠡自述,以及对此处的介绍。原来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又改头换面,在其他国家呆过,后又经商,巨富之后散尽家财,最后隐姓埋名,与西施隐居于太湖边。因恐世人纷扰,范蠡在太湖无锡边的小青峰中,开辟洞府,上接日月光华垂于竹屋,名为绿竹居,下引太湖清水绕于石亭,名为罢舟亭。行文至此结束,看其语气,应该是范蠡和西施刚隐居此处没多久,所写下的叙事竹简。
悟虚继续翻看后续的竹简,许多是隐居之后写的文章或者日志,比如某年某月,在后面小湖荷花盛开,在后面石亭观赏,忽然西施想念太湖美景,便乘刻剑舟,从湖底跃出。。
终于,悟虚在第三排书架后半部分,一堆绢画之中发现一卷暗绿色竹简,入手沉甸甸的,宛如金属一般。悟虚解开外面的海兽筋条,只见露出的一角,有三个暗金大篆映入眼帘:炼气诀。
悟虚大喜,急忙展看,细细研读。
原来,春秋时代,诸子一心求学问道,到了后来,自然冥冥中心生感应,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或与花草树木相亲近,或与飞禽走兽相沟通,这中间感应的最基本的媒介便是气,因为玄妙,称之为玄气。此炼气诀开篇明义,玄气乃天地万物之根本,贤明之人,外求不得,内求于己,日久而自醒,纳气入体,再由自醒而自明,炼气于神。
可惜的是,竹简上面的望气诀只有短短几百字,只是大致讲了一下法门总旨,以及入门的感气功法,至于如何纳气,又如何炼气于神,却是不着一字,语焉不详。
竹简又提到,此处竹林乃是上界仙竹遗传下来的变种,名曰星云竹,于太阴玄气与太阳玄奇交汇之处,五百年栽培成熟之后,每隔五十年便会长出一截新竹,新竹上有星云隐纹,可用来炼制法器。本竹简便是由成熟星云竹编成。若是炼气有成,以气感应,有种种玄妙之处云云。
竹简最后,附有一副绢布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出洞之法。绢布地图左下角落款印章之处后面,有一行略显潦草的字迹,写道“有缘人出去之后,若是可能,还请将此竹简送回观星宗”。
悟虚合上竹简,默运神识,细细感应,毫无反应。将其摄入曼陀罗法界,神识试探,那竹简之上只是微微闪出绿光;悟虚催动法界,将其炼化,竹简变得通体碧绿,上面有一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