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34.org,大明首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接阅此函,高才忙赶到开封,拜见曹金,二人花了两天功夫,为高拱夫人张氏草成一疏,差房尧第晋京,面呈张居正代奏。房尧第照曹金所嘱,先将高拱家里最值钱,也是最喜爱的一件玉器呈给张居正。
“这是做甚?”张居正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高夫人让学生禀报元翁,先相公一生清廉,所爱唯此器物,无子孙可遗留,谨以此献给元翁,望见此物如见先相公。”房尧第哭着说。
张居正听罢,颇是酸楚,只得收下。他展开张氏的奏本一看,洋洋洒洒千言,倶是言高拱功绩的,不禁皱眉道:“若奏本只为玄翁评功摆好,岂不是变相指责皇上当年罢黜玄翁是功过是非不分?况冯保对玄翁恨之入骨,这等奏本到他手里,必激其怒火,不如换掉,只写些乞恩的话就是了。”
房尧第遂照张居正的吩咐,另写一本呈上。张居正看罢,点头认可,把奏稿置于书案,抬头盯着房尧第道:“崇楼为玄翁谋,我早就知道;今玄翁已逝,崇楼可从吾游乎?”
“多谢元翁抬举!”房尧第起身一揖,“老仆事玄翁久,玄翁甫下世即改换门庭,吾不忍为也。老仆死,何面目见玄翁地下?且老仆背玄翁而从元翁,元翁看得起这样的人吗?”
“义士!”张居正由衷地赞叹道,“真乃高义之士啊!”
房尧第又一揖,道:“玄翁才是举世无双的高义之士,老仆方死心塌地侍候他,将来到了九泉,也还要去见玄翁,追随玄翁!”
张居正默然。
过了一天,司礼监文书官田义来到内阁,口传圣旨:“高拱不忠,欺侮朕躬,今已死了,他妻还来乞恩典,不准他。钦此!”
张居正摇摇头,有气无力地吩咐张四维道:“子维,内阁上公本,为玄翁再请!”
张四维暗忖:此公该不会又是当年一边逐玄翁,一边上本乞留玄翁,再暗地拟旨“不可党护负国”那一套吧?但既然是张居正吩咐,他不敢不遵,斟酌再三,写成一本,张居正反复斟酌删改,旋即上奏:
伏蒙发下原任大学士已故高拱妻张氏陈乞恤典一本。该文书官田义口传圣旨:‘高拱不忠,欺侮朕躬,今已死了,他妻还来乞恩典,不准他。钦此!’臣等闻命震惊,罔知所措。看得高拱赋性愚戆,举动周章,事每任情,果于自用。虽不敢蹈欺主之大恶,然实未有事君之小心。以此误犯天威,死有余戮。但伊昔侍先帝于潜邸,九年有余,犬马微劳,似足以少赎罪戾之万一。皇上永言孝思,凡先帝簪履之遗,犹不忍弃,况系旧臣,必垂轸念。且当其生前,既已宽斧钺之诛,今值殁后,岂复念宿昔之恶?其妻冒昧陈乞,实亦知皇仁天覆,圣度海涵,故敢以匹妇不获之微情,仰干鸿造也。查得世宗肃皇帝时,原任大学士杨一清、翟銮俱以得罪褫职,后以大庆覃恩,及其子陈乞,俱蒙赐复原职,给与恤典。今拱之事体,实与相同。夫保全旧臣,恩礼不替者,国家之盛典也;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故臣等不揣愚昧,妄为代请,仰惟圣慈裁察,臣等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当日,张居正拟旨:
高拱负先帝委托,藐朕冲年,罪在不宥。但以先帝潜邸讲读,朕推念旧恩,始准复原职,给与祭葬。
是日晚,冯保命徐爵知会张居正:“高胡子的祭文,褒扬当适可而止,宜寓贬词于其内;不可予以全祭,只准半祭。”
张居正遂在礼部所上恤典奏本上拟旨:高拱准复原职,拨茔地一区,四十三亩。命工部给银二百五十两,遣本省布政司堂上官致祭。
内里批红,刊于邸报。
张居正忙给高才修书:
玄翁恤典,甚费心力,仅乃得之。然赠谥尚未敢渎请,俟再图之。过此一番应得之例,则后来续请,根基定于此矣!
高才接函,又与高务观商,遣使入京,参谒张居正,请他为高拱创传记、撰墓铭、写行状,并依例预付润笔费并谢礼。
张居正收下润笔费,礼物退还,并以夫人名义,带给高拱夫人张氏礼物一份,复函高才云:
仆与玄老交深,平生行履,知之甚真,固愿为之创传,以垂来世。墓铭一事,虽微委命,亦所不辞,仅操笔以俟。行状,当属之曹傅川可也。请文佳惠,祗领。余不敢当,辄付使归璧。
外荆室有薄物,奉令嫂夫人,幸为转致。
高才接函,又遣使携谢礼来谢,张居正收下礼物,另以他的名义备礼一份,复函云:
古语云:“死者复生,生者不愧。”比者,但求不愧于此心耳,非欲布德于高家也。猥辱遣谢,深以为愧。薄具致尊嫂夫人,幸为转纳。
此时,曹金也照张居正所嘱,为高拱撰写了行状,投书送阅,张居正删改了一通,致函曹金:
玄老行状,事核词工,足垂不朽。不谷不过诠次其语,附以铭词耳。
函已发出,张居正又觉言不尽意,遂再修一书:
不谷与玄老为生死交,所以疏附後先,虽子弟父兄,未能过也。叵奈中遭险人交构其间,使之致疑于我,又波及于丈。悠悠之谈,诚难户晓,惟借重一出,则群喙自息。况此乃区区推榖素心,敬闻命矣。
已是万历七年正月了,张居正得知工部所发丧葬费,河南布政使司并未及时发到高府,高拱停灵逾半载仍未下葬,遂致函河南巡抚云:
故相中玄公今尚未葬。闻恩恤葬价,有司未能时给,此仁人之所隐也。不揣溷冒,敢徼惠于下执事,惟公哀怜之。
河南巡抚接阅张居正书函,即发工部所拨丧葬费二百五十两,高府于初春,安葬高拱于县城西北郑韩古城墙南侧。
此时,恰好王世贞去拜谒徐阶:“存翁,你老人家竟未猜中,既不能说给了高新郑恤典,又不能说没有给。却原来,江陵是拿请恤典事为自己洗刷污点嘞!”他揶揄了一句,“人言存翁多智善谋,可比起江陵来,到底还是有差距,足见江陵早已胜于蓝矣!”
“老夫,常人也!”徐阶道,“而叔大的手腕儿,非常人可比!”言毕,与王世贞相顾唏嘘不已。
nbsp; 接阅此函,高才忙赶到开封,拜见曹金,二人花了两天功夫,为高拱夫人张氏草成一疏,差房尧第晋京,面呈张居正代奏。房尧第照曹金所嘱,先将高拱家里最值钱,也是最喜爱的一件玉器呈给张居正。
“这是做甚?”张居正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高夫人让学生禀报元翁,先相公一生清廉,所爱唯此器物,无子孙可遗留,谨以此献给元翁,望见此物如见先相公。”房尧第哭着说。
张居正听罢,颇是酸楚,只得收下。他展开张氏的奏本一看,洋洋洒洒千言,倶是言高拱功绩的,不禁皱眉道:“若奏本只为玄翁评功摆好,岂不是变相指责皇上当年罢黜玄翁是功过是非不分?况冯保对玄翁恨之入骨,这等奏本到他手里,必激其怒火,不如换掉,只写些乞恩的话就是了。”
房尧第遂照张居正的吩咐,另写一本呈上。张居正看罢,点头认可,把奏稿置于书案,抬头盯着房尧第道:“崇楼为玄翁谋,我早就知道;今玄翁已逝,崇楼可从吾游乎?”
“多谢元翁抬举!”房尧第起身一揖,“老仆事玄翁久,玄翁甫下世即改换门庭,吾不忍为也。老仆死,何面目见玄翁地下?且老仆背玄翁而从元翁,元翁看得起这样的人吗?”
“义士!”张居正由衷地赞叹道,“真乃高义之士啊!”
房尧第又一揖,道:“玄翁才是举世无双的高义之士,老仆方死心塌地侍候他,将来到了九泉,也还要去见玄翁,追随玄翁!”
张居正默然。
过了一天,司礼监文书官田义来到内阁,口传圣旨:“高拱不忠,欺侮朕躬,今已死了,他妻还来乞恩典,不准他。钦此!”
张居正摇摇头,有气无力地吩咐张四维道:“子维,内阁上公本,为玄翁再请!”
张四维暗忖:此公该不会又是当年一边逐玄翁,一边上本乞留玄翁,再暗地拟旨“不可党护负国”那一套吧?但既然是张居正吩咐,他不敢不遵,斟酌再三,写成一本,张居正反复斟酌删改,旋即上奏:
伏蒙发下原任大学士已故高拱妻张氏陈乞恤典一本。该文书官田义口传圣旨:‘高拱不忠,欺侮朕躬,今已死了,他妻还来乞恩典,不准他。钦此!’臣等闻命震惊,罔知所措。看得高拱赋性愚戆,举动周章,事每任情,果于自用。虽不敢蹈欺主之大恶,然实未有事君之小心。以此误犯天威,死有余戮。但伊昔侍先帝于潜邸,九年有余,犬马微劳,似足以少赎罪戾之万一。皇上永言孝思,凡先帝簪履之遗,犹不忍弃,况系旧臣,必垂轸念。且当其生前,既已宽斧钺之诛,今值殁后,岂复念宿昔之恶?其妻冒昧陈乞,实亦知皇仁天覆,圣度海涵,故敢以匹妇不获之微情,仰干鸿造也。查得世宗肃皇帝时,原任大学士杨一清、翟銮俱以得罪褫职,后以大庆覃恩,及其子陈乞,俱蒙赐复原职,给与恤典。今拱之事体,实与相同。夫保全旧臣,恩礼不替者,国家之盛典也;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故臣等不揣愚昧,妄为代请,仰惟圣慈裁察,臣等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当日,张居正拟旨:
高拱负先帝委托,藐朕冲年,罪在不宥。但以先帝潜邸讲读,朕推念旧恩,始准复原职,给与祭葬。
是日晚,冯保命徐爵知会张居正:“高胡子的祭文,褒扬当适可而止,宜寓贬词于其内;不可予以全祭,只准半祭。”
张居正遂在礼部所上恤典奏本上拟旨:高拱准复原职,拨茔地一区,四十三亩。命工部给银二百五十两,遣本省布政司堂上官致祭。
内里批红,刊于邸报。
张居正忙给高才修书:
玄翁恤典,甚费心力,仅乃得之。然赠谥尚未敢渎请,俟再图之。过此一番应得之例,则后来续请,根基定于此矣!
高才接函,又与高务观商,遣使入京,参谒张居正,请他为高拱创传记、撰墓铭、写行状,并依例预付润笔费并谢礼。
张居正收下润笔费,礼物退还,并以夫人名义,带给高拱夫人张氏礼物一份,复函高才云:
仆与玄老交深,平生行履,知之甚真,固愿为之创传,以垂来世。墓铭一事,虽微委命,亦所不辞,仅操笔以俟。行状,当属之曹傅川可也。请文佳惠,祗领。余不敢当,辄付使归璧。
外荆室有薄物,奉令嫂夫人,幸为转致。
高才接函,又遣使携谢礼来谢,张居正收下礼物,另以他的名义备礼一份,复函云:
古语云:“死者复生,生者不愧。”比者,但求不愧于此心耳,非欲布德于高家也。猥辱遣谢,深以为愧。薄具致尊嫂夫人,幸为转纳。
此时,曹金也照张居正所嘱,为高拱撰写了行状,投书送阅,张居正删改了一通,致函曹金:
玄老行状,事核词工,足垂不朽。不谷不过诠次其语,附以铭词耳。
函已发出,张居正又觉言不尽意,遂再修一书:
不谷与玄老为生死交,所以疏附後先,虽子弟父兄,未能过也。叵奈中遭险人交构其间,使之致疑于我,又波及于丈。悠悠之谈,诚难户晓,惟借重一出,则群喙自息。况此乃区区推榖素心,敬闻命矣。
已是万历七年正月了,张居正得知工部所发丧葬费,河南布政使司并未及时发到高府,高拱停灵逾半载仍未下葬,遂致函河南巡抚云:
故相中玄公今尚未葬。闻恩恤葬价,有司未能时给,此仁人之所隐也。不揣溷冒,敢徼惠于下执事,惟公哀怜之。
河南巡抚接阅张居正书函,即发工部所拨丧葬费二百五十两,高府于初春,安葬高拱于县城西北郑韩古城墙南侧。
此时,恰好王世贞去拜谒徐阶:“存翁,你老人家竟未猜中,既不能说给了高新郑恤典,又不能说没有给。却原来,江陵是拿请恤典事为自己洗刷污点嘞!”他揶揄了一句,“人言存翁多智善谋,可比起江陵来,到底还是有差距,足见江陵早已胜于蓝矣!”
“老夫,常人也!”徐阶道,“而叔大的手腕儿,非常人可比!”言毕,与王世贞相顾唏嘘不已。